〈瑜伽師地論解題〉

——原版:歐陽竟無 編《瑜伽師地論敘》1917,南京︰金陵刻經處出版。現收錄於《瑜伽師地論 第0冊》台北︰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編印,1985,pp.27-130。及《新排精教本瑜伽師地論》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99,pp.22-47

【案】原書之標次第的用字是「弟」,例如:「總略弟一」、「五分弟二」、「次弟說七」、「次弟修習」.... 。參考《康熙字典》之「弟」條目【釋名】:「弟,第也,相次第而上也」。本資料庫原有意忠於原書,採用「弟」,但是原書也用「第」字於專有名詞,例如:「第一義門 」、「世第一法」 、「第八不動刹那」等,為避免讀者產生閱讀上的困擾,統一以「第」字取代也具次第意義的「弟」字,特此說明,敬請諒察。


瑜伽師地論敘卷上

1 總略第一

敘曰:應學瑜伽學,瑜伽梵語云相應。云何相應?相應者,如如;相應者,方便善巧;相應者,菩提涅槃。

學瑜伽學能自他利,曰瑜伽師;攝一切理盡,攝一切事盡。

所依做能持其象如地,曰地論;非他師,非他論,依主釋,曰瑜伽師之地論。

師攝論盡,論攝師盡,持業釋,曰瑜伽師即地論。

將敘瑜伽,略舉四義:一曰、五分以敘事。二曰、十要以提綱。三曰、十支以暢義。四曰、十系以廣學,而以緒言終焉。

2 五分第二

1 云何瑜伽五分

且初五分以敘事者。云何瑜伽五分耶?

三乘根本,有十七地,以為宗要,攝文義盡,曰本地分。

釋地中,不盡要義,曰抉擇分。

釋地中,諸經說解儀則,曰釋分。

釋地中,諸經名義別異,曰異門分。

釋地中,三藏眾要事義,曰事分。

初一是論,故稱地論;後四為釋。釋,不名地,攝故名分,曰瑜伽五分。

2 五分敘事云何

0 標列

五分敘事云何耶?曰本論一分,以三相攝十七地。釋論四分,以重明攝本論及經。

1 本論一分,以三相攝十七地

1 本地分

1 略舉

云何本論一分,以三相攝十七地耶?

今且略舉其事。凡教所明,惟有三種,曰境、行、果,是稱三相。

1 境

依境起行證果,如是而為教故,境攝九地、五識及意,曰境體。%p 一切皆以識為體故,尋伺三地曰,境相。

上下麤細別故,等引及非,有心無心,曰境用,定散隱顯別故。

2 行

行攝六地,聞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

聲聞緣覺菩薩,曰別行。

3 果

隨機修法成自乘故,果攝二地。有餘、無餘是,曰通果。

自性無住,別惟被大。

此不詮別惟普被故,是為略說十七地義。

2 廣說

次復廣說者,顯由五門六識身轉。謂自性門。所依門。所緣門。助伴門。作業門。此作業一門。意地開十五勝相。此自性五門。色心所攝。

意地則開十義。十五勝相者始於分別所緣審慮所緣。終於內分死生外分成壞。成後諸法二十四類。諸如是等。十義者。色聚相應。三世四相。四緣三性。增處釋名。善巧攝事。增處法差六百六十。諸如是等。法相無邊。一識呈現。豈其識外別有因緣。是為五識身地意地敘境體事。顯由五門三界法相施設建立。一界門。界地處所業報因果。以九門敘。二相門。則釋尋伺七相。三如理作意門。善及幅慧。求受正行。三乘資糧。以八相敘。四不如理作意門。外道異論。以十六敘。五雜染門。煩惱及業。以九門敘。生四門敘。是為尋伺等三地敘境相事。

又復應知七與四十。本末作意。明定方便。四相三十二相。明定相貌。五蓋食非食。明定障礙對冶。其前安立門。初禪五法。四禪。十二支分及其別名。明靜慮義。其後經宗要門。明解脫等持等至義。如是說等引地。自性不定有十二相。說非等引地。一地門。二心亂不亂門。三生不生門。四分位門。五第一義門。如是說有心無心地。是為三摩呬多地。

非三摩呬多地、有心、無心地。敘境用事。

復次於五明處聽受憶誦無倒解了。名聞所成地。內明四相。謂三藏等事。大小乘句四十五想。聖教等義。增十法門教應知處。醫方四巧。因明七事。聲明六相。工業十二。如是五明。世出世間法相事理一切攝盡。菩薩利他。如車有輪。如舟有楫。是故應學。

於三種相相應善巧。名思所成地。一思性清淨。有其九相。二思擇所知。相性有無各得其五。於有知有於無知無。三思擇諸法。謂擇契經及與伽陀。勝義伽陀。有四十四。明無我理。意趣伽陀。有五十一。明三學義。體義伽陀。有九十一。明法性別。如是三相一切了義抉擇無遺。是故應學。

於四處七支相應善巧。名修所成地。生處無缺。為處所修。聞法圓滿。涅槃為首。熟解慧熟。為因緣修。修習對治。為瑜伽修。世出世間一切種淨。為證果修。如是四處七文。廣聖教盡。除此更無若過若增。是故應學。是為聞思修三地敘通行事。

聲聞地四持。初種姓持。說其戒事。二補特伽羅持。說三學依事。三安立持。說止觀事。四世出世持。說定慧事。初持三品。觀行所依。先須種姓。故先之於種姓。自性建立。相及有情。總略為一。名為種姓。聖道有種。方便趣求。故次之於趣入。正人二性八建立。已入八相四有情。總略為一。名為趣入。已入聖道。使出塵行。故次之於出離。三界世禪。離繫解脫。二種離欲。及其資糧。總略為一。名為出離。夫資糧者。自他圓滿。善法樂欲。戒根律儀。於食知量。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善友聞思。無障慧捨。沙門莊嚴。如是多義。戒學所攝。是為初持種姓瑜伽說戒事。次持十七。約為三聚。初聚為學。有其六事。能證出離二十八類。由十一義差別建立。如是說品類建立事。有分別。無分別。事邊際。所作成辦。五停心。五善巧。四禪四諦。如是說所緣事。諦定神變。說教授事。三學三根。及三解脫。正說學事。十想對治。說隨順學法事。是為初聚六事。次聚瑜伽。有其七事。四壞四力。作意依緣。學修及果。次第說七。是中有四想修。有三十七菩提分修。為瑜伽修。應勤修學。是為次聚七事。三聚雜義。有其四事如是三聚諸多妙義。是為二持補特伽羅瑜伽說三學依事。三持安立。則有五事。佛法鄭重。教學儀軌如應作已。然後安立。安立五事者。一儲定資糧。二引定遠離。三正說定相。止九住心。觀四種慧。三門六事。九種加行。是為心一境性所說定相。四止觀淨障。五作意證定。取相得定。如是五事。鄭重安立。是為三持安立瑜伽說止觀事。已得作意瑜伽師。已入少分樂斷。或念世間趣。則以作意對治離三界欲。八定二定五通。生處及相。一切有漏功德次第修習。如是略為一事。或念出世趣。依四諦境。起七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此七作意。分配五位。了相方便位。勝解善根位。遠離見道位。觀察攝樂加行究竟。則修道位。果則究竟位。如是略為一事。是為四持世出世瑜伽說定慧事。聲聞三學。戒亦律儀。平等平等。定亦取相。平等平等。慧亦少分。平等平等。然對治適用。非論勝劣。平等非終。根本資始。大乘利他。無不應悉。本乘自利。不厭求詳。如是四持說聲聞地。獨覺攝聲聞藏。此論簡略。惟說五相。今姑不敘。

