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本地分 B1 五識身相應地 C1 問答標列十七地名 D1 問 D2 答 D3 徵 D4 顯 E1 頌 E2 長行 D5 結 C2 隨別解釋 D1 約自性等五義,分別五識 E1 舉五義以為章門 E2 牒五識一一分別 F1 總說 F2 別釋 G1 眼識之五相 H1 自性 H2 所依 I1 略顯三所依 J1 俱有依 J2 等無間依 J3 種子依 I2 攝之為二 I3 重出三體 J1 眼 J2 意 J3 一切種子識 H3 所緣 I1 約有見有對解 I2 約顯、形、表等三色 J1 列三色體數 J2 辨三色相 K1 略解一 L1 顯色 L2 形色 L3 表色 K2 略解二 L1 顯色 L2 形色 L3 表色 J3 對辨差別 K1 顯色 K2 形色 K3 表色 K4 釋異名 J4 偏明顯色有好惡等 H4 助伴 I1 出體 I2 辨相 I3 釋因 H5 作業 I1 略標 I2 別列 J1 初四了別業攝 K1 初業 K2 餘業 J2 後二隨轉等業攝 K1 標 K2 列 L1 隨轉業 L2 取果業 G2 耳識之五相 H1 自性 H2 所依 I1 舉依 J1 俱有依 J2 等無間依 J3 種子依 I2 出體 J1 耳 J2 意等 H3 所緣 I1 出體性 I2 辨種類 J1 出多種 J2 略三種 K1 初三種 L1 標列 L2 料簡 K2 後三種 I3 釋異名 J1 約彼相辨 J2 約根識辨 H4-5 助伴及業 G3 鼻識之五相 H1 自性 H2 所依 I1 舉依 J1 俱有依 J2 等無間依 J3 種子依 I2 出體 J1 鼻 J2 意等 H3 所緣 I1 出體性 I2 辨種類 J1 標 J2 列 J3 結 I3 釋異名 J1 約彼相辨 J2 約根識辨 H4-5 助伴及業 G4 舌識之五相 H1 自性 H2 所依 I1 舉依 J1 俱有依 J2 等無間依 J3 種子依 I2 出體 J1 舌 J2 意等 H3 所緣 I1 出體性 I2 差別 I3 名異 I4 顯舌等境 H4-5 助伴及業 G5 身識之五相 H1 自性 H2 所依 I1 舉依 J1 俱有依 J2 等無間依 J3 種子依 I2 出體 J1 身 J2 意等 H3 所緣 I1 出體性 I2 辨種類 J1 多種 J2 三種 I3 釋異名 J1 約彼相辨 J2 約根識辨 H4-5 助怑及業 D2 約根境作意分別 E1 舉眼識 F1 簡不生 F2 顯得生 E2 例餘識 D3 約率爾等心分別 E1 舉眼識 F1 初三心 G1 標 G2 列 G3 釋 F2 後二心 G1 染淨心 G2 等流心 E2 例餘識 D4 就喻相,重辨初門所依緣等 E1 如行旅喻 E2 如居家喻 B2 意地 C1 結前問後 C2 對問解釋 D1 以五門分別地體 E1 標列 E2 別釋 F1 自性 F2 所依 F3 所緣 F4 助伴 F5 作業 G1 明對五識業 G2 明不共業(十四門) H1 標列十五門 H2 依門辨 I1 分別所緣 J1 總說 J2 別釋 K1 有相分別 K2 無相分別 K3 任運分別 K4 尋求分別 K5 伺察分別 K6 染污分別 K7 不染污分別 I2 審慮所緣 I3 醉 I4 狂 I5 夢 I6 覺 I7 悶 I8 醒 I9 發起身業語業 I10 離欲 I11 離欲退 I12 斷善根 J1 明緣多少 J2 約現種明斷差別 I13 續善根 I14-15 死、生 J1 明內分(有情)死生 K1 明死生 L1 明死 M1 總標列六種死 M2 次第別解 N1 壽盡死 N2 福盡死 N3 不避不平等故死 N4-6 三性心死 O1 明善、不善心死 P1 別明二性心死 Q1 善心死 Q2 不善心死 P2 重明二性心死相差別 O2 無記心死 M3 隨義雜說(有八門) N1 明三性何類先起 N2 明死因 N3 明善惡相 O1 受盡先業所引果 P1 若行不善業 P2 若修善業 O2 辨差別所以 N4 明潤生相 N5 明解支解 N6 明根沒頓漸 N7 明死名差別 N8 上下捨相 L2 明生 M1 問 M2 答 N1 明中有方便生(二十二門) O1 中有因緣 O2 死生同時 O3 具根 O4 相狀 O5 極淨天眼境 O6 不同前將死位 O7 同當生形 O8 如天眼 O9 身往 O10 不見異趣 O11 行相 O12 生時分限 O13 可轉生處 O14 釋異名 O15 三界有無 O16 趣向相 O17 明中有唯是化生 O18 趣向心 O19 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 O20 無三障礙 P1 標 P2 別釋 Q1 產處過患 Q2 種子過患 Q3 宿業過患 P3 合結二門得入母胎 O21 於父母起顛倒 O22 薄福多福 N2 明生有根本生(二門) O1 明識支最初依託 P1 總標依託 P2 別釋其義 Q1 問 Q2 別釋 R1 明依託相狀 R2 諸根依此次第當生 R3 諸根依處亦次第生名得圓滿 R4 識託於色安危共同 R5 初託肉心後從此捨 Oa 後序 O2 辨種子具不具 P1 約五姓以明種具不具 P2 據三界總報自體明種隨逐 N3 明本有漸增長(二門) O1 明胎內增長相 P1 約種相差別以障果增 Q1 名色漸增 Q2 因用不同 Q3 凡聖見異 Q4 受起差別 Q5 種子新舊 Q6 三時報業 Q7 有染離染 Q8 麁重隨眠 Q9 種子眾名 Q10 轉捨轉得 P2 正明胎分增長 Q1 時節 Q2 資稟 Q3 分位 Q4 變異 R1 總說 R2 別釋 S1 髮變異生 S2 色變異生 S3 皮變異生 S4 支分變異生 Q5 男女住相 Q6 母苦逼 Q7 出胎相 O2 明胎外所作事 K2 觀空而得盡漏 J2 明外分(世界)成壞 K1 結前問後 K2 對問解釋 L1 明總成壞 M1 明成壞由眾生業 M2 明三災劫壞處所 M3 明壞空成住 M4 辨梵世壽量有三 L2 別辨壞劫 M1 明壞 N1 火災 O1 問 O2 答 P1 明二十住劫為壞之漸 Q1 總明住劫中一增一減 Q2 明減劫時,小災衰損而後漸增 R1 明三災衰損 S1 明小三災 S2 明三衰損 R2 明後漸增 Q3 結成住劫 P2 正明二十壞劫 Q1 明情世間壞 Q2 明器世間壞 R1 明本日所壞 R2 明新日所壞 R3 總結成 P3 明空劫 N2 水災 N3 風災 M2 明成壞 N1 明世界成 O1 明色界成 P1 器界成 P2 有情界成 O2 明欲界成 P1 四空天成 P2 造餘天及餘處 Q1 總明山地等成 R1 造風輪 R2 造金輪 R3 造水輪 R4 造須彌山 R5 造七金山 R6 造四大洲等 R7 造非天宮 R8 造雪山無熱池 R9 造那落迦 R10 造鬼 Q2 別明山地等成 R1 雜成諸趣處 R2 善法漸沒,惡法漸生 S1 總明有情化生 S2 明飲食漸生 S3 明惡內法生 S4 明惡外具生 R3 地獄生 O3 結成三千大千一佛化境 N2 明其中可得諸法 O1 總說 O2 別釋二十七章 P1 那落迦趣 P2 卵生 P3 胎生 P4 濕生 P5 化生 P6 六種依持 P8 七種攝受事(不解7十種時分) P9 十種身資具 P11 八數隨行(不解(10)十受欲 P14 三種世事(不解12八世法與13八世法) P15 三種語言 P16 二十二種發憤 P17 六十二種有情之類 P18 八位 P19 四種入胎 P21 六種活命(不解20四威儀) P22 六種守護 P23 七種苦 P24 七種慢 P25 七種憍 P26 四種言說 P27 眾多言說句 Q1 總說 Q2 別釋 R1 人法所依 R2 得失隨生 R3 七聲異起 R4 三學建位 R5 世事差別 R6 飲食縱蕩 R7 純雜明闇 R8 眾事不同 R9 劣弱衰喪 R10 鬥諍斷滅句 D2 以十門解釋地義 E1 別識八門 F1 總說 F2 別釋 G1 色聚 H1 明大種五因造 H2 極微有無差別 H3 離大與造二相 I1 略解二種不相離 I2 重解二種不相離 J1 解和雜不相離 J2 解同處不相離 H4 色聚諸事多少 I1 總明事多少 I2 別顯攝義 H5 諸色相續和間斷 H6 釋經文 H7 在諸色聚缺大種 H8 三類色聚差別 H9 色聚依六處轉 G2 相應品 H1 標心與心所法 H2 以一切辨五位的心所 H3 依根境等諸識生 H4 辯心生次第 H5 心心所行相 H6 遍行別境二位心所體業差別 G3 三世 G4 四相 G5 四緣 G6 三性差別 G7 增處差別 G8 處名差別 E2 後二門 F1 善巧門 F2 事緣起門 E3 總以頌結 B3-5 有尋有伺等三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解釋 D1 問 D2 略答 E1 頌 E2 長行 D3 別釋前標 E1 界施設建立 F1 問 F2 次答八門 F3 隨別釋 G1 數建立 H1 標墮界、非墮界 I1 墮界 I2 非墮攝界 H2 別釋三地 I1 墮攝 J1 辨相 K1 有尋有伺地 K2 無尋唯伺地 K3 無尋無地 J2 隨釋 K1 標簡 K2 釋因 L1 由一類無 L2 由一類有 I2 非墮攝 J1 明有尋有伺地 J2 餘如前說 G2 處所建立 H1 欲界 H2 色界 H3 無色界 G3 有情量建立 G4 有情壽建立 G5 有情受用建立 H1 標三門 H2 隨別釋 I1 受用苦樂 J1 明四受苦 K1 明三界苦 L1 明欲界苦 M1 略明五趣苦 M2 廣明五趣苦 N1 大那落迦趣 O1 八大那落迦 P1 等活那落迦 P2 黑繩那落迦 P3 眾合那落迦 P4 號叫那落迦 P5 大號叫那落迦 P6 燒熱那落迦 P7 極燒熱那落迦 P8 無間那落迦 O2 近邊那落迦 O3 八寒那落迦 O4 孤獨那落迦 N2 傍生趣 N3 餓鬼趣 N4 人趣 N5 天趣 L2 辨色無色苦 K2 明無漏非苦 J2 明受樂 K1 總釋 K2 別釋 L1 輪王受樂 L2 辨色界樂 L3 無色界受樂 J3 總明苦樂勝劣差別 K1 明六處殊勝 K2 明聖非聖財 K3 明受欲差別苦 L1 標五德以彰慧命與染欲別 L2 顯五失以簡慧命 J4 勸應厭三界欣求無漏 I2 飲食受用 I3 淫欲受用 G6 生建立 H1 明三欲生 H2 明三樂生 H3 明立二所以 G7 自體建立 G8 因緣果建立 H1 標四門 H2 隨別釋 I1 因等相 J1 總說 J2 別釋 K1 生 K2 得 K3 成 K4 辨 K5 用 I2 因等依處 I3 因等差別 I4 因等建立 J1 因緣果依依處立 K1 施設因 K2 施設因緣 K3 施設五果 J2 釋因緣果義 J3 三復次重顯建立因 K1 初復次明因親疏 K2 次復次明因染淨 K3 後復次明因七相 E2 相施設建立 E3 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F1 開八相次第別釋 F2 釋前事中難義 G1 釋外世俗學施戒修三福業者相 G2 釋內勝義學三慧者應受彼施 G3 釋前七八智德恩德 E4 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F1 總列十六異論 F2 別牒歷破 G1 因中有果論 H1 敘邪執 H2 以理破之 I1 總徵 I2 別難 J1 以難破 J2 示正理 I3 結成 G2 從緣顯了論 H1 敘執 H2 破執 I1 破數執 J1 列難 K1 有障無障 K2 有性果性 K3 為異不異 J2 結成 I2 示正義 J1 處遠離難取 J2 四障難取 J3 心亂難取 J4 根壞難取 J5 無智難取 I3 例破聲論 G3 去來實有論 H1 敘執 H2 正破 I1 申三難 J1 解申三難 K1 一異自相難 K2 常等共相難 K3 來等七義難 L1 敘七徵 L2 別破 M1 約未來向現在以破七義 N1 初難 N2 第二難 N3 第三難 N4 第四難 M2 別破往過去 J2 總結 I2 他返詰 I3 還徵破 J1 以理徵破 J2 釋通三經 K1 釋十二處經 K2 釋過去業經 K3 釋三世五蘊經 I4 示正義 G4 計我論 H1 敘執 I1 略敘 I2 辨起執所由 J1 問 J2 答 K1 標 K2 釋 L1 教 L2 理 M1 總敘二因 M2 別顯二因 H2 隨執別 I1 徵破外執 J1 別申十難 K1 不覺為先難 L1 初徵難 L2 第二徵難 L3 第三徵難 L4 第四徵難 K2 思覺為先難 L1 第一徵破 L2 第二徵破 L3 第三徵破 L4 第四徵破 L5 第五徵破 K3 於蘊假設難 L1 設難 L2 後破 M1 即蘊計我 M2 我異蘊住在蘊中 M3 我異蘊住於蘊外而仍屬蘊 M4 我住蘊外而不屬蘊 K4 於彼立有難 L1 兩門總徵 L2 隨別破 M1 難即見者等相 N1 標兩門徵 N2 隨別難 O1 雙徵二門 P1 為即於見等、假立見者等相 P2 為離於見等、別立見者等相 O2 釋二門 P1 我所成業 Q1 如種子難 Q2 如陶師難 Q3 如神通難 Q4 如地難 Q5 如空難 P2 我所執具 Q1 如鎌難 Q2 如火難 M2 難離見者等相 K5 建立染淨難 K6 流轉止息難 K7 作受解脫難 K8 作受解脫難 K9 施設眾見難 K10 作受解脫難 L1 難我見善不善 L2 難無我見善不善 L3 難我見及我計為我 J2 總結 I2 示正義 I3 結非 G5 計常論 H1 序外執 I1 略序執 I2 明起執因緣 J1 敘四十常見所因 J2 敘極微常所以 H2 正破 I1 破邪執 J1 破 K1 破四十見 L1 總指 L2 別破 M1 破前際常論 N1 破計過去 N2 破計現在 M2 破後際常論 K2 破極微 L1 第一徵難 L2 第二徵難 L3 第三徵難 L4 第四徵難 L5 第五徵難 J2 結 I2 示正義 G6 宿作因論 H1 敘邪執 I1 略敘執 I2 辨起執因緣 H2 徵破 I1 止破外計 I2 示正義以顯彼邪 G7 計自在等作者論 H1 敘執 H2 破執 I1 一頌四道理 I2 依四道理進退徵責 I3 破已牒結 G8 害為正法論 H1 敘執 H2 破執 I1 先執 I2 示正義 G9 邊無邊論 H1 敘執 H2 破執 G10 不死矯亂論 H1 敘執 I1 標 I2 釋 I3 敘四計 J1 略敘 J2 重釋 H2 指經 H3 結過 G11 無因見論 H1 敘執 H2 破執 I1 破依定計 I2 依尋伺計 G12 斷見論 H1 敘執 H2 破執 G13 空見論 H1 敘執 I1 略敘內外道計 I2 廣辨內外道起執因緣 H2 破執 I1 別破 J1 四重破外道空見 K1 初三執合為一問破 K2 後三各一破 J2 破內道空見 I2 結 G14 妄計最勝論 H1 敘執 H2 破執 G15 妄計清淨論 H1 敘外計 I1 敘所計 J1 五現法涅槃 J2 別敘水等清淨 J3 轉敘戒等清淨 I2 辨起執因緣 H2 以理徵破 I1 破 J1 破五涅槃 J2 破水淨計 J3-4 破狗等戒 I2 結 G16 妄計吉祥論 H1 敘執 H2 破執 F3 結成前破 E5 雜染等起施設建立 F1 明三雜染 G1 開三章 G2 依章釋 H1 煩惱雜染 I1 列九門 I2 依門釋 J1 煩惱自性 J2 煩惱分別 J3 煩惱因 J4 煩惱位 J5 煩惱門 J6 煩惱上品相 J7 煩惱顛倒 J8 煩惱差別 K1 列二十六門煩惱 K2 釋名義 K3 出體相 J9 煩惱過患 H2 業雜染 I1 列九門 I2 依門釋 J1 業自性 J2 業分別 K1 標二種 K2 別顯二種差別 L1 由補特伽羅相差別 M1 總說 M2 別釋 N1 十不善業道 O1 總說 O2 別釋 P1 殺生 Q1 總指經 Q2 別牒釋 Q3 結略義 P2 不與取 Q1 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十四句 Q2 略義結成 P3 欲邪行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十句 Q2 結略義 P4 妄語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十句 Q2 結略義 P5 離間語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十句 Q2 結略義 P6 麁惡語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十二句廣明妙語 R3 攝十二為三 S1 明妙語 S2 明麁惡語 P7 綺語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十二句 S1 初五句名邪舉罪語 S2 次六句名邪說法語 S3 後一句名放逸語 Q2 結略義 P8 貪欲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二種 Q2 結略義 P9 瞋恚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別釋五句 Q2 結略義 P10 邪見 Q1 散釋經文 R1 標總句 R2 顯十七別句 Q2 結略義 R2 第一略義 R2 第二略義 N2 十善業業道 L2 由法相差別建立 M1 標 M2 釋 N1 不善:殺生等 O1 殺生 O2 不與取 O3 欲邪行 O4 妄語 O5 離間語 O6 麁惡語 O7 綺語 O8 貪欲 O9 瞋恚 O10 邪見 N2 善:離殺生 K3 結成三業 J3 業因 J4 業位 J5 業門 K1 總說 K2 別釋 L1 與果門 M1 總說 M2 別釋 N1 與異熟果 N2 與等流果 N3 與增上果 N4 與現法果 N5 與他增上果 L2 損益門 J6 業增上 J7 業顛倒 J8 業差別 K1 列四位業名 L1 有五種二門 L2 有十種三門 L3 有一種四門 L4 有一種五門 K2 隨別釋 L1 有五種二門 M1 作業、不作業 M2 增長業、不增長業 M3 故思業、不故思業 M4 順定受業、不順定受業 M5 異熟已熟業、異熟未熟業 L2 有十種三門 M1 善業、不善業、無記業 M2 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 