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解題〉

--- 橘川智昭 〈瑜伽師地論解題〉 收錄於謙田茂雄、河村孝照、中尾良信、福田亮成、吉元信行編 《大藏經全解說大事典》 ( 東京: 雄山閣,1998,pp. 435-436)


標題

1579 瑜伽師地論,亦稱「瑜伽論」。

成立

AD 300-350頃。漢譯系統謂彌勒作,藏傳謂無著作。

內容

一百卷。係瑜伽行派根本論書之一。收集三至四世紀的印度小乘、大乘佛教研究,亦談論吠陀、五明等,可說是當時學藝之百科全書。

尤其特別說明瑜伽行者的境、行、果,極力主張阿賴耶識說、三性三無性說、萬法唯識之道理。

根據《瑜伽論記》n 1828等注釋,其架構如下所示。

受瑜伽師地論的論書有顯揚聖教論(160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1605)、攝大乘論(1592)、成唯識論(1585)、大乘莊嚴經論(1604)。

同時解深密經成為瑜伽行唯識思想派的根本聖典。

...其後關於窺基的瑜伽論略纂(1829)、遁倫著瑜伽論記,是法相宗的六經十一論的十一論中第一的論書。

全書分為五分:

一、本地分(卷 1-50),廣說十七地之義。

二、攝決擇分(卷 51-80),略攝決擇十七地之要義。

三、攝釋分(卷 81-82),略攝解釋諸經之儀則。

四、攝異門分(卷 83-84),闡釋經中諸法之名義差別。

五、攝事分(卷 85-100),明釋三藏之要義。

本地分中的十七地為(1)五識身相應地,(2)意地,(3)有尋有伺地,(4)無尋唯 伺地,(5)無尋無伺地,(6)三摩呬多地,(7)非三摩呬多地, (8) 有心地,(9)無心地,(10)聞所成地,(11)思所成地,(12)修所 成地,(13)聲聞地,(14)獨覺地,(15)菩薩地,(16)有餘依地, (17)無餘依地。

中(1)~(9)係觀三乘境,(10)~(15)起三乘行, (16)~(17)證三乘果,以此表示境行果之順序。

對後世的影響

受瑜伽師地論影響的論書有《顯揚聖教論》n 1602、《大乘阿毘 達磨集論》n 1605、《攝大乘論》n 1592、《成唯識論》n 1585、 《大乘莊嚴經論》n 1604等,與《解深密經》同為瑜伽行唯識思 想派的根本聖典。

學習瑜伽論是玄奘西遊印度的目的,之後在中國,窺基著有《瑜伽論略纂》n 1829、遁倫著《瑜伽論記》n 1828。

《瑜伽論》被列為法相宗的「六經十一論」中,十一論的第一位。

關連典藉

《菩薩地持經》n 1581、《菩薩善戒經》n 1582、《決定藏論》n 1584 為其部分翻譯。藏譯 Rnal hbyor spyod pahi sa(Peking No. 5536)是完全翻譯。

注疏極多,有《瑜伽師地論略纂》n 1829、《瑜伽師 地論記》n 1828及藏文注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