菩薩地三周明義。立為四持。開為十法。廣為二十七品。初周十八品者。因持於果。前持於後。種姓為本。有大勢力。立種姓品為種姓持。資糧具備希望遂生。求果利他。自然欣愛。立發心品為發心持。既發心已。方便求學。學相有三。曰所學處。曰如是學。曰能修學。立十六品為菩提分持。曰所學處者。菩薩觀行。利他為本。故先之於自他利。行不孤起。必依於理。故次之於真實義。既證真實。遂有妙用。故次之於威力。威力何作。成熟自他。故次之於成熟。如是七法五品。說所學處。曰如是學者。菩薩欲於初所學處精勤修學。先應發願願是勝解。解已求法。自既得法應為他說。說已自修。教授教誡令他修斷。便能發起善身語意為十力種子。名力種姓。如是一品。說如是學。曰能修學者。始於自分。中於勝進。終於得果。自分之初。修造自利。故先之於大度。自分之實。修造利他。故次之於攝事。勝進之初。行隨緣行。故次之於供養親近無量。勝進之實。行內證行。故次之於菩提分。因成言功。果滿稱德。故終之於功德。如是十品說能修學。立是三學十六品為菩提分持。是為初周十八品種姓持。此周叫十二住所行之法。詳前略後。詳因略果是故名種姓持。種姓發心及自他利。入道之基。勝仗基起。是故應學。真實義品。二智四實。中道義成。凡小偏空。如湯沃雪。論以是為宗。宗以是為依。是故應學。六度各九。菩提分中有十五行。曲暢其事。抉擇其義。殊勝殊勝。廣博難稽。是故應學。是故初周名種姓持。二周四品者。種姓具備。菩薩相成。故先之於相。家及非家。五相依處。故次之於分。相分行法。從意樂起。故次之於增上意樂。行起於樂而做於位。故次之於位。是為次周四品發心持。此周明十三住能行之法。修造功強。行用漸勝。隨彼前法起此後修。故又名隨法持。始於具相。昌於意樂。歸於極住。哀愍愛語。勇猛惠施。解深密經。是為具相。七相憐愍。十五意樂。十事所行。是為意樂。種姓勝解位在地前。極喜三學有功用住位至七地。無功無礙最上最極位為究竟。是為極住。是故次周名隨法持。世俗發心。位在初住。真證發心。位在初地。是故次周名發心持。三周五品者。始於自分。中於勝進。終於得果。菩薩自分。利樂有情。不取涅槃。長輪生死。故先之於生。法爾趣生。法爾度眾。故次之於攝受。行必依地。自分階級。故次之於地。做地起行。始從勝進終至究竟。行成熟行。故次之於行。大劫勤功。終不唐果。本心暢遂。建立攸成。故終之於建立。是為三周五品加行持。此周約十三住為七地。重明因果。以鄰果因。詮極因果。故又名究竟持。無住功德。盡於未來鄰果加行。與初周異。是故三周名加行持。三持以外。更有四持。但敘品次。不別立文。如是說聲聞四持菩薩四持。是為聲聞獨覺菩薩三地敘別行事。

復次有餘依三相。一地二寂靜三依。無餘依三相一地二寂滅三異門。是為有餘依無餘依地敘通果事。以上三相六事略為一處是名本論一分以三相攝十七地。

2 釋論四分,以重明攝本論及經

0 標列

云何釋論四分,以重明攝本論及經耶?

重明攝論,惟此抉擇明及經,惟餘三分。

1 一分,抉擇論

2 攝抉擇分

1 抉境義

抉擇攝論者,初抉境義。抉五識身地意地。略義十門廣義六門。略義門中。因緣八相分別五相建立賴耶。大乘教明唯識宗成。廣義門中。自性差別次第依止及與攝義都為六聚。名十九義。色有十義。諦等五聚。如是種種蘊善巧攝。界相等略界義等廣都十八義。界善巧攝。處攝六義。緣起五義。處非處四。義及教因廢立次第。次第之中作業假實諸如是等八門分別。境無境等依處證得攝食諸句六門分別。如是種種根善巧攝。此六善巧多門分次。中道教明法相宗成。二宗事相。本地所略。抉擇所詳。抉擇於本。即彼前義攝入重明。為文攝文。前未明義更復加詳。為文攝義。抉擇要義勒不盡文。為義攝文。以抉擇智擇諸地異。為義攝義。是故治瑜伽者。二分合治。義始備悉。此廣略義境中精要。菩薩地義行中精要。是故古諸譯家全論未暇。決定藏論。地持善戒。惟獨先行。抉尋伺三地。雜抉二門。正抉三門。抉三摩呬多地五門。抉非三摩呬多地。詳明十二能所對治。抉有心地。明能所依。及俱有依。抉無心地。心不生因。有其七種。是為抉擇境義。

2 抉行義

次抉行義。抉聞所成地五門。抉思所成地。雜抉五門。正抉則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是等廣辨二十九門。抉修所成地明十六修義。如是為通行抉擇。抉聲聞地。總有三門。此初門中。五義通難。成無種姓。無姓決定。用義斯彰。亙古亙今。無邊無際。惟此用義流轉不逾。律儀十三。雜六十四。皆此要義。是故應知。抉菩薩地。發心二利。皆有抉擇。真實品中。約五事辨真實義。有十門十二門。約三性辨真實義。有七門九門十一門。本地所略。抉擇所詳。中道義在。鄭重殷懃。威力成熟。菩提力種。六度覺分。亦有抉擇。功德品中。破惡取空。諭不信大。無倒證法。殊勝證住。為初引導。解深密經。為後憑依。此與真實。惟此宗有。彼性此用。彼初此終。妙味醍醐。智者應學。住及建立。亦有抉擇。此外易明。不復再抉。釋寶積經。總十六相。菩薩教授。於此綦詳。

如是為別行抉擇。是為抉擇行義。

3 抉果義

次抉果義。有餘依無餘做二地。有十四門。是為抉擇果義。

如是抉義,一分所聚,是為本論餘分重明攝論。

2 三分,抉擇經

3 攝釋分

三分及經者,初攝釋分。有二義明。一說法五分。二解經六義。說法五分者。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依經造論不離其則。諸說法師。放諸聖教。先為自求若文若義。次復為他轉五種釋。又應勤求師德十種安立自身。安立身已。處五大眾。以可喜樂八種言詞。為眾說法。又安處他。令住恭敬。無倒聽聞。又應先讚大師功德。若有具足如是五分說法者。即令自他樂利。得五勝利。又經中說。住學勝利。慧為上首。解脫堅固。念為增上。依彼五分分分詮表。是為勝利。但此勝利。惟繫聲聞聲聞是佛隨順修學真實子故。解經六義者。徧知九事伏惑趨善。如病行智。厭離解脫。我生已盡。諸如是等。是為初攝釋分。

4 攝異門分

次攝異門分。獨抉經文為攝釋分。並抉其義是稱為門。門一攝多。又稱為異。曰異門分。白品四聚。師等八門。智等十五。如來等十。欲等九門。黑品一聚。生老死等有十一門。是為攝異門分。

5 攝事分

三、攝事分。云何為事?謂三藏事。

1 契經事

初契經事者。有二十四攝契經盡。且說其四。

一者。諸佛語言。九事所攝。為四阿含。展轉傳來。名事契經。

二者。十二分教。除其方廣。名聲聞相應契經。

三者。即方廣分。名大乘相應契經。

四者。五犯聚過。百五十學。名別解脫契經。

如是四經。抉擇其要。於未顯義令極顯了。名摩呾理迦。謂之為擇。亦稱為攝。如是擇攝。厥有其七。一行擇攝。行即是蘊。有其十聚。九十八門。

2 處擇攝

二處擇攝。前有四聚三十六門。後亦四聚四十七門。三四五六。緣起食諦及界擇攝。緣起四聚三十一門。食一聚六門。諦亦一聚十有二門。界則三聚二十七門。覺分十聚七十三門。綜而計之。三十七聚。三百有二十門。群經要義。賅備無餘。欲明經要。當於是處綜覈研求。是為初契經事。次調伏事者。四種經外。或阿含外。世尊所說別解脫經。廣作問答。輾轉傳來。名毗柰耶摩呾理迦。今更擇攝。都為一聚。十有一門。是為次調伏事。

3 本母事

三本母事者。對法能生餘二要義。名為本母。先標名敘。後釋名辯。稱敘辨攝。此有一難。經律抉擇。即為論藏。更無別稱摩呾理迦。即有一釋。然因略攝轉滅染淨雜說法故。建立分別法相磨呾理迦。初略二門。流轉雜染二十二事。還滅清淨十有九事。後廣八門。如是一聚。又有六門。更十八門。如是一聚。是為次本母事。

如是所攝三藏諸事。是為攝事分。

4 結

如是釋異及事,三分所聚,是為本論餘分重明攝經。以上攝經,及與攝論,略為四處,是名釋論四分,以重明攝本論及經。

3 十要第三

0 標列

說五分已。次說十要。

十要者。一唯識義。二法相義。三平等殊勝義。四相應義。五依義。六用義。七漸義。八無種姓義。九異門義。十依經義。

1 唯識義

一唯識義者。眾生執我。蘊處界三方便解救。遂執法實心外有境。救以二空又復惡取。是故唯言遣心外有境。識言遣破有執之空而存破空執之有。具此二義立唯識宗。以有為空若無。以空為有亦去。證真觀位非有非空。若執實有諸識可唯。亦是所執長夜淪迷。然此宗義雖對治二。而心外有境趨重偏多。一切山河相分現影他心神變並是疏緣。以心觀心人無分別乃是親緣。諸修唯識觀人。應知有漏諸相。皆依三性之所。悉轉八識之能。又復應知多聞熏習無漏種生。尋思意言如實智。歷次五位無功用行。而後金剛道盡異熟皆空。唯識之果於斯遂證。然此無分別義。後得並行非唯根本。但任運緣說無分別。如是諸義。