M3 施性業、戒性業、修性業 M4 福業、非福業、不動業 M5 順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 M6 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 M7 過去業、未來業、現在業 M8 欲繫業、色繫業、無色繫業 M9 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 M10 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 L3 有一種四門 L4 有一種五門 J9 業過患 H3 生雜染 I1 標四種 I2 隨別釋 J1 生差別 K1 總說 K2 別釋 L1 界差別 L2 趣差別 L3 所差別 L4 勝生差別 L5 自身世間差別 J2 生艱辛 J3 生不定 J4 生流轉 K1 問 K2 略答 K3 重徵 K4 廣釋 L1 頌標十門 L2 隨別釋 M1 緣起體 N1 標三相 N2 別釋 O1 從前際,中際生 P1 廣明流轉 Q1 明胎生 R1 問 R2 答 R3 結 Q2 明餘三生 Q3 釋三業生處 P2 略示還滅 O2 從中際,後際生 O3 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 N3 總結 M2 緣起門 M3 緣起義 M4 緣起差別 N1 問 N2 解 O1 七引因支 P1 無明支 Q1 十九種無知 R1 十九束為七類 S1 世:前際、後際、中際無知 S2 事:內、外、內外無知 S3 業報:業、異熟、業異熟無知 S4 三寶:佛、法、僧無知 S5 四諦:苦集滅道無知 S6 因果:因等無知 S7 所證: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 R2 結 Q2 七種無知 Q3 五種無知 Q4 六種無知 P2 行 P3 識 P4 名色支 P5 六根支 P6 觸支 P7 受 O2 五能生所生支 P8 愛 P9 取 P10 有 P11 生 Q1 別釋十句 Q2 略義結 P12 老死 Q1 解老 R1 別釋十七句 R2 結略義 Q2 解死 R1 別釋十一句 R2 結略義 N3 結 M5 緣起次第 N1 問 N2 答 O1 初復次 O2 第二復次 O3 第三復次 M6 緣起釋難 N1 二問答 O1 第一問答 O2 第二問答 N2 結 M7 緣起釋詞 N1 問 N2 答 O1 初復次 O2 第二復次 O3 第三復次 O4 第四復次 O5 第五復次 M8 緣起緣性 N1 四緣 N2 二因 M9 分別緣(三十門分別) N1 一一支門 N2 三道門 N3 分別因果 N4 獨相和雜相 N5 重釋經 N6 四諦義 N7 諸支相望 N8 有支勝分 N9 業用門 N10 釋經 N11 四句等分別 N12 障八正道 N13 染淨門 N14 因亡果喪門 N15 八門緣起相攝 N16 辯過患勝利 N17 假實門 N18 一事多事 N19 所知障因 N20 苦及苦因 N21 因果雜分 N22 境體兩果 N23 二受俱行 N24 三苦門 N25 具支多少 N26 依支離支 N27 染不染 N28 三界繫 N29 三學行 N30 果斷支 M10 攝諸經(十六門) N1 六種言說順逆次第 N2 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義 N3 法住智是聞慧 N4 住 N5 生若無 N6 分別十二支 N7 觀黑品 N8 生 N9 有 N10 有支 N11 增 N12 有因法 N13 三支漏盡所顯 N14 七十七智 N15 四十四智 N16 明識起通局 F2 明斷三雜染修六現觀 B6 三摩呬多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解釋 D1 開列五門 E1 頌 E2 長行 D2 依門釋 E1 釋總標 F1 標四門 F2 隨別釋 G1 靜慮 G2 解脫 G3 等持 G4 等至 E2 釋安立 F1 總 F2 別 G1 安立離生喜樂 H1 引經標 H2 隨別釋 H3 前後妨難 G2 安立蓋障 H1 明蓋相 I1 標列 I2 別釋 J1 貪欲蓋 J2 瞋恚蓋 J3 惛沈睡眠蓋 J4 掉舉惡作蓋 J5 疑蓋 H2 明食非食 G3 安立支名 H1 依地立數 H2 明廢立 G4 安立定名 H1 釋別名 H2 釋通名 I1 增上心 I2 現法樂住 J1 解樂 J2 解現法住 J3 解無色不名所由 I3 彼分涅槃 I4 差別涅槃 I5 出諸受事 J1 標四出引經證成 K1 標四出離 K2 解出離經 L1 解離憂經 L2 例離餘經 K3 問答辨 L1 諸根相 L2 明苦根 L3 釋無相 J2 與五順出離界展轉相攝 K1 釋出離言 K2 釋妨難 K3 雜釋經 J3 在因釋六出離界經 K1 引證經釋 K2 明別治行相 L1 約三類則治 L2 約六行別治 K3 釋妨難 K4 釋五六界差別 J4 離諸過失名出離依 K1 標出離依有四種 K2 隨別釋行相所由 L1 標因四人有別建立四種 L2 廣釋行相 K3 結四種四時得失 E3 合釋作意及相二門 F1 標起 F2 別釋 G1 釋作意 H1 標列七作意與四十作意 I1 總說 I2 別釋 J1 七種作意 J2 四十作意 H2 別釋四十作意行相 I1 教義:1-2緣法與緣義 I2 四念住:3-6緣身受心法作意 I3 二假實:7-8勝解與真實作意 I4 凡聖三類:9-11有學、無學與非學非無學作意 I5 斷初中後三類:12-14遍知、正斷與已斷作意 I6 四類所緣:15-18有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事邊際所緣與所作成辦所緣作意 I7 六類修證離染:19-26勝解、思擇、寂靜、一分修、具分修、無間、殷重與寂靜作意 I8 四道:27-30隨順、對治、順清淨、順觀察與力勵運轉作意 I9 四位修:31-33力勵運轉、有間運轉、有功用運轉與自然運轉作意 I10 四類慧定離障而得自在:34-37思擇、內攝、淨障作意與依止成辦所行清淨作意 I11 四類三乘因果所有作意:37-40他所建立、內增上取、廣大與遍行作意 H3 以七作意與四十作意相攝 I2 隨文辨相攝(缺解1) G2 釋所緣 H1 以緣即相 H2 別明相 I1 明四相三十二相 I2 明本末相攝 F3 通辨 G1 修作意所由 G2 四緣入等至 G3 四得靜慮 G4 味淨定等差別 G5 四分定異 G6 次第與超越入出 G7 薰修差別 H1 明二義雜修 H2 明修生差別 I1 因生 I2 染退善進 I3 修因處 I4 辨差別 E4-5 釋諸經攝宗要及最後雜眾義 F1 釋諸經之攝宗要 G1 初標 G2 別釋 H1 釋解脫 I1 八解脫(論記有科:1標數釋名與2辨其行相) I2 八勝處 J1 釋名 J2 出體 I3 十遍處 J1 釋名 J2 出體性 J3 廢立 J4 所緣境 I4 總料簡 J1 釋解脫勝處遍處次第 J2 解遍處作用 J3 以喻顯三法次第 H2 釋等持 I1 三三摩地 J1 別明三摩地行境別相 K1 空三摩地 L1 釋名 L2 釋空性差別 K2 無願三摩地 K3 無相心三摩地 L1 釋行相 L2 釋彼經 M1 釋不低不昂 M2 釋方便方便果 M3 釋曉了曉了功德 J2 明三摩地行別境同相 J3 先後次第妨難 I2 有尋有伺三摩地 I3 小大無量三摩地 J1 略辨小大無量義 J2 釋經文 J3 別建立四無量義 K1 釋經四無量行相差別 K2 釋無量差別 L1 釋通經 L2 問答辨因釋別經 L3 結成聖行 I4 一分修具分修三摩地 J1 別釋二修 J2 釋定難 I5 三受俱三摩地 I6 四修定 I7 五聖智三摩地 J1 標引經 J2 陳五智 J3 別釋經 I8 聖五支三摩地 J1 標五支總別引經 J2 別引五支經釋 K1 法說 K2 喻說 L1 離生喜樂喻說(通喻四靜慮相) L2 五喻說 M1 第一喻說 M2 第二喻說 M3 第三喻說 M4 第四喻說 M5 第五喻說 J3 問答五支定相 I9 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 J1 問 J2 別辨相 K1 解聖 K2 有因有具 L1 列因具名 L2 因具所以 L3 釋因具相 K3 釋正三摩地 J3 先後次第生起所由 I10 金剛喻三摩地 H3 釋三摩鉢底 I1 五現見三摩鉢底 J1 引經標 J2 釋現見等至義 J3 出總略體性 J4 別釋行相 I2 勝處遍處如前已說 I3 無想三摩鉢底 I4 滅盡三摩鉢底 G3 通結 F2 釋雜義經 G1 十一復次別引經釋 H1 身心遠離引如實覺 H2 善修止觀覺了所知 H3 等持等至善巧 I1 引經標 I2 兩復次釋經四句 I3 別釋十四句經 H4 分別靜慮經 I1 引經標 I2 略釋四轉 I3 廣釋相 I4 結成 H5 分別四撿行定經 I1 引經標 I2 略顯撿行相 I3 廣顯示 H6 於六境不受想無想經 H7 四種趣道經 H8 四淨勝經 I1 標淨勝經 I2 釋淨勝義 I3 釋淨勝相 H9 心清淨行苾芻思惟五相經 H10 盪塵經 I1 引經問 I2 釋三陶練喻 I3 舉法合 H11 於三相思惟經 G2 以四法攝持聖教 H1 標 H2 別 H3 釋 B7 非三摩呬多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解釋 D1 問起標 D2 隨別釋 E1 自性不定 E2 由闕輕安 F1 標 F2 釋 G1 出隨 G2 釋義 E3 由不發趣 E4 由極散亂 E5 由太略聚 E6 由未證得 E7 由未圓滿 E8 由雜染污 E9 由不自在 E10 由不清淨 E11 由起定 E12 由退失 B8-9 有心無心二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解釋 D1 問標五門 D2 隨別釋 E1 地施設建立 F1 有心地 G1 全分攝 G2 一分攝 F2 無心地 E2 心亂不亂建立 F1 釋名 G1 亂心 G2 不亂心 F2 辨地 G1 無心地 H1 標義 H2 引喻 H3 結成 G2 有心地 E3 生不生建立 F1 釋生等 G1 標二種 G2 釋因緣 H1 不生 H2 生 F2 辨地別 G1 有心地 G2 無心地 E4 分位建立 F1 有心地 F2 無心地 G1 列位 G2 結名 E5 第一義建立 F1 標 F2 釋 G1 顯正 G2 簡非 B10 聞所成地 C1 結前問後 D1 結前問 D2 標起論端 C2 問列五明處名 C3 別釋五明處 D1 釋內明處 E1 標四門 E2 隨別釋 F1 事施設建立相 F2 想差別施設建立相 G1 問 G2 解 H1 第一頌(十二門) I1 頌 I2 長行 J1 句 J2 迷惑 J3 戲論 J4 住 J5 真實 J6 淨 J7 妙 J8 寂靜 J9 性 J10 道理 J11 假施設 J12 現觀 H2 第二頌(十四門) I1 頌 I2 長行 J1 色蘊 J2 受蘊 J3 想蘊 J4 行蘊 J5 識蘊 J6-7 增和減 J8 冥 J9 言 J10 覺 J11 上 J12 遠離 J13 轉 J14 藏護 H3 第三頌(九門) I1 頌 I2 長行 J1 思擇 J2 現行 J3 睡眠 J4 相屬 J5 攝 J6 相應 J7 說 J8 任持 J9 次第 H4 第四頌(十門) I1 頌 I2 長行 J1 所作 J2 所緣 J3 瑜伽 J4 止 J5 觀 J6 作意 J7 教授 J8 德 J9 菩提 J10 聖教 F3 攝聖教義相 F4 佛教所應知處相 G1 增十法門 H1 三種有情 H2 增二法門(二十四對) H3 增三法門(三十門) H4 增四法門(四十六門) H5 增五法門(二十四門) H6 增上六門(合有十六門) H7 增七法門(合有十五門) I1 七等覺支 I2 七補特伽羅 I3 七定具 I4 七聖財 I5 七力 I6-7 七非妙法、七妙法 I8 復有七妙法 I9 七識住 I10 七隨眠 I11 七種過失 I12 七止諍法 H8 增八法門(合有十門) I1 八支聖道 I2 八種補特伽羅 I3 八種施 I4-5 八懈怠事、八精進事 I6 八福生事 I7 八種眾 I8 八世法 I9 八勝解 I10 八勝處 H9 增九法門 H10 增十法門 I1 十遍處 I2 十無學支 G2 結 D2 釋醫方明處 D3 釋因明處 E1 總問答標 E2 隨別釋 F1 舉頌列名 F2 隨別釋 G1 論體性 H1 標六門 H2 別釋 I1 言論 I2 尚論 I3 諍論 I4 毀謗論 I5 順正論 I6 教導論 H3 問答辨 G2 論處所 G3 論所依 H1 標十種 H2 隨別釋 I1 所成立義有二 J1 標列二門 J2 隨別釋 K1 自性 K2 所成立差別 I2 能成立法有八 J1 標列八門 J2 隨別釋 K1 立宗 K2 辯因 K3 引喻 K4 同類 K5 異類 K6 現量 L1 標 L2 釋 M1 非不現見現量 M2 非已思應思現量 M3 非錯亂境界現量 L3 問答辨 K7 比量 L1 標 L2 列 L3 釋 M1 相比量 M2 體比量 M3 業比量 M4 法比量 M5 因果比量 K8 正教量 L1 標 L2 列 L3 釋 M1 不違聖言 M2 能治雜染 M3 不違法相 L4 問答辨 G4 論莊嚴 H1 五種莊嚴 I1 總說 I2 隨別釋 J1 善自他宗 J2 言具圓滿 J3 無畏 J4 敦肅 J5 應供 H2 二十七種稱讚功德 G5 論墮負 H1 總說 H2 隨別釋 I1 捨言 I2 言屈 I3 言過 G6 論出離 H1 總說 H2 別釋 I1 觀察得失 I2 觀察時眾 I3 觀察善巧不善巧 G7 論多所作法 D4 釋聲明處 E1 長行及頌列六門 F1 長行 F2 頌列六門 E2 依門解釋 F1 法施設建立 F2 義施設建立 G1 長行及頌列十門 G2 別釋 H1 根建立 H2 大種建立 H3 業建立 H4 尋求建立 H5 非法建立 H6 法建立 H7 興盛建立 H8 衰損建立 H9 受用建立 H10 守護建立 F3 補特伽羅施設建立 F4 時施設建立 F5 數施設建立 F6 處所根栽施設建立 D5 釋工業明處 B11 思所成地 C1 結前問後 C2 正解釋 D1 標列三門 D2 隨別釋 E1 自性清淨 E2 思擇所知 F1 總問答體 F2 別略問答體 F3 隨別釋 G1 釋有法 H1 標五門 H2 隨別釋 I1 自相有法 J1 標列 J2 別釋 K1 勝義相有 K2 相狀相有 K3 現在相有 J3 結成 I2 共相有法 J1 標列 J2 別釋 K1 種類共相 K2 成所作共相 K3 一切行共相 K4 一切有漏共相 K5 一切法共相 J3 結成 I3 假相有法 J1 總略問答標 J2 問答列名 J3 隨別釋 K1 屬主相應言論 K2 遠離此彼言論 K3 眾共施設言論 K4 眾法聚集言論 K5 不遍一切言論 K6 非常言論 J4 總結成 I4 因相有法 I5 果相有法 G2 釋無法 G3 雙辨二 H1 總標 H2 別釋 I1 五種有性 I2 五種無性 E3 思擇諸法 F1 標 F2 釋 G1 思擇素呾纜義 G2 思擇伽他義 H1 標 H2 釋 I1 建立勝義伽他(44) J1 舉經頌(有四十四頌十二段) K1 第一段:九頌(1-9)明無有情我及作用體義諸法 L1 五頌(1-5)正明無我及作用 L2 三頌半(6-9ab)重明法無作用 L3 半頌(9cd)顯法從緣生自然而滅 K2 第二段:兩頌(10-11)明在家出家雜染自性無明貪愛 K3 第三段:五頌(12-16)明雜染品依因時分 K4 第四段:四頌(17-20)明自共相及二諦觀 K5 第五段:兩頌(21-22)明三種三法無和合義 K6 第六段:一頌(23)明同性心所相應非異性等 K7 第七段:兩頌(24-25)依二諦理明人法有無 K8 第八段:一頌(26)明作者、受者一異不可說 K9 第九段:五頌(27-31)釋通疑難 K10 第十段:五頌(32-36)明集生苦障解脫等 K11 第十一段:一頌(37)明阿賴耶識譬如池派流 K12 第十二段:七頌(38-44)顯示解了解脫遍知及縛遍知 J2 長行釋 K1 總釋頌意 K2 別牒釋之 L1 第一段:九頌(1-9)明無有情我及作用體義諸法 L2 第二段:兩頌(10-11)明在家出家雜染自性無明貪愛 L3 第三段:五頌(12-16)明雜染品依因時分 M1 初二頌明煩惱業生雜染 M2 下之三頌明依過現諸行能生雜染 N1 初七句意明未來不生雜染 N2 後五句明依過現能生雜染 L4 第四段:四頌(17-20)明自共相及二諦觀 M1 初一頌半明自相觀 M2 次半頌明共相觀 M3 後兩頌明二諦觀 N1 初三句勝義諦觀 N2 後五句世俗諦觀 L5 第五段:兩頌(21-22)明三種三法無和合義 L6 第六段:一頌(23)明同性心所相應非異性等 M1 釋初二句 M2 下釋二句 L7 第七段:兩頌(24-25)依二諦理明人法有無 M1 初一頌依世俗諦明心隨轉因緣 M2 次半頌依勝義諦明我體無 M3 後半頌明依世俗諦有作受果 L8 第八段:一頌(26)明作者、受者一異不可說 L9 第九段:五頌(27-31)釋通疑難 L10 第十段:五頌(32-36)明集生苦障解脫等 L11 第十一段:一頌(37)明阿賴耶識譬如池派流 L12 第十二段:七頌(38-44)顯示解了解脫遍知及縛遍知 M1 總釋七頌 M2 別釋七頌 N1 初一頌明解了縛遍知 N2 餘六頌明解了解脫遍知 O1 初一頌明所離惑 O2-3 次兩頌顯解脫性 O4 次一頌釋有餘涅槃 O5 次一頌顯無餘涅槃 O6 後一頌顯無實數取趣生死涅槃 I2 建立意趣義伽他(51) J1 結前生後 J2 舉伽陀(五十一頌以義分科) K1 第一頌梵王請舉問(1) K2 後五十頌世尊答(50) L2 第二頌答學體學數(1) L3-51 所餘頌答當修學 M3 第三頌學方便(1) M4 第四頌學次第生起(1) M5 第五頌學次第清淨差別(1) M6 第六頌學所得果(1) M7 第七頌學漸次因緣別總修習(1) M8-10 第八至十頌總叡者次第為後果因(3) N8 第八頌 N9 第九頌 N10 第十頌 M11-13 第十一至十三頌明學成敗共與不共(3) N11 第十一頌 N12 第十二頌 N13 第十三頌 M14 第十四頌明正邪學(1) M15 第十五頌辨三學離障成滿(1) M16 第十六頌明學差別(1) M17 第十七頌明學純雜可得(1) M18-38 第十八至三十八頌純明戒學遠離清淨(21) N18 第十八頌 N19 第十九頌 N20 第二十頌 N21 第二十一頌 N22 第二十二頌 N23 第二十三頌 N24 第二十四頌 N25 第二十五頌 N26 第二十六頌 N27 第二十七頌 N28 第二十八頌 N29 第二十九頌 N30 第三十頌 N31 第三十一頌 N32 第三十二頌 N33 第三十三頌 N34 第三十四頌 N35 第三十五頌 N36 第三十六頌 N37 第三十七頌 N38 第三十八頌 M39-48ab 第三十九至四十八上半頌純明定學遠離清淨(9.5) N39 第三十九頌 N40 第四十頌 N41 第四十一頌 N42 第四十二頌 N43 第四十三頌 N44 第四十四頌 N45 第四十五頌 N46 第四十六頌 N47 第四十七頌 N48ab 第四十八上半頌 M48cd-51 第四十八下半至五十一頌純明慧學究竟清淨(3.5) N48cd 第四十八下半頌 N49 第四十九頌 N50 第五十頌 N51 第五十一頌 J3 隨別釋(五十一頌以義分科) K1 釋第一頌梵王請舉問(1) L1 上半讚 L2 下半請 K2 釋後五十頌世尊答(50) L2 釋第二頌答學體學數(1) L3-51 釋所餘頌答當修學 M3 釋第三頌學方便(1) M4 釋第四頌學次第生起(1) M5 釋第五頌學次第清淨差別(1) M6 釋第六頌學所得果(1) M7 第七頌學漸次因緣別總修習(1) M8-10 第八至十頌總叡者次第為後果因(3) N8 第八頌 N9 第九頌 N10 第十頌 M11-13 第十一至十三頌明學成敗共與不共(3) N11 第十一頌 N12 第十二頌 N13 第十三頌 M14 第十四頌明正邪學(1) M15 第十五頌辨三學離障成滿(1) M16 第十六頌明學差別(1) M17 第十七頌明學純雜可得(1) M18-38 第十八至三十八頌純明戒學遠離清淨(21) N18 第十八頌 N19 第十九頌 N20 第二十頌 N21 第二十一頌 N22 第二十二頌 N23 第二十三頌 N24 第二十四頌 N25-26 第二十五頌至第二十六頌 N27 第二十七頌 N28-29 第二十八頌至第二十九頌 N30 第三十頌 N31 第三十一頌 N32 第三十二頌 N33 第三十三頌 N34 第三十四頌 N35 第三十五頌 N36 第三十六頌 N37 第三十七頌 N38 第三十八頌 M39-48ab 第三十九至四十八上半頌純明定學遠離清淨(9.5) N39 第三十九頌 N40-41 第四十頌至第四十一頌 N42-43 第四十二頌至第四十三頌 N44-45 第四十四頌至第四十五頌 N46-48ab 第四十六頌至第四十八頌半 M48cd-51 第四十八下半頌至五十一純明慧學究竟清淨(3.5) I3 建立體義伽他(91) J1 結前生後 J2 舉九十一頌釋(91頌分14段) K1 第一頌名惡(1):第一段 L1 頌 L2 釋 L3 略義 K2-5 第二有四頌名說(4):第二段 L1 頌 L2 釋 M1 初番釋 M2 第二番釋 M3 第三番釋 M4 第四番釋 K6-10 第三有五頌名貪(5):第三段 L1 頌 M1 初一頌問 M2 後四頌答 N1 初三方便觀 O1 厭境觀 O2 不淨觀 O3 有三觀 N2 後一根本觀 L2 釋 L3 略義 K11-13 第四有三頌名流(3):第四段 L1 頌 M1 初一頌天女問 M2 餘二頌世尊答 N1 初頌正答 N2 後頌結答 L2 釋 L3 略義 K14-17ab 第五有三頌半名怖(3.5):第五段 L1 頌 M1 初一頌半請 M2 次一頌答 M3 後一頌讚 L2 釋 L3 略義 K17cd-20ab 第六有三頌名類(3):第六段 L1 頌 M1 初一頌問 M2 後二頌答 N1 初一頌半答初二問 N2 後半頌答後三問 L2 釋 L3 略義 K20cd-22ab 第七有二頌名舉(2):第七段 L1 頌 M1 問 M2 答 L2 釋 L3 略義 K22cd-25ab 第八有三頌名池(3):第八段 L1 頌 M1 問 M2 答 L2 釋 L3 略義 K25cd-30ab 第九有五頌復名流(5):第九段 L1 初兩頌顯異生有學等漸次能越暴流 M1 頌 N1 問 N2 答 O1 初一句明異生由正信越欲暴流 O2 後之三句皆有學越餘三流 M2 釋 M3 略義 L2 後三頌明得究竟道永越暴流 M1 頌 N1 問 N2 答 M2 釋 M3 略義 K30cd-34ab 第十有四頌復名貪(4):第十段 L1 頌 M1 初一頌問 M2 次一頌答 M3 次一頌結 M4 後一明除對 L2 釋 M1 釋初頌 M2 釋次二頌 M3 釋第四頌 L3 略義 K34cd-39ab 第十一有五頌名作(5):第十一段 L1 頌 M1 一頌問 M2 餘四頌答 L2 釋 M1 初釋向頌 M2 第二答頌 M3 第三答頌 M4 第四頌答 K39cd-43 第十二有五頌名劬勞(5):第十二段 L1 頌 M1 第一問答,明佛度暴流 N1 問 N2 答 M2 第二問答,明佛無攀無住已度暴流 N1 問 N2 答 M3 第三問答,明佛無攀無住暴流相 N1 一頌問 N2 二頌半答 O1 一頌半舉障 O2 一頌明治 L2 釋 M1 舉無攀無住指同前說 M2 解第三答文 N1 總釋頌中障治 N2 別釋 O1 捨劬勞 O2 捨劣 O3 捨住 O4 捨漂 M3 却解初二問答中無依無住/無攀無住 N1 就涅槃解 N2 就想受滅解 K44-46 第十三有三頌名得義(3):第十三段 L1 頌 M1 一頌半問 M1 一頌半答 L2 釋 L3 略義 K47-92ab 第十四有四十四頌半釋論議(44.5):第十四段 L1 釋一(有五段) M47 第一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總句 O2 釋第一句無常、第二句有生滅法 O3 釋第三句 O4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48 第二段一頌 N1 頌 N2 釋 N3 略義 M49 第三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明惡尋思 O2 明猛利貪 O3 明隨觀妙 O4 明增染愛 O5 明堅固縛 N3 略義 M50 第四段一頌 N1 頌 N2 釋 N3 略義 M51 第五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上三句 P1 別明八觀 P2 結為四行 O2 釋第四句 N3 略義 L2 釋二(有二十二段) M52 第一段一頌 N1 頌 N2 釋 N3 略義 M53 第二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下三句 O3 重釋頌文 N3 略義 M54 第三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第三句 O3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55 第四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第一復次 O2 第二復次 O3 第三復次 N3 略義 M56-60 第五段有五頌(5) N1 頌 O1 四異生 O2 一聖者 N2 釋 O1 釋初頌 O2 釋第二頌 O3 釋第三頌 O4 釋第四頌 O5 釋第五頌 N3 略義 M61 第六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句 O3 釋第三句 O4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62 第七段一頌 N1 頌 N2 釋 N3 略義 M63 第八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二句 O2 釋第三句 O3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64 第九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三句 O3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65 第十段一頌 N1 頌 N2 釋 N3 略義 M66 第十一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汎釋三非/求 O2 釋初句 O3 釋第二句 O4 釋後兩句 N3 略義 M67 第十二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下半頌 O2 釋上半頌 N3 略義 M68 第十三段一頌 N1 頌 N2 釋 N3 略義 M69 第十四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句 O3 釋第三句 O4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70 第十五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句 O3 釋第三句 N3 略義 M71 第十六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句 O3 釋第三句 O4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72 第十七段一頌 N1 頌 O1 總所因 O2 所得四功德 N2 釋 O1 能飡遠離味 O2 靜慮 O3 常委念 O4 受無染喜樂 N3 略義 M73 第十八段一頌 N1 頌 O1 所成熟五支 O2 所斷五支 N2 釋 O1 所成熟五支 O2 所斷五支 M74 第十九段一頌 N1 頌 N2 釋 O1 釋初句 O2 釋第二句 O3 釋第三句 O4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75-84 第二十段有十頌(10) N1 頌 O1 初問答 P1 問 P2 答 O2 第二問答 P1 問 P2 答 O3 第三問答 P1 問 P2 答 O4 第四問答 P1 問 P2 答 O5 第五問答 P1 問 P2 答 N2 釋 O1 總指經頌 O2 隨別釋 P1 釋初答 Q1 釋初句 Q2 釋第二句 Q3 釋第三句 Q4 釋第四句 P2 釋第二答 Q1 釋初句 Q2 釋第二句 Q3 釋第三句 Q4 釋第四句 P3 釋第三答 Q1 汎釋染淨二品不顯了、顯了二類差別 Q2 總釋頌意 P4 釋第四答 P5 釋第五答 Q1 釋初句 Q2 釋第二句 Q3 釋第三句 Q4 釋第四句 N3 略義 M85-90 第二十一段六頌(6) N1 頌 O1 初三頌明諸有學觀染遠離 P1 事欲名愛味 P2 惱欲名過患 P3 斷二名出離 O2 後三頌明諸無學觀染永絕 P1 愛味能為過患 P2 出離功德 N2 釋 O1 釋初頌 O2 釋第二頌 O3 釋第三頌 O4 釋第四頌 O5 釋第五頌 O6 釋第六頌 N3 略義 M91-92ab 第二十二段一頌半(1.5) N1 頌 N2 釋 O1 總釋頌意 O2 別顯五相 O3 結修梵行 N3 略義 J3 總以一頌結上所明 B12 修所成地 C1 結前問後 C2 對問正釋 D1 列四處 D2 七支相攝廣釋 E1 總列七支相攝 F1 標 F2 列 F3 結 E2 廣別辨七支相 F1 修處所 G1 辨生圓滿修處所(七支之一) H1 問標十種 H2 各別顯 I1 內五 J1 總說 J2 別釋 K1 眾同分圓滿 K2 處所圓滿 K3 依止圓滿 K4 無業障圓滿 K5 無信解障圓滿 I2 外五 J1 總說 J2 別釋 K6 大師圓滿 K7 世俗正法施設圓滿 K8 勝義正法隨轉圓滿 K9 正行不滅圓滿 K10 隨順資緣圓滿 H3 總結成 G2 能攝四支修瑜伽處 G3 結生圓滿廣聖教義不增不減 F2 修因緣 G1 廣釋三支 H1 聞正法圓滿(七支之二) H2 涅槃為上首(七支之三) I1 問次釋 J1 涅槃為上首相 K1 總明涅槃為首,聽聞正法不為餘緣 K2 以十轉釋以為首 L1 標十轉 L2 涅槃為首 J2 釋由此獲五勝利 I2 結廣義 H3 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七支之四) I1 問 I2 答 J1 明止觀由慧成熟 J2 明近善友習三學由慧成熟 J3 明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 K1 辨十種 K2 結十種漸次能令解脫圓滿 G2 結成廣教不過不增 G3 結成三支修因緣攝 F3 修瑜伽 G1 修習對治(七支之五) H1 問總標 H2 隨別釋 I1 解三位十種修習 J1 列三位 J2 釋十修 K1 明不淨無常二想 K2 明無常苦等四想 L1 明四種所作 L2 明四種所治 L3 明四種能治之法 K3 明光明等四想 L1 明四種所 L2 明四想 I2 逐前難解 J1 釋在家初不淨相 K1 列二力 K2 明二障 K3 明除此能治法多有所作 J2 釋出家於無常所修苦想 J3 釋遠離閑居中修光明想 K1 總明此緣法光明 K2 明十一所治暗障 K3 顯相違能治白法 I3 釋多所作修習對治 H3 以修對治即修瑜伽 H4 結廣教不過不增 F4 修果 G1 釋二淨 H1 世間一切種清淨(七支之六) I1 廣釋相 J1 問列三名 J2 隨別釋 K1 得三摩地 L1 釋所治能治別相 M1 明所治二十法 N1 明二十障 O1 標次釋 O2 結 N2 明四相堪能障法 M2 顯能治 L2 釋得者得近分 L3 結廣教不過不增 L4 結世間淨住正法 K2 三摩地圓滿 L1 釋十相 L2 結圓滿入根本地 L2 結廣教 K3 三摩地自在 L1 釋自在相 M1 標雖已圓滿未自在相善觀察故當得自在 M2 釋四處二十二種相 N1 列四處 N2 釋二十二種相 O1 初處五相 O2 第二處五相 O3 第三處五相 O4 第四處七相 M3 明自在相 N1 明如理作意相等自在 O1 標便起如理作意 O2 明依四處起二十二觀故乃成出家及沙門想 O3 明六修相斷修之相 N2 結成離染進善自在之相 L2 結廣教 J3 結廣教不過不增 I2 結世間清淨唯在正法非諸外道 H2 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七支之七) I1 標列五門 I2 隨別釋 J1 入聖諦現觀 K1 問生起從世間淨,為證出世觀世劣境深生厭惡 K2 廣說厭患安住心想 L1 明於五處所以二十相思惟厭患 M1 列五處 M2 辨二十相 N1 初三處各三相 O1 第一處三相 O2 第二處三相 O3 第三處三相 N2 第四處五相 N3 第五處五相 N4 合於五處總為一相 M3 結成厭相 L2 心安住 M1 標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於涅槃心安住相 M2 別釋五因 N1 明五因 O1 問 O2 釋 O3 結 N2 釋二十相 O1 初因有六相 O2 第二因有四相 O3 第三因有二相 O4 四因有五相 O5 第五因有三相 M3 結成安住 J2 離諸障礙 K1 標列二障 K2 隨別釋 L1 明二處十一種障 M1 行處障 M2 住處障 L2 於此二處起十善巧 K3 結成離障及與廣義不過不增 J3 為證通慧思歡喜事 K1 問 K2 釋 K3 結 J4 修習如所得道 K1 問 K2 釋 L1 明四法為依 L2 明五法圓滿 K3 結 J5 證清淨道及果功德 K1 牒問 K2 別釋 L1 別釋道果功德 M1 別釋三 N1 明果 N2 明道 N3 明功德 M2 總結 L2 能成廣教 K3 總結 I3 結成淨及教廣義 G2 結成修果 D3 總結成修所成地 B13 聲聞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解釋 D1 聲聞地及種性地總說 D2 釋四瑜伽處 E1 第一瑜伽處謂種姓處 F1 種姓地 G1 標四門 G2 釋四門 H1 gotra種姓自性rigs H2 gotravyavasthāna種姓安立rigs kyi rnam par gshag I1 標 I2 釋 J1 sūkṣama audārika麁細phra ba'm rags pa J2 一多相續rgyud gcig gam rgyud du ma J3 四因緣故不般涅槃rgyu bshi yongs su mya ngan las ma 'das pa K1 問答列四 K2 別釋 L1 akṣanopapanna生無暇mi khom par rkyes pa L2 pramatta放逸過bag med pa'i ñes pa L3 mithyāpratipanna邪解行log par shugs pa L4 āvṛta有障過sgrib pa'i ñes pa J4 勝劣二緣 K1 問:涅槃法緣yoṅs su mya ṅan las 'da' ba'i rkyen rnams K2 答 K3 徵 K4 釋 L1 先列 L2 後解 M1 別解二緣 N1 pradhānapratyaya勝緣rkyen gtso bo N2 hīnapratyaya劣緣rkyen dman pa M2 重解二緣 N2 劣緣十二(缺解勝緣) O1 ātmasaṁpad自圓滿dag gi 'byor p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manuṣyatva善得人身mir