五識意地及諸抉擇應善披尋。是為略說唯識義。

2 法相義

第二法相義者。世尊於第三時說顯了相無上無容。則有徧計施設性。依他分別性。圓成真實性。復有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論師據此。立非有非空中道義教。名法相宗徧計是空而非是有。依圓是有而非是空。依他攝四相名分別及與正智。圓成攝一所緣真如。是則詮表一切。皆屬依他。許有雜亂識。遂有如是事。所謂六善巧事。三雜染事。三界事。五位事。十度事。十地事。三十七菩提分事。二十七賢聖事。十八不共佛法事。諸如是事無量無邊。然復應知諸如是事有而不真惟是虛妄猶如幻夢光影谷響。又復應知諸如是事雖是虛妄然有相在而非是無。若能如是觀諸實相。能所二取增損二見自然消殞於彼不轉。是故法爾塵剎。法爾寂靜。法爾功德。法爾涅槃。是故諸修法相觀人。莫不於法方便善巧。是故善巧義是般若義。如是諸義。菩薩地及諸抉擇應善披尋。是為略說法相宗義。復次於唯識法相二宗。相對互觀其義始顯。略有十義。一者。對治外小心外有境義建立唯識義。對治初大惡取空義建立法相義。二者。若欲造大乘法釋。應由三相而造。一由說緣起。二由說從緣所生法相。三由說語義。是故由緣起義建立唯識義。由緣生義建立法相義。三者。觀行瑜伽歸無所得。境事瑜伽廣論性相。是故約觀心門建立唯識義。約教相門建立法相義。四者。八識能變。三性所變。是故能變義是唯識義。所變義是法相義。五者。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約歸一識。所謂識自性故識所緣故識助伴故識分位故識清淨故。又復以一識心開為萬法。所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諦等。是故約義是唯識義。開義是法相義。六者。精察唯識。纔一識生而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五相因果交相繫屬。纔一識生四識互發。又復精察法相。雖萬法生而各稱其位法爾如幻。就彼如幻任運善巧宛若為一。是故開義是唯識義。約義是法相義。七者。了別義是唯識義。如如義是法相義。八者。理義是唯識義。事義是法相義。九者。流轉真如實相真如唯識真如義是唯識義。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義是法相義。十者。古阿毗達摩言境。多標三法。今論言境。獨標五識身地意地。是故今義是唯識義。古義是法相義。是為略說二宗互相為對義。

3 平等殊勝義

第三平等殊勝義者。聲聞藏平等平等。菩薩藏殊勝殊勝。十一分教聲聞契經平等平等。方廣一分大乘契經殊勝殊勝。一涅槳。二染淨。三學。四諦四念住。五停心。六善巧。七作意。八背捨八文聖道。九事九結九徧知。十徧處十無學支。十六行十六心。二十八補特伽羅。三十七菩提分法。如是聖教平等平等。一大悲。二障斷二如理如量智。三無性三自性。四攝法四真實。五法五明五真實相。六度。七地。八識。九德大。十地。十三住。十五行。十八不共佛法。如是聖教殊勝殊勝。律儀聚戒。禁防為體。平等平等。攝善法聚戒饒益有情聚戒。四重四十三輕。勤勇為體。殊勝殊勝。下地修上地定。平等平等。出入生死長劫大定。殊勝殊勝。根本無分別般若波羅蜜。平等平等。後得有分別摩訶般若波羅蜜。殊勝殊勝。六度。平等平等。施等九門廣大甚深。殊勝殊勝。平等平等。如地之有基。殊勝殊勝。如窣堵波之至頂。無基不始。無頂不極。無基不載。無頂不備。是故學必有根本。舍聲聞其誰與。學必有窮至。舍大乘其誰歸。教則惟一。初固平等平等。瑜伽聞思修三地。是乘則有三。後遂殊勝殊勝。瑜伽聲聞緣覺菩薩三地是。是為第三平等殊勝義。

4 相應義

第四相應義者。依於等至發起般若相應勝行。此之勝行是人菩提最勝方便。故名瑜伽。一無分別。二不取相。一無分別者。法與法空不著有無戲論。名無分別。徧計相無。故法非有。彼假所依其事容有。故法非無。徧計執相空無所顯。故法空非有。諸法無我實有所顯。故法空非無。有即說有無即說無。不著戲論如如相應。名無分別。執徧計。無遺假事有。犯損減過。執有無外更有一空名無分別。犯增益過。諸無窮過。非無分別。固非瑜伽。亦非般若。二不取相者。非不取於離言說相。取離言相。慧到彼岸。如如相應。名不取相。若都無取。慧體且無。況到彼岸。如是有過。非不取相。固非瑜伽。亦非般若。是故相應者如如。相應者方便善巧。相應者菩提涅樂。是故境相應者。如如六善巧三雜染七作意。行相應者。如如五明三抉擇十六修。如如九心四慧四諦六度。果相應者。如如三身四智。是故有種姓者。各依自乘。如如出離生死得出世果。無種姓者。依人天乘。如如脫離惡趣得世間果。所知境。能知智。能知人。廣大普被一切相應。名瑜伽師。是為第四相應義。

6 依義

第五依義者。一切生滅法。仗因託緣而得生起。謂之為依。為彼仗託有其四義。謂為所依。種現同時。即說因緣有種子依。異種同時說增上緣有俱有依。自種異時。說等無間有開導依。見相同時。說所緣緣有境界依。更有異門說十五依攝因及緣。恐繁不述。一切情器。一切體業。一切染淨。各自種子。生不必一時。時不必一事。不有所依。間斷紛叢從何安立。是故為有所依建立阿賴耶教。披豁翳愆如實稱量。然此賴耶任運而轉。非若神我主宰特殊。所依雖同攝持大異。以是善巧何須疑畏。如是說種子依義。生種不從滅生而依滅生。滅種不從生生而做生生。用種不從體生而做體生。無漏種不從有漏生而做有漏而生。識種不從真如生而依真如而生。識種不從根生而做根生。造色不從大種生而做大種而生。自種淨土不從他生而依他生。聞種不從他音生而依他音而生。滅道種不從苦集生而依苦集而生。行種不從無明生乃至老死種不從生生而依無明乃至依生而生。是故各自有種是為不即亦為不一。各有所依是為不離亦為不異。不即不離不一不異。唯識義成法相義立。一識之中類類相依。是為一人俱有增上。多識之中識識相依。是為自他俱有增上。方便善巧。無諸過患。以是因緣唯識義成法相義立。如是說俱有依義。曠劫以前一切種子能生因性無間傳來曠劫以後遇緣而生。善亦終古惡亦終古。何以有漏忽生無漏。在潤生位善不善等以何道理輪轉迴環。若惟任運終古不更。若有遷移終須仗力。故有所依剎那剎那開前導後。依彼所依等無間緣現行王所非色非他一類而轉。是故入聖超凡此依是賴。如是說開導依義。能緣見分帶色等相。相應慮託名所緣緣。帶有二義。挾帶變帶。相有二義。體相相狀。所緣二義一親二疏。挾帶體相。名親所緣。相分逼見。無別間隔。故得親名。有四句別。一體挾體。為內二分更互相緣。二用挾用。心與心所緣自相分。三體挾用。自證緣見。四用挾體。本智緣如。變帶相狀。名疏所緣。託質 質即是識實而非虛心外無境而不遮識變相。質為相隔。故得疏名。八識則他質變自。他佛身土。八識因位託他本質變自相分果位他佛身土有疏緣。

七識則有漏仗八。後得緣如。有漏七識無力仗八變影無漏七識後得緣如皆有疏緣六識則仗質為疏。不仗非疏。五識則未轉依位依根互根。五識因位之各自依根及其五根互用皆有疏緣果位則無又有異義。四句之中心緣自相。非是挾帶。六識之內。不仗質緣。容變帶有。然姑勿論為帶決定為相決定。見必帶相。為所緣緣。是義決定。有相能緣。始為所緣。有體能生。始得為緣。相若離見。乃在識外。義不具兩。不具兩義。非所緣緣。陳那護法。樹義於前。玄奘大師。立量於後。相不離見分。寄言簡過曰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相不能攝相。寄言簡過曰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相不攝相亦猶眼識。非眼根攝。曰喻如眼識。以不離義。心外無境決定決定。心外無境。心內有境決定決定。依此境界為所緣緣。能緣所緣識相決定。如是說境界依義。復次有漏必生無漏。隨順依故。增上緣中有隨順依立引發因。謂三性種現。隨順同類勝法。便能引起同類勝行。引得無為妙法。如是所依。一切疑畏豁然殆盡。踴躍稱心曷其有極。是故此論稱為地論。地者所依義故。是為第五依義。