gyur pa Q2 āryāyatane pratyājātiḥ生於聖處yul dbus su skyes pa Q3 indriyair avikalatā諸根無缺dbaṅ ba med pa Q4 āyatanagataḥ prasādaḥ勝處淨信gnas la dad par gyur pa Q5 aparivṛttakarmāntatā離諸業障las kyi mtha' ma log pa O2 parasaṁpad他圓滿gshan gyi 'byor p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buddānām utpādaḥ諸佛出世saṅs rgyas rnams ;byuṅ bo Q2 saddharmadeśanā說正法教dam pa'i chos ston pa Q3 deśitānāṁ dharmāṇām avasthānam法教久住chos bstan pa rnams gnas pa Q4 avasthitānāṃ dharmānām anupravartanam法住隨轉chos gnas pa rnams rjes su 'jug pa Q5 parataḥ pratyanukampā他所哀愍gshan gyi phyir rjes su sñiṅ brtse bar byed pa O3 kuśalo dharmacchandaḥ善法欲dge ba'i chos la 'dun pa O4 pravrajyā正出家rab tu byuṅ ba O5 śīlasaṁvara戒律儀tshul khyims kyi sdom pa O6 indriyasaṁvara根律儀dbaṅ bo sdom pa O7 bhojane mātrajñatā於食知量 O8 pūravarātrāpararātraṁ jagarikānuyuktatā初夜後夜常勤修習寤瑜伽nam gyi cha stod daṅ smad la mi ñal bar sbyor ba'i brtson O9 saṁprajñanadvihāritā正知而住śes bshin du spyod ñid O10 prāvivekya樂遠離rab tu dhen par gnas pa O11 nivaraṇviśuddhi清淨諸蓋sgrib pa rnam par dag O12 samādhisaṁniśraya依三摩地tiṅ ṅe 'dsin la yaṅ dag par gnas pa L3 重解二緣 L4 屬當三法 H3 住不住種性者所有諸相 I1 gotrasth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住種姓者所有諸相rigs la gnas pa'i gaṇ zag gi rtags rnams I2 aparinirvāṇadharmakaliṅgāni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所有諸相(六種)yoṅ su mya ṅan la 'da' ba'i chos can gyi rtags rnams J1 總說 J2 別釋 K1 prathamam agotrakasthasya pudgalasya liṅgam第一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rigs med pa la gnas pa'i gaṅ zag gi rtags daṅ po K2 dvitīyam agotrasthasya pudagasya liṅgam第二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rigs med pa la gnas pa'i gaṇ zag gi rtag gñis pa K3 tṛtīyam agotrasthasya pudagasya liṅgam第三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rigs med pa la gnas pa'i gaṇ zag gi rtag gsum pa K4 caturtham agotrasthasya pudagasya liṅgam第四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rigs med pa la gnas pa'i gaṇ zag gi rtag bshi pa K5 pañcamam agotrasthasya pudagasya liṅgam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rigs med pa la gnas pa'i gaṇ zag gi rtag drug pa K6 ṣaṣṭam agotrasthasya pudagasya liṅgam第六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rigs med pa la gnas pa'i gaṇ zag gi rtag drug pa H4 gotrasthāḥ pudgalāḥ安住種姓補特伽羅rigs la gnas pa'i gaṇ zag rnams I1 問 I2 答 J1 列二十三人 J2 牒解釋 K1 gotra eva sthito nāvatīrṇo na niṣkrātaḥ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gnas kho na yin la ma shugs śiṅ ṅes par ma byuṅ pa K2 gotrasthaś cāvatīrṇaś ca na niṣkrātaḥ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未出離rigs la gnas la shugs śiṅ ṅes par ma byuṅ ba K3 gotrasthaś cāvatīrṇaś ca niṣkrāntaś ca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rigs la gnas la shugs śiṅ ṅes par byuṅ ba K4 mṛdvindriyaḥ pudgalaḥ軟根補特伽羅dbaṅ po rtul po K5 madhyendriyaḥ pudgalaḥ中根補特伽羅dbaṅ 'briṅ K6 tīkṣṇendriyaḥ pudgalaḥ利根補特伽羅gaṅ zag dbaṅ po rnon po K7 rāgacaritaḥ pudgalaḥ貪行補特伽羅gaṅ zag 'dod chags spyad pa K8 dveṣacaritaḥ pudgalaḥ瞋行補特伽羅gaṅ zag 'dod she sdaṅ spyad pa K9 mohacaritaḥ pudgalaḥ痴行補特伽羅 K11-17 akṣaṇyopapannapramattamithyāpratipannāvṛtāḥ [pudgalaḥ]生無暇等等mi khom par daṇ ldan pa K18 dūre pudgalaḥ遠補特伽羅gaṅ xag yun riṅ ba L1 總說 L2 別釋 M1 kāladūratayā時遠dus yun riṇ ba M2 prayogadūratayā加行遠sbyir ba yun riṅ ba K19 āsanne [pudgalaḥ]近補特伽羅gaṅ zag thag ñe ba L1 總說 L2 別釋 M1 時近dus thag ñe ba M2 加行近sbyor ba thag ñe ba K20 aparipakvaḥ [pudgalaḥ]未成熟補特伽羅gaṇ zag yoṅs su ma smin pa K21 paripakvaḥ [pudgalaḥ]已成熟補特伽羅gaṅ zag yoṅs su smin pa K22 aviśuddhaḥ [pudgalaḥ]未清淨補特伽羅gaṅ zag rnam par ma dag pa K23 viśuddhaḥ [pudgalaḥ]已清淨補特伽羅gaṅ zag rnam par dag pa J3 結成佛化 F2 趣入地 G1 結前問後 G2 對問正釋 H1 初頌及長行開別四門 H2 依門解 I1 (avatārasya svabhāvaḥ)趣入自性'jug pa'i raṅ bshin I2 (avatāravyavasthāna)趣入安立'jug pa'i rnam par gshag pa J1 問 J2 答 K1 列八句 K2 次第解 L1 釋八門 M1 (gotra)種姓rigs M2 (avatāra)趣入shugs pa M3 (paripacyamāna eva)將成熟yoṇs su smin par byed pa ñid M4 (paripakva)已成熟yoṇs su smin pa M5 (avatīrṇa eva na pāripacyamāno na paripakvaḥ)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shugs kho na yin la……ñis kyaṅ ma yin……ma yin pa M6 (avatīrṇa pāripacyamāno na paripakvaḥ)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shugs pa yaṅ yin……ñis kyaṅ yin la……pa ma yin pa M7 (avatīrṇa pāripakvo na paripacyamānaḥ)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shugs pa yaṅ yin……pa yaṅ yin la ……ñis ma yin pa M8 (avatīrṇa paripacyamāno na paripakvaḥ)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shugs pa yaṅ yin……ntilde;is ma yin……ma yin pa pa L2 攝八為六,重釋成就 M1 牒諸人六位所攝gnas drug gis bsdus pa M2 徵釋六位 N1 bhavya pudgalaḥ堪能補特伽羅gaṇ zag skal ba daṅ ldan pa N2 mṛdukuśalamūlasamanvāgataḥ pudgalaḥ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gaṇ zag dgba'i rtsa ba 'briṅ du daṅ ldan pa N3 mṛdyakuśalamūlasamanvāgataḥ pudgalaḥ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gaṇ zag dge ba'i N4 adhimātrakuśalamūlasamanvāgataḥ pudgalaḥ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gaṇ zag dge ba'i rtsa ba chen po daṅ ldan pa N5 niṣṭhāprāyogikaḥ gaṇ zag究竟方便補特伽羅gaṇ zag mthar thug pa'i sbyor ba la gnas pa N6 niṣṭhāgataḥ pudgalaḥ已到究竟補特伽羅gaṇ zag mthar thug par gyur pa M3 解六位乘前起後 N1 辨前生後 N2 明攝聲聞盡 L3 解趣入遲速 M1 問 M2 答:parimāṇaniyatas tulya……aparimā定量時等得涅槃、不定量時不等得涅槃dus kyi tshad ṅes śin mñam pa……tshad maṅes ……mi mñam…… J3 結 I3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已趣入者所有諸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rnams J1 已趣入者八相 K1 pratham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一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daṅ bo K2 dvitīy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二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gñis pa K3 tṛtīy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三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gsum pa K4 caturth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四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bshi pa K5 pañcam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五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lṅa pa K6 ṣaṣṭh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六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drug pa K7 saptam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七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bdun pa K8 aṣṭamam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liṅgāni第八已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shugs pa'i gan zag gi rtags brgyad pa J2 己趣入者三品 J3 總結入者諸相 I4 avatīrṇāḥ pudgalāḥ已得趣入補特伽羅shugs pa'i gaṅ zag H3 總結 F3 出離地 G1 結前問後 G2 對問正釋 H1 初頌及長行 H2 釋此三間道義通異生 I1 laukikena mārgaena vairāgyagamanaṁ世間離欲'jig rten pa'i lam gyis 'dod chags daṅ bral 'gyur ba I2 lokottareṇa mārgene vairāgyagamanaṁ出世間'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dod chags daṅ bral bar I3 saṁbhāra二道資糧(de dag ñid kyi)tshogs J1 有一頌及長行列十四門 K1 一頌 K2 長行列十四門 J2 次第解 K1-3 初三門(ātmasaṁpat~kuśalo dharmacchandaḥ自圓滿~善法欲bdag gi 'byor pa~dge ba'i chos la 'dun pa)前種性地劣緣中已說 K4-14 餘十一門 L4 śilasaṁvera戒律儀tshul khrims kyi sdom pa M1 問 M2 答 N1 頌標六門 N2 廣釋其六 O1 辨三 P1 總舉六義 P2 徵釋其六 Q1 śilavān viharati安住具戒tshul khrims daṅ ldan par gnas pa Q2 prātimaokṣasaṁvarasaṁvṛtarta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sa sor thar pa'i sdom pas bsdams pa Q3 ācārasaṁpanna軌則圓滿cho ga phun sum tshogs pa R1 總說 R2 別釋 S1 於威儀路成就軌則 S2 於所作事成就軌則 S3 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 Q4 gocaraaṁpanna所行圓滿spyod lam phun sum tshogs pa Q5 aṅumātreṣv avadyeṣv bhayadarśi於微小罪見大怖畏kha na ma tho ba phra rab tsam dag la yaṅ 'cigs par lta Q6 samādāya śikṣate śikṣāpadeṣu受學學處bslab pa'i gshi rnams yaṅ dag par blaṅs……slob par byed P3 辨略義 Q1 前番三義samāsārtha略義don mdor bsdu R1 總說 R2 別釋 S1 無失壞相 S2 自性相 S3 自性功德相 Q2 後番三異(aparaḥ punaḥ paryāyaḥ samāsataḥ異門略義rnam graṅs gshan yaṅ mdor bsdu) R1 總說 R2 別釋 S1 受持戒性 S2 出離戒性 S3 修習戒性 O2-3 vipanna虧損ñams pa十因緣與圓滿十因緣 P1 標虧滿各十 P2 別釋 Q1 辨虧損 R1 標列 R2 別釋 S1 ādito durgṛhītaṁ śīlaṁ最初惡受尸羅daṅ po ñid nas tshil khrims ñes par blaṅs pa S2 atilīna太極沈下ha caṅ shum pa S3 atisṛta太極浮散thal ches pa S4 pramādakausīdyapargṛhīta放逸懈怠所攝bag med daṅ le los yoṅs su zin pa S5 mithyāpraṇihita發起邪願log par smon pa S6 ācāravipattyā pragṛhītaṁ軌則虧損所攝cho ga ñams pas yoṅs su zin pa S7 ājīvavipattyā pragrhitam淨命所攝'tsho ba ñams pas yoṅs su zin pa S8 antadvayapatita墮在二邊mtha' gñis su ltun pa S9 anairyāṇika不能出離ñes par 'byuṅ ba ma yin S10 samādānaparibhraṣṭa所受失壞yaṅ dag par blaṅs pa yoṅs su ñams pa R3 總結 Q2 翻顯圓滿 O4 六(paryāyanāma)異門(rnam graṅs) P1 列六頌顯戒名 P2 問答重釋 Q1 mūla根本rtsa ba Q2 alaṁkāra莊嚴具rgyan Q3 anulepana塗香byug pa Q4 gandhajāta薰香spos kyi rnam pa Q5 sucarita妙行legs par spyad pa Q6 saṁvara律儀sdom pa O5 trividhā pratyavekṣā pariśuddhinimitta三種觀清淨因相yoṅs su dag par bya ba'i phir rnam pa gsum la so sor rtog par byad P1 辨三業淨 Q1 總說 Q2 別釋 R1 觀身業 R2 觀語業 R3 觀意業 P2 引羅怗羅二頌證成 O6 daśānuśaṁsāḥ勝功德十種phan yon bcu P1 總說 P2 別釋 Q1 pratham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daṅ po Q2 dvitīy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二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gñid pa Q3 tṛtīy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三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gsum pa Q4 caturth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四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bshi pa Q5 pañcam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五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lṅa pa Q6 ṣaṣṭh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六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drug pa Q7 saptam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七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bdun pa Q8 aṣṭam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bgyad pa Q9 navam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dgu pa Q10 daśamaḥ śilānuśaṁsaḥ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tshul khrims kyi phan yon bcu pa N3 結勸修學 L5 indriyasaṁvara根律儀dbaṅ bo'i sdom pa M1 總開五句 M2 別釋五句 N1 indriyair guptadvārah密護根門dbaṅ bo rnam kyi sgo bsdams pa N2 ārakṣitasmṛtiḥ防守正念dran pa kun tu bsruṅs pa N3 nipakasmṛtiḥ常委正念dran pa la rtag 'grus byed pa N4 smṛtiārakṣitamānasaḥ念防護意dran pas yid kun tu bsruṅs pa N5 samāvasthāvacārakaḥ行平等位gnas skabs mñam pa la 'jog par byed pa O1 釋dvābhyām ākārābhyāṁ mānasaṁ rakṣitam行平等位rnam pa de gñis……kun tu bsruṅs pa O2 釋意防 P1 初標略二相行平等位 P2 後廣釋有三 Q1 釋不取相好終不依彼發生惡漏 R1 na nimittagrāhī不取其相mtshan mar mi 'dsin pa R2 nānuvyaṁjanagrāhī不取隨好mṅon rtags su mi 'dsin pa R3 aparā jātiḥ餘類rnam graṅs gshan R4 papaka akusala dharmah惡不善法sdig pa mi dge ba'i chos rnams R5 cittam anusravanti令心流漏sems kyi rjes su zag par 'gyur Q2 tesam samvaraya pratipadyate釋若彼失念發生惡漏便修律儀de dag bsdams par bya ba'i phyir de sgrub par byed pa Q3 釋由二相故能善防護於其二捨令意正行 R1 indriyam raksitam防護(諸)根dban po srun bar byed pa R2 indriyene saṁvaram āpadyate修行根律儀dbaṅ po'i bar gyis sdom pa sgrub par byed pa M3 辨略義三番 N1 結前問後 N2 對問辨略 O1 samāsārthah略義之一don mdor bsdu ba P1 能防護 P2 所防護 P3 從防護 P4 如防護 P5 正防護 O2 samāsārthah略義之二don mdor bsdu b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防護方便 Q2 所防護事 Q3 正防護 O3 samāsato dvividhaḥ略義之三mdor bsdu na rnam pa gñis P1 總標二力 P2 別釋二力 Q1 思擇力所攝 Q2 修習力所攝 P3 結 L6 bhojane mātrajñatā於食知量zas kyi tshod rig pa ñid M1 廣辨 N1 標列五句 N2 別釋 O1 pratisaṁkyāyāhāram āharati由正思擇食於所食so sor batags śin zas za par byed pa P1 明思擇 Q1 明思擇過患勝利 R1 明過患 S1 開三章 S2 別釋 T1 受用種類過患 T2 轉變種類過患 T3 追求種類過患 U1 開六句 U2 別釋 V1 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V2 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V3 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V4 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V5 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V6 因食起諸惡行所作過患 S3 結 R2 後勝利 Q2 明思擇受用之意 P2 明所食 O2 na dravārthaṁ不為倡蕩rnam par rtog pa'i phyir ma yin O3 na madāerthaṁ na maṇḍanārthaṁ na vbhūṣaṇarthaṁ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rgyags pa'i……sgeg pa'i……brgyan pa'i phyir ma yin P1 總說 P2 別釋 Q1 明憍逸等 R1 別釋三 R2 總結成過 Q2 明不為憍逸等 O4 kāyasya sthitaye為身安住lus 'di gnas par bya ba'i phyir O5 yāpanāya為暫支持食於所食'thos par bya ba'i phyir P1 問 P2 答 Q1 略解 R1 標二養 R2 別釋 S1 有艱難存養 T1 受飲食而返飢羸 T2 非法追求得已耽著 T3 食竟身體沈重不任修斷 T4 食已心鈍不速得定 T5 食已氣難艱 T6 食已惛睡纏擾 S2 無艱難存養(與前六反) R3 明二養有罪無罪 Q2 廣釋為暫支持 R1 總標聖眾習近無罪名為暫持命 R2 問答開五句 R3 別釋 S1 jighatsoparataye為除飢渴brkres pa bsal ba'i phyir S2 brahmacaryāngrahāya為攝梵行tshaṅs par spyad pa la phan par bya ba'i phyir S3 paurāṅāṁ vedanāṁ prahāsyati為斷故受tshor ba rñiṅ rnams spaṅ par bya ba'i phyir S4 navāṁ vedanāṁ notpādayiṣyati為令新受不更生tshor ba gsar rnams mi skye par bya ba'i phyir S5 yātrā bhaviṣyati balaṁ ca sukhaṁ……ānavadyatā ca sparśavihāratā ca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bdag 'tsho shiṅ stobs daṅ bse ba……kha na ma tho ba med pa daṅ bde ba reg par gnas pa T1 總說 T2 別釋 U1 存養 U2 力 U3 樂 U4 無罪 U5 安穩而住 T3 結 M2 明略義有三番 N1 samāsārthah略義之一don mdor bsdu ba N2 samāsārthah略義之二don mdor bsdu ba N3 samāsārthah略義之三don mdor bsdu ba O1 明有食無食義 P1 標二種 P2 別釋二 Q1 無所食即便夭沒 Q2 有所食 R1 總說 R2 別釋 S1 開二食各有五句 S2 明二德失指前所辨 T1 明平等食德 T2 明不平等食失 O2 配屬諸句以明遮顯 P1 標於食平等所作以諸句顯 P2 舉前所明諸句以明遮顯 P3 結 M3 結廣略 L7 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M1 舉四問 M2 次第解 N1 廣釋 O1 略解四問 P1 初夜 P2 後夜 P3 覺寤瑜伽 P4 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O2 廣解第三悟寤瑜伽 P1 廣晝日分 Q1 總說 Q2 別釋 R1 晝日 R2 經行 R3 宴坐 R4 從順障法淨修心 S1 出障體及順障法 S2 解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T1 由法增上故出離彼障 U1 由經行從惛沈睡眠蓋及順障法出 U2 由宴坐從餘四障及順四障法出 V1 問 V2 答 W1 答數 W2 答修相 X1 廣釋從貪欲蓋及順法出 X2 攝釋從餘三蓋及順法出 Y1 先辨三障與初障有差別 Y2 顯其為斷聽聞等句與初障同有 U3 總結 T2 由自增上及世增上故出彼障法 U1 結前生後,總標其二 U2 別釋二 V1 自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V2 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P2 廣初夜分 Q1 解初夜經行宴坐等 Q2 解右脇而臥 Q3 住光明想 Q4 正念 Q5 正知 Q6 思惟起想 R1 釋想 R2 辨三差別 P3 廣後夜分 N2 samāsārthah略義don mdor bsdu ba O1 結前問後 O2 對問正釋 P1 明四種正所作事 P2 引前廣文次第屬當 Q1 次第屬當四所作 R1 通明晝日及夜初分經行宴坐 R2-3 並是初夜觀行中文 R4 所作是其後夜 Q2-3 別約第三、第四所作指當前文 N3 結廣略 L8 saṁprajñanadvihāritā正知而住śes bshin du syod ñid M1 初廣 N1 列九門 N2 廣解 O1 解abhikramapratikrama往還'go ba dan ldog pa P1 先作三問 P2 答中有三 Q1 答辨二往還之義 R1 往 R2 還 Q2 解往還正知而住 R1 立四句 R2 以四句重釋前四句 Q3 釋已結 O2 ālokitavyāvalokita覩瞻cuṅ zad bltas pa daṅ rnams par bltas p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覩 Q2 瞻 Q3 覩瞻正知而住 P3 結 O3 saṁmiñjitaprasārita屈申bskum pa daṅ brkyaṅ pa P1 總說 P2 別釋 Q1-2 屈與申 Q3 若屈若申正知而住 P3 結 O4 saṁghāṭīcīvarapātradhāraṇa持僧伽胝及以持衣鉢snam sbyar 'chaṅ ba daṅ chos gos……lhuṅ bzed 'chaṅ b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持僧伽胝 Q2 持衣 Q3 持鉢 Q4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P3 結 O5 aśitapītakhāditasvādita食飲噉嘗zos pa 'thuns pa chos pa myaṅs p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食 R1 總說 R2 別釋 S1 噉 S2 甞 Q2 飲 Q3 若食若飲若噉若甞正知而住 P3 結 O6-9 總解後四門:gatasthitaniṣaṇṇśayitajāgṛta……bhāṣitatūṣṇīmbhāvanidrāklama prativinodanā行住坐臥、覺寤……語默、解勞睡soṅ ba sdod pa 'dug pa ñal ba mi ñal ba ……smra ba mi smra ba gnis gyi snom pa bsan ba P1 總說 P2 別釋 Q6 行住坐臥(承前排序) R1 行(承前排序) R2 住 R3 坐 R4 臥 Q7 覺寤 Q8 語默 R1 語 R2 默 Q9 解於勞睡 P3 結 N3 辨九正知前後次第 O1 問 O2 解 P1 辨往還 Q1 解往還 Q2 解應往不應往處 Q3 解應時及以非時 Q4 解所應為 P2 ālokitavyāvalokita覩瞻cuṅ zad bltas pa daṅ ranams par bltas pa P3 sammiñjitaprasārita屈申bskum pa daṅ brkyaṅ pa P4 saṁghāṭīcīvarapātradhāraṇa持僧伽胝及以持衣鉢不應開紐等snam sbyar 'chaṅ ba daṅ chos gos……lhuṅ bzed 'chaṅ ba P5 aśitapītakhāditasvādita食飲噉嘗zos pa 'thuns pa 'chos pa myaṅs pa次第 P6 gatasthitaniṣaṇṇasayita行住坐臥soṅ ba daṅ sdos pa daṅ 'dug pa daṅ ñal ba P7 (svapitajāgṛta)寤寢mi ñal ba daṅ ñal ba P8 bhāṣitatūṣnīṁbhāva語默smra ba daṅ mi smra ba P9 anidrāklamaprativinodanā解勞睡gñid gyi sñom pa bsaṅ ba睡眠 N4 攝九為二 O1 結前起後 O2 解正知而住 O3 正明攝九為二 M2 samāsārtha略義don mdor bshu ba