6 用義

第六用義者。真如是體。體不生滅。無始種子依不生滅而起生滅。如實說相一切是用。用有十義。一種子義。二對治義。三破執義。四如幻義。五極微義。六剎那義。七集顯義。八周徧義。九無盡義。十正智等義。諸有不知種子義者。或執實體宰一切物。或執無用一切皆空。實體是染不可使淨。實體是淨不可使染。染淨既虛戲論何益。一切無用一切無能。善既唐功惡亦無報。因果既壞聖教何施。若知種子用非是體。便息分別如理思惟。熏習義是種子義。與彼諸法俱生俱滅而有能生因性無間傳來為後生因。是名熏習。雖無實物而有氣分。氣分者猶如雲起。雖無作用而有功能。功能者猶如輪風。雲幻生滅剎那剎那。惟用如是能有能無。風力廣大排山振海。惟用如是有大勢力。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種子義是用義。漏無漏種勢用齊均。流轉還滅兩敵不並。故對冶義安立不搖。諸有不知對治義者。誤體為用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不知徧計空無惟是體性。體性不二故有是言。若此依他種既是有。勢用自二。故須對治。盡未來際無住涅槃。又復不知對治義者。總為一聚無相觀空。殊不知無相有功用行地居決定。八地以前大有事在。非可廢棄一蹴而幾。種雜而強。治須縝密。貪觀不淨。瞋觀慈悲癡觀緣起。慢則析根。疑復數息。以楔出楔。方便多施。盃水車薪。猶虞難任。況復昧賊所在。漫曰討除。欺敗唐勞。嗟何能及。又復觀總無力。觀別斯神。別觀久成總觀乃當。如觀無常。五蘊無常剎那集顯方稱現量。否則墮似。飲酖可哀。是故知用義者則知對治。知對治者一切如理。然此對治。非斷煩惱如斧斫木。因緣生法猶如幻化。故不可斷。勝義諦中諸法皆如。故無所斷。當知斷者。對治生時煩惱斷時。如稱低昂如明破暗。解惑不俱故說言斷。十地師前後相資一運相續。攝論師集想修斷能治所治俱入過去。既昧三時又昧種義。不足為訓是故應辨。了是以為周用乃無過。如是說對治義是用義。無功用行但是無執非無相見。猿猱知佛心佛體眾生意。十力如來但是無執非無徧計。是故執為眾生。執破為佛。破執為法。執之異名為我。破之異名曰用。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破執義是用義。幻師通衢。變現象馬。有象馬相無象馬體。是之為幻。有即說有。緣生有境故。如幻有相。是為依他如幻。無即說無。緣生無自性故。如幻無體。是為徧計如幻。幻相之有非真實有幻體之無為畢竟無。是為如幻三昧。諸所分別。諸所施設。諸所顯真。攝幻義盡攝用義盡。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如幻義是用義。諸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眾極微積聚而成。最後滅時亦不至微中間滅盡。是故大乘無實極微。但以慧思。分析諸色。假立方便。法空觀成。非若外小執為我體。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極微義是用義。方量既空。時量亦破。是故三世都無。剎那義立。此剎那義。非是動義。前不侍後此不至彼。纔起即滅相似隨轉。妄相宛然不可窮詰。如是有十五義成立其相。有九因成內十四相。有十四因成外十相。恐繁不述。觀剎那義者。不為時限。不為生惑。不蹈定相。不墮執迷。亦復不陷虛空。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剎那義是用義。三世既空。剎那剎那前後不續。誰復積字成文聚想成義。是故集顯義立。諸字諸想雖入過去剎那滅無。而有熏習作後引因。相應緣生聚集顯現。此集顯義。推廣施設。有唯識三世義。法相三世義。神通三世義。識上功能影像相生。此實現念託過未種變似而緣。妄謂三世而實一識。是為唯識三世義。即現在種是現自相。亦即現種是過果相是未因相。雖實一種分別說三。是為法相三世義。禪定他心通。雖心上功能而皆證解。無有非量。故與凡異是為神通三世義。三世非有諸法宛然。萬種無邊剎那集顯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集顯義是用義。緣都未起分別渾無。是為萬種一如。獨別緣生無種不挾。是為各種周界。子微以上方足相傾。種且非微烏容有礙。況此種遇緣。顯現差別。餘種未遇仍復一如。是故各種周界。水火相處而不侵。萬種一如。六根相依而錯用。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周徧義是用義。既酬前果即為後因。相引相牽金剛後斷。有漏種隱無漏種顯。彼去此來無窮無盡。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無盡義是用義。正智是用。發菩提心成正等覺故。大悲是用。無住涅槃無邊功德故。方便是用。一切善巧故。了是以為用用乃無過。如是說正智等義是用義。是為第六用義。

7 漸義

第七漸義者。一時。二位。三補特伽羅。四六行伏惑。五九品斷障。六因果。七行別。八果別。九無畏。十能入。諸昧漸義而談頓證者。一切無有。是故有過。一時者。謂三阿僧祇。一阿僧祇斷皮麤重。二阿僧祇斷肉麤重。三阿僧祇斷骨麤重。或以見道八地極果為差。或以十信見道修道為差。若無是時。無量障深剎那頓斷。寧可為訓。是故有過。二位者。謂十三住。初種姓住。亦為種姓地。亦為資糧位中順解脫分。亦為十信。次勝解住。亦為勝解行地。亦為資糧位中順抉擇分。亦為加行位。亦為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極喜住。亦為淨勝意樂地。亦為通達位。亦為十地中初地。四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三慧住無相有功用住。是等六住亦為行正行地。亦為修習位。亦為十地中次第二地至七地。五無相無功用住。亦為決定地。亦為修習位。亦為十地中八地。六無礙解住。亦為決定行地。亦為修習位。亦為十地中九地。七最上菩薩住最極如來住。亦為究竟地。亦為究竟位。亦為十地中十地及等覺地妙覺地。若無是位。一切佛法信解行證從何安立。安立都無法何不滅。是故有過。三補特伽羅者。四惱尋思等分薄塵。為七病行。聲聞獨覺菩薩為三出離。未具資糧已具資糧已未具資糧。為三住持。法隨信行法隨法行。為二加行。信解見至加行果。身證慧俱修證果。向四果四沙門果。七返家家預流果。一間一來果。中般生般無行有行上流不還果。退思護住不動堪達及不動法阿羅漢果。是為二十八賢聖果。三界異生。學與無學。欲色菩薩。欲界獨覺。不可思議如來。是為十三界有情。勝解行。增上意樂行。有相無相行。無功用行。是為五修行菩薩。若無如是補特伽羅。言說不易得失無據。既違世間亦需怖畏。是故有過。四六行伏惑者。苦麤障三。為無間道。觀下斷惑。靜妙離三。為解脫道。觀上證滅。二乘根鈍。斷證不融。行故資六。初劫菩薩。初資糧位。亦用伏惑。久修有力。不斷煩惱而生上界。方始不資。若無六行。惑何能伏。伏且不能。斷於何有。是故有過。五九品斷障者。三界九地。地各九品。品八十一。分別有斷無伏。俱生先伏後斷。斷分別二障。惟係六識。一心見道唯一品斷。三心見道則二品斷。斷俱生煩惱。其六識現行地前漸伏初地伏盡。種則金剛無間永斷。其七識現行初地漸伏七地伏盡。種則金剛無間頓斷。斷俱生所知。其六識現行地前漸伏八地水斷。種則十地漸斷金剛永斷。其七識現行地地伏起。金剛加行永斷。種則金剛無間頓斷。一切習氣。地地漸斷。是則頓唯七種。餘莫不漸。安有廢漸。而可收功。九品不分。是故有過。六因果者。頓義是果義。漸義是因義。世第一法。一剎那間頓入見道。是為一頓。然加行以前有無量事。第八不動。剎那頓證無功用行。是為一頓。然不動以前有無量事。金剛道後。一剎那間頓入極果。是為一頓。然極果以前有無量事。舉頓遺漸。是為談果迷因。有果無因是為空華結撰。是故有過。七行別者。少時畢功之為頓。長劫修行之為漸。我說精進徧一切故。堅固熾然不思住故。久遠要期為一日故。無懈無勇心平等故。不貪不厭常如是故。是為行別。行別然後有得。否則怠懈不足言功。是故有過。八果別者。念念證極之謂頓。長劫闡提之謂漸。淨障是業涅樂假名故。悲心勝故。證極亦功德不住故。八相成道為度生故。是為果別。果別然後無得。否則貪著不足言證。是故有過。九無畏者。難行苦行施對治故。生死如幻不取著故。攝持無漏種。緣至必生故。賴耶蘊染種。多生始盡故。熏習有力勝愚迷故。是故無畏。無畏然後能漸。否則疑畏進退無據。苦不勝言。是故有過。十能入者。受熏持種無記性故。是故貴漸。隨喜功德反而能成故。是故貴漸。彼有此種驟隱不顯久乃現故。彼有此種勢盛不顯殺乃現故。是故貴漸。否則機舛。不足言入。是故有過。是為第七漸義。

8 無種姓義

第八無種姓義者。聲聞地五義建立。此復略為十解。一者。障蔽不顯乃稱為無。麤重常有種姓常無故。二者。有種姓是隨順密意說。無種姓則真實顯了說故。三者。此無種姓為精進對治者立所對究竟說。非為怠惰對治者斷能對究竟說故。四者。有種姓是體。無種姓是用故。五者。建立自性涅槃之體既依有種姓。即應建立無住涅樂之用依無種姓故。六者。有對生死之無住涅槃。即應有對涅槃之無邊生死故。七者。既許雜亂性之有。即應許無漏種之無故。八者。有無盡功德之能。即應有無盡功德之所故。九者。有畢竟無障之佛。即應有畢竟有障之闡提故。十者。有聲聞趣寂一分所知障之決定。即應有人天輪轉全分出世障之決定故。是為第八無種姓義。

9 異門義

第九異門義者。宗經者論異於經。解論者釋殊於論。此宗著述。言人人殊。豈自教之相違。曷冰銷而杜謗。通斯疑難。應悉異門。妙理圓融頓呈萬象。文字有矩詮限一隅。是故尊聖重教契經惟佛所宣。依理廣文論議亦眾所說。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放諸經典循環研覈。名磨呾理迦。諸聖弟子已見聖跡。依自所證無倒分別。亦名磨呾理迦。而皆為阿毗達磨。許佛滅後。三藏之內對法一藏通弟子說故。若弟子造非教藏攝。便聖教有限。若別異詮非法義收。則妙理不周。是故此宗所述多異少同。瑜伽五分異門義立。然欲和會。亦非不能。隨順真實義邊。此彼義邊。能所義邊。派別雖差朝宗則一。琴瑟非專水火豈極。諸所詮義恐繁不述。經論會違詳異門義。見諸別冊參考可資。是為第九異門義。

10 詮經義

第十詮經義者。一宗經。二釋經。一宗經者。經中之經。般若經華嚴經。經中之律。瞿沙經毗奈耶經。經中之論。阿毗達磨經解深密經。然抉擇菩薩地引敘深密一字無遺。是解深密經又宗中之特宗。抉擇中之最抉擇。三學俱多唯素呾囕。戒定多者屬毗奈耶。獨慧學多對法藏攝。欲生正智法隨法行。宜學對法。欲一總聚多收散義。宜學對法。對法所重雖及達磨而最深密。以是因緣解深密經智者應學。如是說宗經義。二釋經者。尋伺三地。釋緣起經。三摩呬多。釋出離經離憂經六出離戒經五支經。釋靜慮經四檢行定經六境不受想無想經四趣道經。釋四淨勝經心清淨苾芻思惟五相經蕩塵經三相思惟經。思所成地。釋諸伽陀經。聲聞地。釋師子吼經普賢經難陀經七日經。菩薩地。釋轉有經無盡意經。抉尋伺地。釋出愛經八苦經三士經。抉三摩地。釋身念處經摩詞俱瑟恥羅經法因緣經眠經。抉聲聞地。釋月喻經伐地迦經乞食清淨經。抉菩薩地。釋五種過患經尸佉落迦經。釋寶積經。攝釋異門攝事。多釋四阿笈摩經。是諸釋經。或釋數句或釋數分。見諸明文約略舉此。論諸所稱雜釋餘釋。賅攝經典無量無邊。下士鈍根難可稽考。望洋嗟若。我生不辰。所冀同心廣挹甘露。如是說釋經義。是為第十詮經義。

以上十義略舉其要。是為十要。若欲廣敘為義葳蕤。恐厭繁文此姑不述。

瑜伽師地論敘卷上

瑜伽師地論敘卷下

4 十支第四

1 十支暢義

0 標列

說十要已。次說十支。

十支者。如人有身必有其足。乃稱六足。如木有本必有其支。遂為十支。足以扶身。支以輔本。發智不詳。充於六足。大論不及。資於十支。一百法。二五蘊。三攝論。四雜集。五分別瑜伽。六辯中邊。七二十唯識。八成唯識。九莊嚴。十顯揚。

1 百法明門論

一百法明門論者。略錄本地分中名數。而以一切法無我為宗。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樂寂靜。四嗢柁南是稱法印。然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即涅槃。法印雖四。宗趣唯一。故但說一。初地百法。二地千法。以次無邊。為一切法。然聞思教體。見道為極。略修增上。故但說百。攝事分中本母事先略序事。一者心事。二者心所有事。三者色事。四者不相應行事。五者無為事。然有其目。而缺別文。故復造論。自性。相應。所緣。分位。及與清淨。五惟一識攝一切法。人法無我。惟是識故。故屬唯識。是為百法明門論以一切法無我為宗義。

2 五蘊論

二五蘊論者。略攝本地分中境事。而以無我唯法為宗。契經九事首蘊處界。長夜淪迷執一實我。世尊方便俾認為法。是故十二分教均以六善巧為宗。破一性我。說為積聚而非是性。蘊且有五而豈惟一。破受者我。但識生長。處且十二。破作者我。任運而持無作用性。說名為界。而有十八。是故百法以識攝法。法亦是識。五蘊以蘊攝識。識亦是蘊。百法唯識。識即是性。但說名數。五蘊法相。相各有性。故詳說性。攝事分中本母事後廣辨事。所治能治有十四對。此論復次略其所詳。故唯十二。是為五蘊論以無我唯法為宗義。

3 攝大乘論

三攝大乘論者。括瑜伽深密法門。詮阿毗達磨攝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簡小入地為宗。依正教文。一阿僧祇授十地經。世親證明得定。將入見修。聞十地經。涕淚悲泣。無著授此。俾之作釋。是故簡小入地於此獨詳。佛由菩薩修道而成。菩薩多聞熏種而入。幸幅無邊。逢茲妙典。一切且置應此鑽研。一華嚴教海。非此不入故。二薄伽梵十殊勝語。因果始終開示明白故。三獨標所知。大所乘故。漏無漏種。共此所依。舍對治外。無他謬巧故。四建立賴耶。為大王路。一切智智。大所乘故。五攝三性於唯識。唯識妙義此獨詳故。六能入唯識。加行見道。為最近故。所入唯識。方廣十事。平等六度為因。增上六度為果故。如是能入所入。詳詮入義。大所乘故。七修道差別。法爾次第。初地為得。十地成辦。華嚴修因正詮唯此。大所乘故。八別顯六度。約立三學。三學增上。大所乘故。九斷謂無住涅槃。大所乘故。十智謂三身。大所乘故。如是十義。顯示此論為大王路為燭幽炬。勝利無邊不可說言。誰有智者而不鑽研。復次十支之中。攝論最勝。百法五蘊。略不及詳故。雜集法相。博不及要故。分別瑜伽但釋止觀。六度三學此獨詳故。辯中邊論明中道義對惡取空。此明十地。正詮所修故。二種唯識立破推廣。提摯綱領此最宜故。莊嚴詮大意在莊嚴。此論詮大意獨在入故。顯揚詮教意重聞思。此詮入地意重修慧故。是為最勝。應此鑽研。是為攝大乘論以簡小入大為宗義。