N1 結前問後 N2 正解釋 O1 開三門 O2 別徵解 P1 行時五業rgyu ba daṅ ldan pa'i las rnam pqa lṅa P2 住時五業bpyod pa daṅ ldan pa'i las rnam pa lṅa P3 釋行住正知業有四rgyu ba daṅ ldan pa daṅ spyod pa daṅ ldan pa'i las la……rnam pa bshi Q1 問 Q2 別釋 R1 正念不放逸 R2 應作而作 R3 於現無罪 R4 於當來世亦無有罪 M3 後結 L9 kalyanamtratā善友性dge ba'i bses gñen M1 廣釋 N1 明善友具足八支 O1 列八支 O2 次第解 P1 śilavān viharati安住淨戒tshul khrims la gnas P2 bahuśruta具足多聞maṅ du thos pa P3 adhigantā能有所證rtogs pa daṅ ldan pa P4 anukampaka為性哀愍rjes su sñiṅ brtse ba daṅ ldan pa P5 aparikhinnamānasa心無惓厭yid yoṅs su mi skyo ba P6 kṣamāvat善能堪忍bzod pa daṅ ldan pa P7 viṣamārada無有怖畏mi 'jigs pa daṅ ldan pa P8 vākkaraṇenopeta語具圓滿tshig gi bya daṅ ldan pa N2 明由具八支成五善作 O1 列五名 O2 別解 P1 cadaka善能諫舉skul par byed pa Q1 問 Q2 解 Q3 結 P2 smāraka善能憶念dran par byed pa Q1 問 Q2 解 R1 列三義 R2 別解 S1 令憶念先所犯罪 S2 令憶念法先所犯罪 S3 令憶念義先所犯罪 T1 令彼憶所忘文義 T2 令彼憶修善義利 Q3 結 P3 avavādaka善能教授'doms par byed pa Q1 問 Q2 解 R1 總明 R2 別解勸結 S1 明勸修五分法身言論 S2 明教授小欲喜足言論 S3 勸證永斷離欲寂滅言論 S4 勸損減惡法雜染緣性緣起所有言論 Q3 結 P4 anuśāsaka善能教誡rjes su ston par byed pa Q1 問 Q2 解 R1 治有犯令其調伏 R2 既調伏已令得利養收歛攝受 R3 解名義 Q3 結 P5 dharmadeśaka善能正法chos ston par byed pa Q1 問 Q2 解 R1 說世間法 R2 說出世法 S1 四諦論 S2 明說意 S3 明無有過 Q3 結 O3 結 M2 smāsārtha略義don mdor bsdus pa N1 結前問後 N2 解 O1 明樂為利益安樂 O2 明利樂離於顛倒 O3 明利樂方便善巧 O4 明利樂為性好樂發勤精進 N3 結 M3 後結 L10 聞思正法 M1 saddharma正法dam ba'i chos N1 總標 N2 別釋 O1 解十二分教 P1 sūtra契經mdo'i sde Q1 明世尊隨機散說 Q2 明結集法 Q3 解契經名 P2 geya應頌dbyaṅs kyis bsñad pa'i sde P3 vyākaraṇa記別luṅ bstan pa'i sde P4 gāthā諷頌tshigs su bcad pa'i sde P5 udāna自說ched du brjod pa'i sde P6 nidāna因緣glen gshi'i sde P7 avadāna譬喻rtogs pa brjod pa'i sde P8 vṛttaka本事de lta bu byun ba'i sde P9 jātaka本生skyes ba'i rabs kyi sde P10 vaipulya方廣śin tu rgyas pa'i sde P11 adbhutā dharmāḥ希法rmad du byuṅ ba'i chos kyi sde rnams P12 upadeśāḥ論議gtan la bab par bstan pa'i sde rnams O2 piṭakatrayasaṁgṛthīta以三藏攝於十二sde snod gsum gyis bsdus pa N3 總結 M2 saddharmaśravaṇa聽聞dam ba'i chos ñan pa M3 cintanā聞正法sems pa L11 正思惟 M1 問 M2 解 N1 遠離不應思處 N2 應思處 O1 略解 O2 廣解 P1 總辨思惟有二門 P2 廣釋二門 Q1 約五蘊辨二門 R1 gaṇanākākā算數行相bgraṅ ba'i rnam pa R2 tulanākārā稱量行相gshal ba'i rnam pa S1 標列四理 S2 別解 T1 apekṣāyukti觀待道理ltos pa'i rigs pa T2 kāryakāraṇayukti作用道理bya ba byed pa'i rigs pa T3 upapattisādhanayukti證成道理'thad pa sgrub pa' i rigs pa T4 dharmatāyukti法爾道理chos ñid kyi rigs pa S3 結 Q2 例餘法 P3 結 M3 結 L12 anantalarāya無障bar chad med pa M1 總標內外二無障 M2 廣釋 N1 辨障 O1 初廣 P1 adhyātamupādāyāntarāyaḥ依內障naṅ la(s) brten pa'i bar chad Q1 問 Q2 解 R1 乏少資具,增貪瞋癡 R2 由先業及由現在不平等因多諸疾 R3 多事業種種樂著 P2 bahirdhoādāyāntarāyāḥ依外障phyi rol la(s) brten pa'i bar chad rnams Q1 問 Q2 別釋 R1 依惡友無善師教 R2 居惡處晝夜諠雜或過惡觸或多驚恐 O2 samāsārtha略義don mdor bsdu ba P1 總說 P2 別釋 Q1 prayogāntarāya加行障sbyor ba'i bar chad Q2 prāvivekyāntarāya遠離障rab tu dben pa'i bar chad R1 問 R2 解 S1 麁重 S2 多事業所作 S3 樂語言 S4 樂睡眠 S5 樂諠眾 S6 又多愛樂數與眾會 S7 樂雜住 S8 樂戲論 Q3 pratisaMlayanāntarāya寂靜障naṅ du yaṅ dag 'jog gi bar chad R1 總說 R2 別釋 S1 奢摩他障 S2 毘鉢舍那障 T1 總說 T2 別釋 U1 解自恃舉 U2 釋掉 U3 總結 O3 結 N2 翻顯無障 L13 tyāga修惠捨gtoṅ ba spel ba M1 標施意 M2 問答辨 N1 六問 N2 六答 O1 答第一問:能施人 O2 答第二問:受施人 O3 答第三問:所捨物 O4 答第四問:施體相 O5 答第五問:施因 O6 答第六問:施緣 M3 結惠捨 L14 śramaJālaṁkāra沙門莊嚴dge sbyoṅ gi rgyan M1 頌及長行列十四門 M2 依門次第解釋 N1 具足正信 N2 無有諂曲 N3 少諸疾病 N4 性勤精進 N5 成就妙慧 N6 少欲 N7 喜足 N8 易養 N9 易滿 N10 成就杜多功德 O1 列名標數 O2 辨相 P1 常期乞食 Q1 開為二 Q2 別解二 R1 隨得乞食 R2 次第乞食 Q3 後辨開合意 P2 但一坐食 P3 先止後食 P4 但持三衣 P5 但持毳衣 P6 持糞掃衣 P7 住阿練若 P8 常居樹下 P9 常居逈露 P10 常住塚間 P11 常期端坐 P12 處如常坐 O3 釋杜多名 O4 明別治貪欲 N11 端嚴 N12 知量 N13 成就賢善士法 N14 成就總慧者 N15 堪忍 N16 柔和 N17 賢善 M3 結成 E2 dvitīyaṁ yogasthānam第二瑜伽處rnal 'byor gyi gnas gñis pa謂數取趣處(缺1) F1 長行及頌總列十九問 F2 依問次第解釋十七段 G1 補特伽羅品類差別 H1 pudgalā aṣtāviṁśatiḥ舉數列名二十八種補特伽羅品類gaṅ zag ñi śu rtsa brgyad H2 列名解釋二十八人 I1 鈍根者 I2 利根者 I3 貪增上者 I4 瞋增上者 I5 癡增上者 I6 慢增上者 I7 尋思增上者 I8 得平等增上者 I9 薄塵性者 I10 行向者 I11 住果者 I12 隨信行者 I13 隨法行者 I14 信勝解者 I15 見至者 I16 身證者 I17 極七返有者 I18 家家者 I19 一間者 I20 中般涅槃者 I21 生般涅槃者 I22 無行般涅槃者 I23 有行般涅槃者 I24 上流者 I25 時解脫者 I26 不動法者 I27 慧解脫者 I28 俱分解脫者 G2 pudgala-vyavasthāna補特伽羅建立gaṅ śag rnams kyi(s) rnam par gshag pa H1 總標列 H2 隨解十一差別 I1 根差別 I2 眾差別 I3 行差別 J1 總說 J2 廣問解 K1 貪增上補特伽羅 K2 瞋增上補特伽羅 K3 癡增上補特伽羅 K4 慢增上補特伽羅 K5 尋思增上補特伽羅(缺解6平等及7薄塵) J3 結 I4 願差別 J1 問 J2 釋 K1 明發三乘願別 K2 明發三乘願別 K3 明發願後必定還捨原願 K4 簡取地義 J3 結 I5 行迹差別 I6 道果差別 I7 加行差別 I8 定差別 I9 生差別 I10 退不退差別 I11 障差別 H3 結 G3 所緣dmigs pa H1 問 H2 解 I1 vyāpyālambanam遍滿所緣kyab pa'i dmigs pa J1 解遍滿所緣四句 K1 列 K2 別解 L1 savikalpaṁ pratibimbam有分別影像rnam par rtog pa bcas pa'i gzugs brñan M1 牒聞思 M2 由散心聞法為緣令彼定中作意現前 L2 nirvikalpaṁ pratibimbam無分別影像rnam par rtog pa med pa'i gzugs brñan M1 解影像 M2 解其名 L3 vastuparyantatā事邊際性dṅos po'i mtha L4 kārya-pariniṣpatti所作成辦dgos pa yoṅs su grub pa K3 結成遍滿 J2 別解經餘四句義 K1 舉遇時問 K2 明佛答 L1 讚諦聽 L2 正答 M1 開四句 M2 別釋 N1 anurūpe ālambane於相稱緣rjes su mthun pa'i dmigs pa N2 pratirūpe ālambane於相似緣gzugs brñan gyi dmigs pa N3 samyageva-ālambane於緣無倒yaṅ dag pa ñid N4 anirākṛtadhyāyī不捨靜慮rtag 'grus pa'i bsam gtan pa L3 結答三問 J3 引經二頌證成前義 K1 初頌證成 K2 第二頌教證 I2 caritaviśodhanamālambanam淨行所緣spyad pa rnam par sbyoṅ ba'i dmigs pa J1 問 J2 解 K1 列五門 K2 次第釋 L1 aśubhā不淨所緣mi sdug pa M1 汎舉六不淨所緣 M2 將六不淨所緣除五種貪 N1 列 N2 釋 O1 六不淨所緣 P1 pratyaśubhatā朽穢不淨mi gtsaṅ ba'i mi sdug pa ñid P2 duḥkāśubhatā苦惱不淨sdug bsṅnal gyi mi sdug pa ñid P3 avarāśugubhatā下劣不淨ṅan pa'i mi sdug pa ñid P4 āpekṣikī aśubhatā觀待不淨ltos pa'i mi sdug pa ñid P5 kleśāśubhatā煩惱不淨ñon moṅs pa'i sdug pa ñid P6 prabhaṁgurāśubhatā速壞不淨rab tu 'jig pa'i mi sdug pa O2 治貪 P1 pañcavidho rāga五種貪'dod chag ni rnam pa lṅa P2 辨相治 Q1 總明治 Q2 別明五法 R1 治初貪 R2 治第二貪 S1 略明由外不淨,治外身婬貪 S2 廣辨治婬貪 T1 列婬貪有四 T2 辨相治 S3 引說證成(四種憺怕路) M3 簡今所明 L2 maitrī慈愍所緣byams pa M1 問 M2 解 N1 總明慈緣 N2 引經中四句解釋 N3 明慈悲與喜緣境不同 M3 結 L3 idaṁpratyayapratītyasamutpādam緣性緣起所緣rkyen 'di la ñid rten ciṅ 'brel par 'byun ba M1 問 M2 解 N1 依四道理,推求三世諸行,唯有諸法,無有作、受者 N2 由思惟癡心清淨 M3 結 L4 dhātuprabheda界差別所緣kyams rab tu dbye ba M1 廣解六界性相差別 N1 列六名 N2 廣解六界 O1 地界 O2 水界 O3 火界 O4 風界 O5 空界 O6 識界 M2 明我慢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慢心 L5 ānāpānasmṛti阿那波那念dbugs rṅub pa daṅ dbugs dbyuṅ ba dran pa M1 問 M2 解 N1 略標 O1 解念 O2 釋所緣 N2 廣釋 O1 釋所緣息體 P1 辨入出息體各有二別 P2 出因緣 P3 辨息所依 P4 明息行 P5 明所依地 P6 辨異名 P7 明修息觀人有二過患 O2 辨能修習念(pañcavidhaḥ paricayaḥ五種修習yoṅs su sbyṅ ba rnam pa īṅa) P1 開五門 P2 依門釋 Q1 gaṅanāparicayaḥ算數修習bgraṅ bas yoṅs su sbyaṅ ba R1 開四句 R2 別釋 S1 解四句 T1 標列 T2 隨別釋 U1 以一為一算數 U2 以二為一算數 U3 順算數 U4 逆算數 S2 勝進算數 S3 辨鈍利別 S4 總牒結 Q2 skandhāvatāraparicayaḥ悟入諸蘊修習phuṅ bo la 'jug pas yoṅs su sbyaṅ ba R1 總辨悟入 R2 別明悟入 Q3 pradtītyasamutpādāvatāraparicayaḥ悟入緣起修習rten ciṅ 'brel bar 'byuṅ ba la 'jug pas yoṅs su sbyaṅ R1 總說 R2 別釋 S1 舉果尋因逆次第竟 S2 舉果尋因順次第竟 Q4 pratītyasamutpādāvatāraparicayaḥ悟入聖諦修習bden pa la 'jug pas yoṅns su sbyaṅ ba R1 悟入苦諦四理 R2 又正悟入生苦貪愛,無餘永斷悟入滅道 Q5 ṣoḍaśākāraparicayaḥ十六勝行修習rnam pa bcu drug gis yoṅs su sbyaṅ ba R1 牒前總標 R2 釋 S1 列 T1 問 T2 解 U1 身四 U2 受四 U3 心四 U4 法四 S2 解 T1 問 T2 答 U1 彰修分齊 U2 別釋十六 V1 身四 V2 受四 V3 心四 V4 法四 R3 小結 P3 總結 M3 結成其義 J3 結 I3 kauśalyālambana善巧所緣nkhas pa'i dmigs pa J1 問 J2 別解 K1 列五善巧 K2 次第釋 L1 skandhakauśalya蘊善巧phuṅ po la mkhas pa M1 總說 M2 別釋 N1 蘊 O1 總說 O2 別釋 P1 色蘊 P2 受蘊 P3 想蘊 P4 行蘊 P5 識蘊 N2 蘊善巧 L2 dhātukauśalya界善巧khas la mkhas pa M1 總說 M2 別釋 N1 界 N2 界善巧 L3 āyatanakauśalya處善巧skye mched la mkhas pa M1 總說 M2 別釋 N1 處 N2 處善巧 L4 pratītyasamutpādakauśalya緣起善巧rten ciṅ 'brel bar 'byuṅ ba la mkhas pa M1 總說 M2 別釋 N1 緣起 N2 緣起善巧 L5 sthānāsthānakauśalya處非處善巧gnas daṅ gnas ma yin pa la mKnas pa K3 以自共相攝五 J3 結 I4 kleśaviśodhanamālambana淨惑所緣ñon moṅs pa rnam par sbyoṅ ba'i dmigs pa J1 明世俗道觀 J2 lokottareJa mārgeJa kleśaviśodhanam出世間道淨惑所緣'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ñon moṅs pa rnam par K1 總標列 K2 釋 L1 出諦體 M1 苦聖諦 M2 集聖諦 M3 滅聖諦 M4 道聖諦 L2 解諦義 L3 解聖諦義 L4 解苦諦等義類差別 M1 解苦諦 N1 略明八苦義 N2 解三苦 O1 攝八為三 O2 問答辨名 O3 建立三苦 K3 結 H3 結 G4 avavāda教授gdams ṅag H1 四種教授 I1 總說 I2 別釋 J1 無倒教 J2 漸次教授 J3 教教授 J4 證教授 H2 三種教授 G5 śikṣā三學bslab ba H1 正解三(六門) I1 辨三學體 I2 釋唯三所以 I3 辨先後次第 I4 辨三學名增上所以 I5 明成就多少 I6 明依此三學同入聖得果不同 H2 就三學建立三根 H3 就定學建立三解脫門 G6 śikṣānulomikā隨順學法bslab ba daṅ rjes su mthun pa'i chos rnams H1 