4 雜集論

四雜集論者。括瑜伽師地論一切法門。集阿毗達磨經所有宗要。而以蘊處界三科為宗。一者宗證據。阿毗達磨弘文未譯。然師子覺言。本論依經括義理盡。斯則就論討宗即彼經要。窺法師言。此論初明三科。即以三科為宗。以是因緣。說宗證據。二者宗體義。此論八品。先本事分明三科體。後抉擇分明三科義。境必有體。本其體曰三法。充其體曰攝。順其體曰相應。得其體曰成就。約而四品是三科體。為所觀法。依境起行。通行義抉諦。妙行義抉法。行必有果義抉得。慧解利他義抉論議。約後四品是三科義。為能觀法。以是因緣。說宗體義。三者宗利益。善三科義。於一現境隨其所樂心易安定。於一切境無不如量正慧圓通。是為止觀利益。善三科義。思擇決定。於諸異論得無所畏。是為論議利益。阿毗達磨。問答決義。是彼所事。故立論品。敘次篇終。以是因緣。說宗利益。四者宗對治。或愚迷心總執為我。以蘊對治。一為色法。三為心所。一為心王。或愚迷色總執為我。以處對治。非色有二。色處有十。或迷心色總執為我。以界對治。色界有十。心界有七。色心界一。上根聰利但說於蘊。中根說處。下根說界。詳諸經論。有五善巧六善巧七善巧十善巧之建立。此獨說三。根本立故。以是因緣。說宗對治。五宗廣略。色識所攝。於蘊門中略而為一。於界處門廣開十七。受想行攝。法界法處略而為一。於蘊門中廣開為四。又蘊惟有為。界處及無為。能取所取。處惟顯生。界則及體。以是因緣。說宗廣略。以上說宗。以下說義。六瑜伽法門。六善巧義。五識意地本地決擇應知其相。對法括之敘三法品建立門。有非有等五十八門。思所成地聲聞地應知其相。對法括之敘三法品六十義廣分別門。情器雜染。意地尋伺地應知其相。寂靜覺分。聲聞地應知其相。對法括之敘諦品諸相法門。菩薩地所學法。對法括之敘法品方廣十事門。菩薩地如是學。對法括之敘得品現觀法門。菩薩地能修學。對法括之敘得品補特伽羅門。因明詳於聞所成地。對法括之敘論品諸相法門。以是因緣。說瑜伽法門。七瑜伽異義。經論會違。詳陳可考。繁文不述。略舉方隅。色蘊廢立。色二十五。瑜伽減一。聲十有一。瑜伽二四。香六。瑜伽唯三。味十二。瑜伽唯九。觸三十二。瑜伽二十。法處所攝色五。瑜伽或二或三或四。想蘊分六。瑜伽總二。行蘊心所本惑開十立五十五。瑜伽五三。不相應行立二十三。瑜伽二四。是為三法品中略舉廢立義。苦諦義二。瑜伽義五。集諦煩惱。緣起惟三。瑜伽有六。煩惱差別立二十五。瑜伽二七。故思造業。建立百五。瑜伽惟二。十八思斷業。欲修九無間。此論斷三。瑜伽斷二。道諦九根。四受隨一。瑜伽無憂。惟三隨一。是為諦品中略舉廢立義。菩薩藏中。此論希法。說有其二。瑜伽方廣。說惟其一。是為法品中略舉廢立義。以雜集之異瑜伽。顯瑜伽之殊對法。古學今學。源流可徵。以是因緣。說瑜伽異義。八部執所歸。四阿笈摩屬本事分。阿毗達摩屬抉擇分。本事敘九事。抉擇故三科。本事轉諦輪。抉擇故觀諦。本事通三乘。抉擇故收小。是故雜集俱舍。大小對法約義多同。部執競興。婆沙溺實。蘊處唯假。經部義長。世親賓主抑揚。造俱舍論。其所樹義。若聚集因是假義。若無為不立蘊義。方諸雜集。種種不殊。正理一破。朋迥有部。雜集一救。遂入大乘。眾流匯極。江漢朝宗。然此假實。厥惟六種。一聚集為假。非聚則實。二因於未來名為假有。現見為實。三果無其體施設名假。有體為實。四所行謝滅唯念為假。現事。為實。五分位為假。自性為實。六觀侍為假。一切隨轉乃得為實。是六假實。大小共許。輾轉立破。由麤入細。如量為至。法相所事。以是因緣。說部執所歸。九異門說有。依他起性。執為偏計。不執圓成。是故假實有外。立勝義有。識種為界。識生為處。處界是識。識如幻相一切皆假。是故不獨蘊義假有為假。處界實有世俗為實以如幻義無不皆假。是為三法皆假。以異門義說如幻有。是為入法無我。遠離二邊惟大獨有。以是因緣。說異門說有。十眾義所聚。此論名集。諸聖所集不獨無著。集諸經論。不獨達磨。無著達磨。稱舉其最。糅師子覺。安慧標雜。以是因緣。說眾義所聚。大哉此論。古今之異軌。小大之通途。經論之雜糅。群聖之會萃。義廣而賅備。文約而整齊。汪若望洋。昭若揭日。誰有妙典博大簡明一至於此。欲入教海。多聞聞持。大漠指南。不迷所向。以是因緣。智者應學。是為雜集論以三科為宗義。

5 分別瑜伽論

五分別瑜伽論者。弘文未譯。然無分別一心為止。有分別多心為觀。深密經中分別瑜伽品。說止觀義。攝論第六教授二頌。引論所說。皆止觀事。是為分別瑜伽論以止觀為宗義。

6 辯中邊論

六辯中邊論者。敘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為宗。有虛妄分別乃有依他。有是依他乃契中道。契乎中道乃成法相。九相顯已。空性方談。此論宗法相。故先之於相。境體為相。境用為障。五障障。九結障。十因三十七覺分十度十地障。種種所障令智不起。豈其虛妄本性皆空。故次之於障。依境起行。觀十真實。唯識無相。一切如理。法相談相。一切如量。是故瑜伽中邊俱詳真實。此有其十。初一能顯。謂三根本。次九所顯。謂三相四無倒。四諦二諦。二極成二障斷。五法攝三性。七真如十善巧。如量觀行。必除我見。故次之於真實。相行真實。障行對治。覺分修。三品修。大小別修。修生對治非任運有。故次之於對治。久觀久修必有深淺。於法差別。有十八位及與三位。於有情別。而有七位。故次之於分位。因行既圓。果始足感。五果十果。三乘通得。故次之於得果。通果平等。別果無上。故終之於無上乘。無上乘者。一由十二最勝有十度作業。二以三慧能觀思十度作意。三以六無亂修止十無倒修觀。金剛十句於此詳明。四以十五邊義顯詮中道。五以平等差別詮大小乘異。是為正行五相。次敘所緣。有十二相。次敘修證。有其十相。是謂無上乘諸相。此論七品詮表法相簡惡取空。中道權衡邊執屏斥。文不他及。義亦精嚴。境行果三。章次賅備。為法相之要典。例攝論而堪弘。是為辯中邊論以中道為宗義。

7 二十唯識論

七二十唯識論者。釋七難以成瑜伽唯識。而以唯識無境為宗。一釋四難。夢則時有一定。處有一定。作用能成。鬼則人不一定。而實無境。又以獄喻。四事皆成。而實無境。獄卒既非真實有情。亦非心外大色。更非造業在內受果在外。受果非外者。教依識種密意說根。依識現相密意說塵。了知唯十二處都無有人。則人我執空。若能更知處唯是識。都無有法。法我執空。然法空密意遣徧計有離言法性非撥為無。以是因緣。境無識有唯識義成。以是因緣。非有分色。非極微。非和合。非和集。識外俱非。成唯識義。二釋所證現量難。同時意識雖是現量。一剎那後起心分別證知此現。見既過去色亦非今。證境分明。故非現量。非現量境。於理為無。以是因緣。成唯識義。三釋不知難。夢境非有。覺而後知。大覺證真。方知唯識。凡夫不知。依聖言量。以是因緣。成唯識義。四釋友教難。但詮心內自識所變。非遮心外他識有情。自他展轉互為增上。令各自識變自似相。既非外境而有外識。善巧無邊。成唯識義。五釋夢無果報難。夢劣無果。覺勝致報。非由外境。唯識義成。六釋意業無罪難。如鬼念力令人得夢。彼識轉變令此命斷。故無身語業而得其罪。意罪為大。唯識義成。七釋他心智難。法執所蔽。他心如自皆不如實。非若佛智離言稱量。由不如實似外境現。而實非境。以是因緣。成唯識義。如是七釋。唯識成立。妙義無邊。方隅略示。是唯二十唯識論以無境唯識為宗義。

8 成唯識論

八成唯識論者。廣詮瑜伽境體。而以識外無別實有為宗。對法廣詮法相。此論廣詮唯識。賅攝汪洋。堪稱兩大。然對法獨詮正義而略別破。此論凡一樹義正別俱詳。是故欲治此論。須分兩事。一正義事。世親既釋攝論。抽所授義。別廣唯識。著述未終。而生覩史。十家造論。言人人殊。糅會貫通。獨宗護法。故護法義是正義。折中取捨。權定基師。或初無有義。理教極詳。後言有義。理教獨略。勝者在初。或前略後廣。而皆有義。勝者多後。或理教齊等。前後有義。取捨任情。如是披尋護法餘義亦為正義。二別破事。外道九十六。大者十三。數論勝論。聲論明論。離繫邪命。順世梵天。諸如是等。或譯專籍。或載賸文。小乘有部所繫。由薩婆多而經部。而正理。而成實。俱舍等。餘部所屬。若正量大眾。一說化地等。諸多部執。或詳專籍。或載賸文。所破不明。能破不立。外小未晰。此論難通。無著濟龍樹之窮。護法糾清辨之失。安慧或朋清辨。難陀親而未精。是則大乘空宗。本宗諸德。皆所悉究。不厭求詳。大哉此論。誠所難言。今姑逐文。約略其概。異生迷謬。執離心外別有實境。妄計二取為真為實。大悲除執說唯是識。是故最初廣詮識相。即依他起。雖知此心虛妄顯現。而未了達真性是何。若未知真。烏能別妄。是故次初明唯識性。即圓成實。入此唯識。斷妄證真。非少修行可能圓滿。故次第三明唯識位。即十三住。且初識相門。先明宗要。後廣識相。先明宗要者。離識而外無別實人。識種與法互薰習故。有憶識誦習。心心所法因緣力故。有造業受果。身心相續煩惱厭患故。有生死涅槃。諸不如是。執有實我種種安立。是故有過。離識而外無別實法。色法之中其有礙色者。識變似相為所緣緣。見託帶彼隨量頓生。本來虛脆。為破此麤色假立彼極微。其表無表色者。以心為因。識變似手。轉趣餘力似有動作。假名身表。以心為因。識變似聲。生滅相續。似有表示。假名語表。依思或願善惡分位。假立無表。不相應行中。依彼諸法可成分位。假立成就。依彼身心相似差別。假立同分。依業引生識種功能住時決定。假立命根。依損心種及伏麤動分位差別。假立二定。依法因緣本無今有暫有還無。表異無為。假立四相。依語聲分位差別。假立名句文身。無為法中。一依識變。假施設有。二依法性。假施設有。是則一真法界有為無為。一切皆假。唯是識變。諸不如是。執有法我種種安立。是故有過。然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有。遣心外境。說唯有識。若執識實。亦如法我。是故有過。如是為明宗要。後廣識相者。初能變相。二所變相。三理教無難相。相十二門。自相因果所依所緣。行相相應五受三性。流轉伏斷。及與界地。如是諸門。八識則以十門分別。七識九門。六識八門。賴耶末那。教理建立。依據瑜伽及與攝論而更加詳。賴耶五教。對法深密楞伽莊嚴四為大乘。阿含通小。賴耶十理。持種執受壽煖識三。受生命終。無心滅定。五義見於瑜伽。異熟食體。趣生體。名色依。染淨依。五義見於攝論。賅攝廣備。惟此論明。末那二教楞伽惟大。解脫通小。末那六理。不共無明。六識二緣。思量名意。二定無差。無想無染。我執不有。如是六義。亦攝論有。是為異熟思量了別三能變相。此三能變。變於見相。見為分別。是為能取。相為所別。是為所取。二取之外。無別實有。由教及理。十難發明。是為四分所變相。以分別不生難者。以緣生理解。四緣十因十五依。說緣義盡。生現生種。說生義盡。以生死不相續難者。以業取習氣理解。習氣有三。名言我執及與有支。有支十二。初二能引。次五所引。次三能生。後二所生。如是前後展轉不竭。以境無三自性無為難者。以性不離識解。虛空擇非擇七真如。六法五事。四真實四諦。三解脫二諦。凡聖智境。假實異不異。一切唯識。一切與三性攝故。以識有三無性無為難者。以佛密意說解。依三自性立三無性故。是為理教無難相。如是為廣識相。次識性門。如真如性即唯識性。後識位門。五位修證。資糧。加行。通達。修習。及與究竟。文勢易了。此姑不述。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是為成唯識論以識外無別實有為宗義。

9 莊嚴論

九莊嚴論者。括瑜伽菩薩一地法門。而以莊嚴大乘為宗。三持十法。玅義難窮。更立伽陀。制為此論。法門雖一。詮表不同。或詳或略。或能或所。或相或義。或常或勝。參觀互察。義乃無遺。是故西域大小乘學悉以此論為其根本。於此不通未可弘法。此論以莊嚴大乘為宗者。一序分莊嚴。二菩提莊嚴。三教授莊嚴。四方便莊嚴。五功德莊嚴。序分莊嚴者。大悲度生。立緣起品。八因證大。立成宗品。勸入勝義。立歸依品。瑜伽直敘本地。故從所略。此論意在莊嚴。故更加詳。是為第一序分莊嚴。菩提莊嚴者。二無姓三十二喻種姓發心。瑜伽所略。莊嚴獨詳。菩薩地所學處。其而四品。能所分別。瑜伽說所。莊嚴說能。後菩提品。十四玅義。瑜伽所略。莊嚴獨詳。古稱此論。微玅在是。比諸經論。得末曾有。是為第二菩提莊嚴。三教授莊嚴者。菩薩地所學法。瑜伽一品。莊嚴開六。瑜伽說所。莊嚴說能。瑜加說相。莊嚴說義。趣入有基。七義明信。信必求法。十八義述。求求而弘之。十二義弘法。於此資深邀如來教。二十五義教授。見佛聞法從而思修。十一義隨修。修則業淨。四義業伴。此有六品。獨說教授莊嚴者。教前修感。而四惟感。教後起行。後一說行。正詮教授。唯此莊嚴。此之莊嚴。敘次有五。一者信修劫滿。授十地經。聞慧得果故。二者起心修住。蒙佛稱德。由聞入思故。三者善根入地。作諸功德。由思入修故。四者餘地二智。轉依利生。修慧圓滿故。五者因大教授。得大義利。勸入勝行故。是為第三教授莊嚴。第四方便莊嚴者。菩薩地能修學。有三方便。六度四攝為自分方便。瑜伽詳七。莊嚴略一。供養親近無量為勝進方便。瑜伽略一。莊嚴詳三。瑜伽大悲。百十一苦所緣生起。莊嚴大悲。三十六偈分別相用。菩提分品十五行為內證方便。瑜伽詳事。莊嚴詳義。三乘根本覺分為同。覺分根本念住為獨。十四勝修於此詳說。五十三義成立剎那。觀行無常此義賅備。是為第四方便莊嚴。功德莊嚴者。此之一品詳略均等。各隨所義異門詮次。此姑不述。是為初持功德。隨法究竟。瑜伽詳九。莊嚴略二。是為二持三持功德。是為第五功德莊嚴。是為莊嚴論以莊嚴大乘為宗義。

10 顯揚論

十顯揚論者。錯綜瑜伽地要。而以顯教為宗。有染有淨。然後有教。以染淨事攝瑜伽地。攝事第一。既有教事必有教義。攝淨義第二。教以四諦為根本。但是苦集而非是染。但是滅道而非是淨。染淨是假。諦之為實。增諦而七。成善巧第三。教以四法印為觀行。綜瑜伽義。詮染淨事。成無常成苦成空成無性第四至第七。教為聞熏。必極見道。成現觀第八。現觀資糧。要先思議。成瑜伽第九。不可思議尤應遠離。成不思議第十。最勝十相。抉擇九事。成攝勝抉擇第十一。無著大悲。救惡取空。既請慈尊說瑜伽教。復為難持。約文標旨說十一品。階梯已得。升進無難。踴躍歡喜。得未曾有。然有數義。此略抉擇。染淨為教不稱染淨而稱攝事者。諸佛語言。九事所攝。此之九事。雖是異門。然不離事。故名攝事。顯揚九事攝瑜伽十七地者。初之五事攝瑜伽境。次之二事攝瑜伽行。後之二事攝瑜伽果為詮染淨。錯綜地義。不以地名。四嗢柁南不稱無我品而稱無性品者。翻顯無性但為無我。非一切無。生空屬空。法空無我。雖簡二乘實詮法有。是為顯揚論以顯教為宗義。

2 十支次第

復次說十支次第。若以造論人分別。應先之於彌勒三論。廣大乘義莊嚴應第一。觀唯識義分別瑜伽應第二。成法相義中邊應第三。次無著三論。立唯識宗攝論應第四。立法相宗集論應第五。闡十二分教顯揚應第六。次世親四論。為唯識宗作開導依百法應第七。為法相宗作開導依五蘊應第八。為唯識宗作廣論二十頌三十頌應第九第十。若以讀論人方便。為二宗示階梯。應先之於百法五蘊。為二宗示決擇。應次之於攝論集論。為二宗示根據。應次之於分別瑜伽辯中邊。為二宗示廣義。應次之於兩唯識一雜集。為二宗示別義。應終之於莊嚴顯揚。雜集雖廣。附庸集論。二十頌易。亦可提先。是為讀論方便次第。復次說十支異名。百法名略陳名數。五蘊名麤陳體義。雜集名分別名數廣陳體義。莊嚴名莊嚴體義。顯揚名總苞眾義。攝論名廣苞大義。中邊名摧邪顯中。二十唯識名摧破邪山。三十唯識名高建法幢。分別瑜伽名攝散歸觀。

5 十系第五

說十支已。次說十系。諸佛等流。依於言說。此土創教。是釋迦文。三藏十二部結集賅全。然解深密說。佛一時中惟為聲聞以四諦相轉正法輪。於二時中惟為大乘依一切法無有自性以隱密相轉正法輪。於三時中普為諸乘依一切法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三時教一雨普被。乘則有三教唯是一。是故今所稟承。決擇最後。所遵經典。不濫他時。三時經中。其唯識六經同瑜伽外。莊嚴詮德密嚴詮識。唯獨楞伽。所說具備。八識二無我。已樹唯識之幟。五法三自性。業開法相之門。十系所演。不出二宗。一脈相承。可得而說。

一生補處。弘二時教。是為彌勒。佛說稱經。餘惟稱論。彌勒五論。首是瑜伽。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廣為有情常無倒說。兼為餘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證果。大本既植文義復提。顯立法相。說中邊頌。顯嚴大乘。說莊嚴頌。分別瑜伽。顯觀行說。金剛般若。顯實相說。五論立宗。罄無不盡。若空宗之有文殊。實此學稱為初祖。

部執競興。眾生著有。龍樹破執。造中論等。無相教立。又復著空。是以無著上請慈尊親說五論。下廣中道特創二宗。創唯識宗。作攝大乘。傳於世親。創法相宗。作集論本。授師子覺。更依大論約造顯揚。善誘眾生聞熏聖教。若空教之尊龍樹。實此學奉為開宗。

世親菩薩。有部出家。廣造小論。聚精俱舍。糾彼所短。抉其所長。已匯群流。將親海若。是以聞十地經。悔罪改過。復於大乘。廣造宏文。受命最初。作攝論釋。匯義厥終。作三十頌。中間著述。廣博難稽。此土傳來。二十五種。是故治世親學。應於大小乘跡次第披尋。初應俱舍。後應攝論。二十五種。三十唯識。一切應觀。然後開小入大。舍常取勝。於普被教。功不唐捐。雖攝論學。猶有無性。然群奉世親。謂為正派。彌勒無著。作祖開宗。光大門庭。唯世親學。位雖未登地上。功實等於提婆。世親而後。厥為陳那。有三玅論。一正理門論。論軌論式。幽致未分。爰暨理門。重成規矩。古於能立兼及宗等。此唯因喻。古於似立二十七過。理門增二猶多隱義。天主加四為三十三。然似破彈敵具十四類。理門義當。前後超倫。二集量論。唯識所變古唯見相。更立自證三分義詳。三觀所緣緣論。極微無相。和合無體。體相具周。方稱現量。現量之境。乃是唯識。止此三論。已飲甘露。況更搜羅。玅味何極。誠賢劫之一佛。奉瑜伽以周旋。

世親菩薩。有兩派學。一已竟義。匯小歸大。融兩對法。安慧所得。二未竟義。推廣唯識。獨詮大乘。唯護法承。非護法義異於世親。實未竟學不同已竟。雖詮唯識厥有十家。而能立義周誰超護法。一者本有新熏種容具二義。二者證自證分四分成識義。三者器界隨時變。根身各自變義。四者無色界中有定果色義。五者依義。仗因託緣而得生住。是名為依。決定有境為主。令心取自所緣。名為所依。種現相生。定非前後。為種子依。五具四種。六識唯二。七八互依。為俱有依。自類非異。開前導後。為開導依。六者意緣藏識見分非餘義。七者決定染心與八隨惑相應而生義。 沈掉不信懈放忘散及不正知八者無學無染非無意依義。九者人天為憂而非尤重。鬼畜憂苦有純雜異。地獄純苦。三乘不攝。憂喜樂三決非無記義。十者六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徧計心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名依他起。依斯執實有無一異名所徧計義。諸所樹義。葳蕤紛淪。且舉方隅。說此十義。世親以後。唯此一人。誠日月之麗中天。堪以座於菩提樹下。

護法門人。勝友智月及與勝子。都善唯識。復釋瑜伽八百餘卷。今得一卷依以指南。然戒賢樹義。獨超時輩。如說五蘊無常。善根觀心。總一相現。是其相境。非現量攝。見道觀心。有五無常。一心五解。稱自相境。方名現量。妙義弘文。惜不多見。彌勒文殊。無著龍樹。護法清辨。戒賢智光。兩兩對稱。是法標幟。垂老奇疾。不取涅槃。傳法奘師。有逾誠懇。奘帥聽講瑜伽三徧顯揚對法正理一徧。因明聲明集三徧。中百二論亦復三徧。如是諸部凡經五載。結西域之終。開東土之始。此學樞紐。是稱戒賢。

此土此學傳譯先聲。魏則佛陀扇多。隋則笈多行矩。但譯攝論未可稱最。張大譯事厥有三家。一菩提留支。二毗目智仙。三真諦三藏。真諦揭典。十未譯一。要籍將全。起信玄文。二論而外。盛弘攝論。及與俱舍。然樹義多異。世親別支。瑜伽巨典。唯譯三卷名決定藏。文多不暢。北涼劉宋。地持善戒。譯亦不良。而使甘露無飲。大法久空。哀痛愴懷。沈淪曷極。有玄奘法師者。悲深願切。誠重勞輕。絕漠萬里。淹留羈滯。十有七年。文字語言。玄思奧義。頻於十死。擯於九難。而後瑜伽百卷得真獲全。又譯場大德二十六人。網羅奇傑曠世一時。誠所謂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機感奇緣。非稱苟簡。然奘師所譯。七十四部千數百卷。視得梵本九分惟一。奘師著述。獨存唯識一量八識規矩一頌。會中論制惡見論八六千餘頌未留一字。最足憾者。經則阿毗達磨如來出現功德論。則分別瑜伽集量。小乘則經部毘婆娑。朝夕所資輒不獲覩。旁徵博采矧冀其餘。古先哲言。東土多大乘根器。其諸必有豪傑奮然崛興繼奘師後。

奘門多才。太賢元測。每樹異義。深密測疏。於今猶存。然昉尚光基。稱四大乘。恍若什門睿融生肇。昉尚佚籍。光記俱舍堪表一宗。若夫群義發揮要論都釋。百本之疏猶存過半。惟我基師恍惚如對。其糅厥古先。在成唯識論。其錄存師說。在法苑義林。其自所立教。大善因明流通五姓。則在因明大疏法華玄讚。大論略纂。尤萃精華。泱泱東海。貽我至寶。研尋有途。不其懿歟。

基師之後。慧沼智周。承弘五姓。作慧日論。其了義燈演秘。俱詮唯識。亦有精華。至夫瑜伽著述。一切蕩然。今所依倚。有遁倫記。猶資探討。因流溯源。自是以來。微乎渺矣。

永明壽師。作宗鏡錄。敘次法相。雖無樹義。猶能詮釋。古典具在。依據不誣。元末籍亡。斯學沈響。明人壁造。勞而唐功遂使數百餘年。治此宗者。捨相宗八要唯識心要以外無別精研。支離破碎之談。戶牖一孔之見。有天地之大而不能知。有規矩之巧而弗獲用。惟望此而却走。誰有事於瑜伽。惟我親教 深柳大師。天縱之資。一時崛起。道咸之際舉國沈迷。師以讀奇書獲起信維摩於皖肆。浸假搜羅。遂通三藏。由是發願。願法與劫齊。願人都法獲。私家刻經。始於宋元之際本。次於明武陵方冊本。三於明清之際密嚴嘉興本。隨成隨毀。蕩然無存。師創金陵刻經處。繼第四之私藏。利有情以菩提。顧其所學。由起信而淨土。由淨土而華嚴。華嚴尊疏鈔。疏鈔以唯識釋義。由是暮年。深探法相。初於南條文雄氏得因明大疏成唯識述記次第刊行。末遂治刻瑜伽。僅成其半而慧日西淪。他日葉元鋆問。瑜伽師地論後半若何。師對曰。以囑諸漸。數日寢疾。命三事筆以告同人。一繼刻瑜伽。二作釋摩詞衍論集註。三編等不等觀雜錄。復速成大藏輯要附作提要。而陸續以竟全藏。今者等不等觀雜錄由徐文蔚編成。瑜伽亦以機緣幸未辱命。然是論刻成。由終溯始已閱二十寒暑。夫以無著請說之難。奘師傳譯之難。元明展轉刻而復毀之難。今者重刻又如是之難。敬恭作敘以誌其難。其難已往。由文字入實相。庶幾其無難。乃從而作偈。偈曰。

 彌勒未下生   法已先得聞   由聞而思修
 三慧熏種成   發心速入地   平等轉殊勝
 三學伏斷惑   轉依即證真   要由有門入
 必持攝大乘   此學鬱千載   其籍東海存
 讀已即宣告   依法不依人 
民國六年中秋編者宜黃歐陽漸識於金陵刻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