總說 H2 別釋 I1 十種違逆學法 J1 舉所治障 J2 舉能治十想,次第治之 I2 十種隨順學法 J1 總說 J2 別釋 K1 宿因 K2 隨順教 K3 如理加行 K4 無間殷重所作 K5 猛利樂欲 K6 持瑜伽力 K7 止息身心麁重 K8 數數觀察 K9 無有怯弱 K10 離增上慢 G7 yogabhraṁśa瑜伽壞rnal 'byor ñams pa H1 總說 H2 別釋 I1 畢竟瑜伽壞 I2 暫時瑜伽壞 I3 退失所得瑜伽壞 I4 邪行所作瑜伽壞 G8 yoga瑜伽rnal 'byor rnams H1 總說 H2 別釋 I1 信瑜伽 I2 欲瑜伽 I3 精進瑜伽 I4 方便瑜伽 H3 結 G9 manasikāra作意yid la byed pa H1 辨兩種四作意 I1 總說 I2 別釋 J1 正明四運轉作意 K1 力勵運轉作意 K2 有間用運轉作意 K3 無間運轉作意 K4 無功用運轉作意 J2 所餘四種作意 K1 總說 K2 別釋 L1 隨順作意 L2 對治作意 L3 順清淨作意 L4 順觀察作意 H2 明作意所思惟相 H3 明作意緣境起九勝解 I1 問 I2 答 J1 總說 J2 別釋 K1 有光淨勝解 K2 無光淨勝解 K3 遲鈍勝解 K4 捷利勝解 K5 狹小勝解 K6 廣大勝解 K7 無量勝解 K8 清淨勝解 K9 清淨勝解 G10 yogasya yogakaraṇiyāni瑜伽所作rnal 'byor gyi rnal 'byor du bya ba dag H1 問 H2 答 I1 總說 I2 別釋 J1-2 所依滅及所依轉 J3-4 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 G11 yogacārāḥ瑜伽師rnal 'byor sbyod pa rnams(rnampa) H1 問 H2 答 I1 總說 I2 別釋 J1 初番 K1 初修業瑜伽師 K2 已習行瑜伽師 K3 已度行瑜伽師 J2 第二番 G12 yogabhāvanā瑜伽修rnal 'byor bsgom pa H1 開二章 H2 別釋 I1 想修(有四句) J1 列四句 J2 後二了難故別解 K1 上下想 K2 前後想 L1 開三門總相屬當 L2 別解三門別相屬當 I2 解菩提分法修 J1 總問 J2 總答 J3 徵 J4 開七門 J5 細列三十七名 J6 廣三十七法義 K1 四念住 L1 辨念住體 M1 解身相念住 N1 作四問 N2 依問答 O1 答初問 O2 答第二問 O3 答第三問 O4 答第四問 P1 初番 P2 第二番 Q1 開三門 Q2 次第釋 Q3 結名念住 M2 解餘三念住 N1 分別所觀受心法體 N2 解住修受心法觀 O1 解受相 O2 解心相 P1 辨六心 P2 辨十四心 O3 解法相 N3 解念 N4 解住念 L2 解念住內外不同 M1 舉三問 M2 答 N1 以六復次釋三觀 O1 初復次 O2 第二復次 O3 第三復次 O4 第四復次 O5 第五復次 O6 第六復次 N2 結顯少 L3 辨建立四念住意 M1 破執 N1 初番 N2 第二番 M2 直顯於法 N3 第三番(承前) N4 第四番 L4 總解釋念住之義 K2 四正斷 L1 結前所明 L2 四正斷 M1 廣釋 N1 別釋四種正斷 O1 列 O2 釋 P1 解善惡及生未生 Q1 解惡法生未生 Q2 解善法生及未生 P2 解斷惡修善生欲策勵等 Q1 解生欲策勵發勤精進 R1 解斷惡生欲等 S1 解生欲 S2 解策勵發勤精進有其四番 T1 初番 T2 第二番 T3 第三番 T4 第四番 R2 解生善生欲等 S1 解生欲 S2 解策勵精進 T1 初番 T2 第二番 T3 第三番 Q2 解策心持心 R1 策心 R2 持心 N2 解總名 O1 名正勝 O2 名正斷 M2 略義 K3 四神足 L1 廣釋四神足相 M1 列名屬當 M2 廣釋 N1 明有漏四定伏纏 N2 明無漏四定斷 N3 修八斷行攝四瑜伽 L2 問答辨神足之義 K4 五根五力 L1 解五根相 L2 解五力相 L3 總就根力辨餘相即 L4 總就根力辨四善根 K5 七覺支 K6 八正道 L1 結前生後 L2 正辨 M1 辨三蘊攝 M2 解道支義 M3 辨道支相 M4 辨總立二種 M5 辨道支位 J7 總結菩提分修 G13 bhāvanāphalaṁ修果bsgom(s) pa'i 'bras bu H1 明修果 I1 問 I2 解 J1 初列四果名及出果體 J2 問答辨立果因緣 K1 問 K2 答(建立四果) L1 預流果 L2 一來果 L3 不還果 L4 最上阿羅漢果 I3 結 H2 明修果人有煩惱偏增等分薄塵別 I1 辨七人行別 J1 煩惱偏增 J2 是等分 J3 是薄塵 I2 問答重辨等分薄塵行相差別 J1 問 J2 答 K1 明等分後明薄塵 K2 明薄塵行 L1 列七句 L2 釋 M1 解無重障 N1 總說 N2 別釋 O1 業障 O2 煩惱障 O3 異熟障 M2 解最初清淨 N1 總說 N2 別釋 O1 善淨戒 O2 正直見 M3 解資糧已具 N1 總說 N2 別釋 O1 福德資糧 O2 智慧資糧 O3 先世資糧 O4 現法資糧 M4 解多清淨信 M5 解成就聰慧 M6 解具諸福德 M7 解具諸功德 L3 結 G14 pudgalparyāya補特伽羅異門gaṅ zag gi rnam graṅs H1 總說 H2 標釋六種 I1 沙門 J1 列名 J2 略屬當 J3 略解 J4 重釋 J5 引證 I2 婆羅門 J1 總說 J2 別釋 K1 種性婆羅門 K2 名想婆羅門 K3 正行婆羅門 I3 梵行 I4 苾芻 I5 精勤 I6 出家 G15 aṣṭaudgalāḥ catvari pudgalavyavasthānāni八種補特伽羅、四種建立因緣(補特伽羅種類與建立因緣)gaṅ zag brgyadrnam par gshag pa'i rgyu H1 總舉二門 H2 別列其數 H3 以因緣建立八人 H4 建立已結 H5 以五句分別成辨多少 G16 catvāromārāḥ四魔bdud bshi H1 總舉二門勸知勸離 H2 別解二門 I1 解魔 J1 出體相 K1 總說 K2 別釋 L1 蘊魔 L2 煩惱魔 L3 死魔 L4 天魔 J2 出其作用 I2 魔事 J1 問 J2 解 K1 初魔事 K2 第二魔事 K3 第三魔事 K4 第四魔事 K5 第五魔事 K6 第六魔事 K7 第七魔事 K8 第八魔事 H3 釋已總結 G17 viphala無果'bras bu med H1 總說 H2 別釋 I1 由諸根未積集故 I2 由教授不隨順故 I3 由等持力微劣故 H3 結 E3 tṛtītyaṁ yogasthānam第三瑜伽處rnal'byor gyignas gsum pa謂安立處 F1 結前生後 F2 開章解釋 G1 頌列三門 G2 長行別解 H1 往慶問 I1 upasaṁkramitavyaḥ往請問'gro bar bya J1 為證自利欲往請問應住四處 J2 求請問時 J3 請威儀 J4 明請問 I2 saṁpraharṣayitavyaḥ慶問yaṅ dag par rab tu dga' bar bya J1 佛歎善 J2 十二句讚勵慶慰 K1 初句 K2 第二句 K3 第三句 K4 第四句 K5 第五句 K6 第六句 K7 第七句 K8 第八句 K9 第九句 K10 第十句 K11 第十一句 K12 第十二句 H2 尋求 I1 以四種paripraṣṭavyaḥ審問yoṅs su dri bar bya審問處法應審問之 I2 於四種處法以四因緣應正samanveṣitavyaḥ尋求legs par rjes su brtag par bya,於願種姓根行處 J1 總說 J2 別釋 K1 四種處所 K2 四種因緣 L1 總說 L2 別釋 M1 pṛcchayā samanveṣitavyaḥ以審問dri bas legs par rjes su brtag par bya N1 應以審問尋求其願 N2 應以審問尋求種姓及以根行 O1 驗行 O2 癡行 M2 kathayā samanveṣitavyaḥ以言論gtam gyis legs par rjes su brtag par bya N1 宣說聲聞乘相應言論 N2 宣說獨覺乘相應言論 N3 宣說大乘相應言論 M3 ceṣṭyā samanveṣitavyaḥ以所作sbyod pas legs par rjes su brtag par bya M4 cetaḥ paryāyajānena samanveṣitavyaḥ以知他心差別智sems kyi rnam graṅs śes pas legs par rjes su ḍrtag par H3 安立門 I1 pañcasu sthāneṣu vinayate開五句:五處安立gnas lṅa la ñes par sbyar par bya I2 隨別釋 J1 samādhisaMbhārarakṣopacaya護養定資糧tiṅ ṅe 'dsiṅ gyi tshogs bsruṅ shiṅ bsags pa J2 prāvivekya遠離rab tu dben pa K1 開三句 K2 解 L1 sthāna-sampad處所圓滿gnas phun su mtshogs pa L2 īryāpatha-sampad威儀圓滿spyod lam phun su mtshogs pa L3 vyapakarṣa遠離圓滿dben pa phun su mtshogs pa K3 結 J3-4 [citt]aikāgratā心一境性sems rtse gcig pa ñid與淨障 K1 解心一境性 L1 正解心一境性 M1 總說 M2 別釋 M3 結 L2 明心一境性通於止觀 M1 開二門 M2 徵解二門 N1 解四品navākārā cittasthitiḥ九種心住sems gnas pa rnam pa dgu O1 列 O2 釋九種心住 P1 總說 P2 別釋 Q1-2 內住、等住 R1 sthāpayati內住'jog par byed pa R2 sthāpayati等住yaṅ dag par 'jog par byed pa Q3-4 安住、近住 R3 avasthāpayati安住bsdus te 'jog par byed pa R4 upasthāpayati近住ñe bar 'jog par byed pa Q5 damayati調順dul bar byed pa Q6 śamayati寂靜shi bar byed pa Q7 vyupaśamayati最極寂靜ñe bar shi bar shi bar byed pa Q8-9 專注一趣、等持 R8 egotīkaroti專注一趣rgyud gcig tu byed pa R9samādhatte等持tiṅ ṅe 'dsin du byed pa O3 明ṣaḍavidha-bala六種力stobs rnam pa drug成九住心 O4 明九種住心有catavāro manaskārāḥ四種作意yid la byed pa bshi通止觀品 N2 釋caturvidhā vipaśYanā毘鉢舍那lhag mthoṅ rnam pa bshi品四種慧行 O1 正釋四種毘鉢舍那 P1 總說 P2 別釋 Q1 vicanoti正思擇rnam par'byed par byed pa Q2 pravicanoti最極思擇rab tu rnam par 'byed par byed Q3 parivitarkayati周遍尋思yoṅs su rtog par byea pa Q4 parimīmā;ṁsām āpadyate周遍伺察yoṅs su dpyod par bye pa O2 廣解觀品差別所緣 P1 總解毘鉢舍那三門六事差別所緣 Q1 總說 Q2 別釋 R1 trimukhā vipaśyanā三門毘鉢舍那lhag mthoṅ gi sgo gsum R2 ṣaḍvastuprabhālambanā vipaśyanā六事差別毘鉢舍那gshi rab tu dbye ba rnam pa drug la dmigs pa S1 總說 S2 別釋 T1 arthṁ,義don T2 vastu事dṅos po T3 lakṣaJaṁ相mtshan ñid T4 pakṣaṁ品phogs T5 kā時dus yoṅs su tshol bar T6 yuktiṁ paryeṣate理rigs pa yoṅs su tshol bar byed R3 trividham avabodham三覺rtogs pa rnam pa gsum P2 約五度觀門別辨六事差別所緣 Q1 aśubhāprayukta不淨觀mi sdug pa la btson pa R1 問 R2 別釋 S1 於諸不淨尋思其義 S2 尋思自相 S3 尋思不淨共相 S4 尋思時 S5 尋思理 Q2 maitrīprayukta慈愍觀byams pa la dmigs pa) Q3 idaṁ pratyayatā pratītyasamutpāda……rkhyen 'di la ñid rten ciṅ 'brel par 'bvun ba la dmigs緣起觀) Q4 dhātuprabheda界差別khams rab tu dbye ba la dmigs pa Q5 ānāpānasmṛti安那波那念dbugs rṅub pa daṅ dbugs dbyuṅ ba dran pa'i dmigs pa P3 總結 L3 明navavidhaḥ……prayogatā九種加行sbyor ba rnam pa dgu M1 總舉黑白各九別列白品九名相對辨異 M2 隨別解釋白品九種 N1 anurūpa prayogatā相應加行mthun pa'i sbyor ba N2 abhyastaprayogatā串習加行goms pa'i sbyor ba N3 aśithilaprayogatā不緩加行mi lhod pa'i sbyor ba N4 無倒加行phin ci ma log pa'i sbyor ba N5 kālaprayogatā應時加行dus kyi sbyor ba O1 總說 O2 別釋 P1 了知其止、止相、止時 P2 了知其觀、觀相、觀時 P3 了知其舉、舉相、舉時 P4 了知其捨、捨相、捨時 N6 upalakṣaṇaprayogatā解了加行ñe bar brtag pa'i sbyor ba N7 asaṁtuṣṭṭaprayogatā無厭足加行chog mi śes pa'i sbyor ba N8 avidhuraprayogatā不捨軛加行mi 'gal ba'i sbyor ba N9 samyakprayogatā正加行yaṅ dag pa'i sbyor ba O1 標略其相 O2 釋廣五門 P1 列 P2 釋 P3 簡取正明 Q1 總標簡取所明二種 Q2 出其相 R1 解不念作意相 R2 解內攝其心 S1 法 S2 喻 S3 合 M3 結二品辨其順逆總束 K2 āvaraJaviśuddhiḥ淨障sgrib pa rnam par sbyoṅ ba L1 解淨障 L2 以四句分別能淨障行 M1 先總標列 M2 隨別解釋 N1 第一番解 O1 āvaraJasvabhāva遍知諸障自性snrib pa'i ṅo bo ñid O2 nidāna遍知諸障因緣gshi O3 ādīnava遍知諸障過患ñes dmigs O4 pratipakṣa修習對治gñnen ṅo bsgom pa P1 明怯弱治 P2 明餘蓋覆 N2 第二番解 O1 明bāhulyṁ隨眾多教順觀眾多maṅ ba O2 明由觀串習增長廣大 O3 明五停能淨障行滿足分齊 P1 問 P2 答 Q1 明不淨觀成滿分齊 Q2 辨差別 O4 明止觀二道雙運分齊 P1 問 P2 答 K3 以uddānaṁ嗢柁南sdom總收 J5 manaskārabhāvanā修作意門yid la byed pa bsgom pa K1 證初修業者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修四作意 L1 牒前標列caturbhirmanaskāraiḥ prajyate勤習四種作意yid la byed pa rnam pa bshis rab tu brtson pa byed L2 別解釋 M1 初番 N1 總說 N2 別釋 O1 cittasaṁtāpana調練心作意sems kun tu gduṅ bar O2 cittābhiṣyandano滋潤心作意sems mṅon par brlan par 'gyur ba O3 praśrabdhijanako manaskāra生輕安作意śin tu sbyaṅs pa skyed pa'i yid la byed pa O4 jñānanadarśana-viśodhano manaskāra淨智見作意ye śes daṅ mthoṅ ba rnam par sbyoṅ ba'i yid la byed pa M2 第二番 N1 saṃvejanīyāni Sthānāni可厭患處kun tu skyo bar 'gyur ba daṅ mthun pa'i chos rnams N2 abhipramodamīyāḥ dharmāḥ可欣尚處mṅon par dga' bar 'gyur ba daṅ mthun pa'i chos rnams N3 依二處生四作意以障功能 O1 法 O2 喻 O3 合 K2 教初修業者於修作意取五種相 L1 先教誨始修業者,依五停觀一一教取parikalpaṁ pañcanimittāny udgṛhṇīṣva五相修習mtshan ma lṅa M1 總問答標列 N1 問 N2 答 M2 別解釋 N1 教多貪行者依五種相修不淨觀 O1 問 O2 答 P1 明依五相推求觀察 Q1-2 saṁevejanīya厭離相kun tu skye bar 'gyur ba與prasadanīya欣樂相daṅ bar 'gyur ba R1 明教取厭離相 R2 明教取欣樂相 R3 明由厭離欣樂二相當得身心輕安一心境性 Q3 ādinava nimitta過患相ñes dmigs kyi mtshan ma Q4 āloka nimitta光明相snaṅ ba'i mtsahan ma Q5 vasturūpaṅnimitta了別事相dṅos po la brtag pa'i mtshab ma R1 教詣塚間取青瘀等相還所住處繫念在前類身亦爾 R2 教思惟不淨加行 S1 明教思惟止品加行 T1 法 T2 喻 T3 況 S2 明教思惟觀品加行 T1 結前止道善不善修 T2 正明觀 U1 明二種作意修不淨觀 V1 作假想勝解 V2 當趣入真實作意 U2 明此觀門非頓觀察 S3 明總教二品加行 P2 結aśubhāprayukta不淨觀mi sdug pasmṛtyupasthāneṣvavataradran pa ñebar gshag ba dag la yaṅ 'ṇug par bya趣入念處 Q1 結五相明由趣入 Q2 明依聚落護身心 P3 結教誨正行 N2 類多瞋痴慢尋思者修慈等觀 O1 總類同 O2 顯差別異不淨觀 P1 慈愍觀 Q1 解於三品有情修與樂觀 Q2 慈行趣入念住 P2 idaMpratyayatItyasamudpāda緣性緣起觀rkyen 'di la ñid dten ciṅ 'brel par 'byuṅ ba la rab tu brtson pa Q1 觀緣起 Q2 從緣起趣於念住 P3 dhātuprabhedaprayogaprayukta(六)界差別觀khams rab tu dbye ba la rab tu brtson pa Q1 通觀內外諸界 R1 觀麁六界 R2 假想以細折麁 S1 折四大 S2 折空界 S3 折識界 S4 折十色界 R3 明趣入念住 Q2 唯觀內身六界 R1 作勝解觀 S1 明觀水火地風空 S2 總結依不淨加行入界差別住修身觀 R2 作真實觀 P4 ānāpānasmṛti安那波那念dbugs rṅub pa daṅ dbugs dbyuṅ ba dran pa Q1 正觀息風 Q2 明入身念住觀 Q3 勸修加行 L2 初業者如教修行得色界定 M1 明正修行 M2 明前能引後:sukṣma→audārika-kāyacittaprasrabdhi微劣→強盛身心輕安phra ba→rags lun daṅ sems śin tu sbyaṅ pa M3 明行漸增:cittapraśabdhi→kāyapraśrabdhi心輕安→身輕安sems śin tu sbyaṅs pa→lus śin tu sbyaṅs pa M4 得色界定 N1 明得定samanaskāra有作意yid la byed pa daṅ N2 明samanaskārasya liṃgāni有作意者相狀yid la byed pa daṅ bcas pa de'i rtags E4 caturthaṁ yogasthānam第四瑜伽處rnal 'byor gyi gnas bshi pa謂趣世出世處 F1 有二頌列其二門 F2 依門辨 G1 略解二門 G2 廣辨 H1 辨laukika-marga趣世間道'jig rten pa'i lam I1 略辨六門 I2 廣辨六門 J1 解七作意kāmavairāgya離欲'dod pa'i 'dod chags daṅ bral bar bya ba(缺解2釋非想非非想名) K1 明七種作意離欲界欲 L1 先總標列 L2 別解釋 M1 次第別釋七作意 N1 lakṣaṇapratisaṁvedī manaskāraḥ了相作意mtshan ñid so sor rig pa'i yid la byed pa O1 總說 O2 別釋 P1 義 P2 事 P3 相 Q1 自相 Q2 共相 P4 品 P5 時 P6 理 N2 ādhimokṣiko manaskāraḥ勝解作意mos pa las byuṅ ba'i yid la byed pa N3 prāvivekyo manaskāraḥ遠離作意rab tu dben pa'i yid la byed pa N4 ratisaṁgrāhako manaskāraḥ攝樂作意dga' ba sdud pa'i yid la byed pa N5 mīmānsa manaskāraḥ觀察作意dpyod pa'i yid la byed pa N6 prayoganiṣṭho manaskāraḥ加行究意作意sbyor ba mthar thug pa'i yid la byed pa N7 prayoganiṣṭhaphala manaskāraḥ加行究意果作意sbyor ba mthar thug pa'i bral bu yid la byed pa M2 明四作意轉時喜樂充滿住對治果 M3 重釋作意作用差別 M4 將六作意與四作意及厭斷二治相攝 K2 明七作意離初靜慮已上乃至無所有處欲 L1 舉初定總類上地皆有七作意 L2 別解依上離下有七作意 L3 以六事尋思二種麁相 J2 廣辨八定 K1 八定 L1 prathamaṁ dhy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初靜慮具足安住bsam gtan daṅ po bsgrubs te gnas L2 dvitīyaṁ dhy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第二靜慮具足安住bsam gtan gñis pa bsgrubs te gnas L3 tṛtīyaṁ dhy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第三靜慮具足安住bsam gtan gsum pa bsgrubs te gnas L4 caturthaṁ dhy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第四靜慮具足安住bsam gtan bshi pa bsgrubs te gnas L5 ākāśanantyāyat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空無邊處具足安住nam mkha' mtha' yas skye mched bsgrubs te gnas L6 vijñānantyāyat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識無邊具足安住rnam śes mtha' yas skye mched bsgrubs te gnas L7 ākiṁcanta-āyat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無所有處具足安住ci yaṅ med pa'i skye mched bsgrubs te gnas L8 naiva saṁjñā-nāsaṁjñā-āyatanamupasaṁpadya viharati非想非非相處具足安住'du śes med 'du śes med min skye mched bsgrubs te gnas K2 約靜慮及與無色相對辨異 J3 dve acittike samāpatti二無心定sems med pa'i sñoms par 'jug pa ni rnam pa gñis J4 辨pañcānāmabhijñānāmabhinirhāra五通mṅon par śes pa lṅa K1 略辨要 L1 已得根本靜慮 L2 依修通正法聽聞受持 M1 依聞思作意思惟 M2 依定地作意了知義法 K2 廣釋 L1 總舉十二想 L2 別釋 M1 依五想修神境通 N1 輕舉想 N2 柔軟想 N3 空界想 N4 身心符順想 N5 勝解想 M2 依第六想修宿住通 N6 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承前排序) M3 依第七想修天耳通 N7 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承前排序) M4 依第八光明想修死生智通 N8 光明色相想(承前排序) M5 依第九想修心差別通 N9 煩惱所作色變異想(承前排序) M6 依後解脫勝處通處三想修能引諸聖神通及能引發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種種功德 N10-12 解脫想、勝處想、遍處想(承前排序) O1 辨修三想故引聖神通等 O2 辨聖非聖通相對有異 L3 總結 J5 upasaṁpadyate修世淨定生處差別skal pa mñam par skye J6 vītarāgasya liṁgāni離欲者相'dod chags dan bral ba'i rtags H2 明lokottara-marga趣出世間道'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I1 結前生後 I2 辨七作意 J1 總說 J2 別釋 K1 lakṣaṇapratisaṁvedī manaskāraḥ了相作意mtshan ñid so sor rig pa yid la byed pa L1 略辨依教修習以十六行了四諦相名為了相 L2 廣辨十六行了四諦相 M1 別解十六行了四諦相 N1 解欲界四諦 O1 別解 P1 欲界苦諦四行相 Q1 標十行悟入四行 Q2 別釋十行入四行 R1 總結十行依三量觀 R2 別釋 S1 初五行悟入無常行 T1 合變異、滅壞二行以三量觀無常相 U1 至教量觀無常相 U2 以現量觀無常相 V1 總說 V2 別釋 W1 內事 X1 總說 X2 別釋 Y1 八種變異因緣 Z1 總說 Z2 別釋 a1 積時貯畜 a2 他所損害 a3 受用虧損 a4 時節變異 a5 火所焚燒 a6 水所漂爛 a7 風所鼓燥 a8 異緣會遇 Z3 結 Y2 十五種所作變異 Z1 分位 Z2 顯色 Z3 形色 Z4 興衰 Z5 支節具不具 Z6 劬勞 Z7 他所損害 Z8 寒熱 Z9 威儀 Z10 觸對 Z11 雜染 Z12 疾病 Z13 終沒 Z14 青瘀等 Z15 一切不現盡滅 Y3 結 W2 外事十六 X1 總說 X2 別釋 Y1 地事 Y2 園事 Y3 山事 Y4 水事 Y5 業事 Y6 庫藏 Y7-8 飲、食 Y9 乘事 Y10 衣事 Y11 嚴具 Y12 園事 Y13 香鬘塗飾所有 Y14 資具 Y15 光明 Y16 男女承奉所有 X3 結 U3 以比量觀無常相 V1 牒結前 V2 辨先發論端 V3 正辨細無常 W1 以麁比細 W2 以現所受果比知過去不現見因 T2 以別離行觀無常相 U1 牒前起後 U2 釋 U3 結 T3 以法性行觀無常相 T4 以合會行觀無常相 S2 次三行悟入苦行 T1 結前起後 T2 釋 U1 不可愛行 U2 結縛行 U3 不安隱行 T3 結 S3 無所得行悟入空行 S4 不自在悟入無我行 Q3 總結十行攝於四行 P2 欲界集諦四行相 Q1 初復次 Q2 第二復次 Q3 第三復次 P3 欲界滅諦四行相 P4 欲界道諦四行相 O2 總結 N2 解上界四諦 O1 結前生後 O2 正釋 N3 總結二智 M2 顯位地 K2 ādhimokṣiko manaskāraḥ勝解作意mos pa las byuṅ ba yid la byed pa L1 結前略標 L2 廣解四善根 M1 煖法 N1 辨緣諦盡所有性修作意相 N2 緣如所有性作四諦現觀 M2 頂法 M3 忍法 M4 世第一法 K3 prāvivekyo manaskārah遠離作意rab tu dben pa yid la byed pa K4 mīmānsā manaskāraḥ觀察作意dpyod pa'i yid la byed pa L1 略辨 M1 明斷修惑得二果相 M2 明捨中觀察 L2 廣釋 M1 初問答廣辨修道體用品類差別 M2 明於中觀察 N1 八種修 N2 十一種品類差別 K5 ratisaṁgrāhako manaskārah攝樂作意dga' ba sdud pa yid la byed pa K6 prayoganiṣṭho manaskārah加行究竟作意sbyor ba mthar thug pa yid la byed pa K7 prayoganiṣṭhaphala manaskārah加行究竟果作意sbyor ba mthar thug pa'i bras bu yid la byed pa L1 辨有為無為果體,以其標位 L2 重明羅漢勝德 L3 對因立果 I3 總結 D3 聲聞地總結 B14 獨覺地 C1 結前生後 C2 五門正解釋 D1 獨覺種姓 D2 獨覺道 D3 獨覺習 D4 獨覺住 D5 獨覺行 B15 菩薩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解釋 D1-3 第一至第三瑜伽處二十七品 E1 舉十法略標綱要 F1 先舉一頌列十法名 F2 長行屬當 G1 標十法 G2 列十法 E2 依門廣辨三瑜伽處 F1 第一持瑜伽處(十八品) G1 明三持 H1 略問答出三持體 I1 問 I2 答 J1 第一種姓持 J2 第二發心持 J3 第三行方便持 H2 辨其持義 G2 廣辨 H1 解種姓持 I1 種姓品 J1 正辨種姓相 K1 明種姓體 L1 明二種種姓 L2 釋其名 L3 約位前後 L4 辨勝過劣 M1 略解 M2 問答廣辨 K2 明種性相 L1 略標綱要 L2 隨別解釋 M1 施波羅蜜相 N1 徵問發起 N2 正解釋 O1 辨三施 P1 明菩薩本性樂施 P2 對境能行 Q1 明財施 Q2 辨法施 Q3 無畏施 O2 六句分別 N3 總結 M2 戒波羅蜜相 N1 問 N2 解 N3 結 M3 忍波羅蜜多相 N1 問 N2 解 N3 結 M4 精進波羅蜜多相 N1 問 N2 解 N3 結 M5 靜慮波羅蜜多相 N1 問 N2 解 N3 結 M6 慧波羅蜜多相 N1 問 N2 解 N3 結 L3 總結姓相 J2 隨義分別 K1 明種姓處相所有白法起時不定 K2 明種姓菩薩受生不定 K3 辨白法相違四隨煩惱 K4 明證菩提有其遲速 L1 明種姓人證有遲速 L2 明無種姓人決定不證 H2 解發心持 I2 發心品 J1 有五句釋發心體 K1 別解 L1 辨自性 L2 明行相 L3 明所緣 L4 明功德 L5 明最勝菩薩 K2 總結 J2 有四句釋發心異名 K1 別解 L1 趣入 L2 菩提根本 L3 大悲等流 L4 學所依止 K2 總結 J3 隨義分別 K1 發心退與不退 L1 辨退不退 L2 辨究竟不究竟 K2 發心因緣 L1 總釋 L2 隨別釋 M1 四緣 N1 由見佛僧神變增盛所以發心 N2 聞依菩提故所說正法深信發心 N3 由見正法將滅所以發心 N4 眾生為五濁所逼導引令他學故發心 M2 四因 N1 問 N2 答 O1 標列 O2 別解 P1 種姓具足 P2 善友攝受 P3 多悲心 P4 於苦無怯 M3 四力 N1 總釋 N2 隨別釋 O1 自力 O2 他力 O3 因力 O4 加行力 K3 就前緣因力等辨退不退 L1 就緣因力辨退不退 L2 就四因令退 K4 明不退菩薩勝利 L1 第一雙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 L2 第二雙二種善勝意樂 L3 第三雙二加行 L4 第四雙二增長大善法門 L5 第五雙二種勝 L6 第八雙二種發心勝利 M1 總說 M2 別釋 N1 世間尊重福田 N2 無害利 O1 解九句 P1 明現身得護非他所嬈 P2 轉受餘生身無重病 P3 利他無倦 P4 身心麁重轉復輕微 P5 所用明呪皆有神驗 P6 柔和忍辱 P7 摧諸煩惱 P8 隨所居處災橫不起 P9 或生惡趣速脫愍他 O2 總結 H3 解行方便持(下十六品解行方便持) I1 結前問後 I2 對問解釋 J1 開三章 J2 依章廣辨 K1 五品(3-7)七法以為所學 L1 總開列五品七法 M1 問答發起 M2 舉偈頌 M3 長行屬當 L2 隨別解釋 M3 自他利品 N1 開列十門 N2 依門辨 O1 解純共 P1 總問 P2 別解 Q1 開二章 Q2 解 R1 辨純自利 R2 明自利共他 R3 明純利他 R4 利他共自 O2 解利益安樂 P1 別解利樂二相 Q1 解利益相 Q2 解安樂相 R1 總釋 R2 隨別釋 S1 因樂 S2 受樂 S3 苦對治樂 S4 受斷樂 S5 無惱害樂 T1 總說 T2 略解 U1 出離樂 U2 遠離樂 U3 寂靜樂 U4 三菩提樂 T3 廣解 P2 總約二種明與不與 Q1 明念與眾生有利益樂不與眾生無利益樂 R1 總說 R2 別釋 S1 明苦樂隨益授與不隨樂欲 T1 明菩薩以慧了知勸彼眾生捨無益樂 T2 明有共利益雖無樂欲應捨與之 T3 明有樂無益應削奪之 S2 就五樂明與不與 Q2 明菩薩亦自隨力受學修行 P3 總結 O3 因攝果攝自利利他(三因三果) P1 先徵問發起開列三門 P2 依門解釋 Q1 明三種因果 R1 別明異熟因果 S1 正明八種異熟體 T1 問 T2 標列 T3 別解 U1 壽量具足 U2 形色具足 U3 族姓具足 U4 自在具足 U5 信言具足 U6 大勢具足 U7 人性具足 U8 大力具足 S2 辨八種感異熟因 T1 正辨八因 U1 問 U2 隨別釋 V1 壽量具足因 V2 形色具足因 V3 族姓具足因 V4 自在具足因 V5 信言具足因 V6 大勢具足因 V7 人性具足因 V8 大力具足因 T2 明八因 S3 辯八種異熟果 T1 正辨八果 U1 問 U2 別解 V1 壽量具足果 V2 形色具足果 V3 族姓具足果 V4 自在具足果 V5 信言具足果 V6 大勢具足果 V7 人性具足果 V8 大力具足果 U3 結 T2 明諸菩薩要具二事方利眾生 R2 合明福智因果 S1 約六度出福智體 S2 解福智因 S3 解福智果 Q2 辨勝劣 O4 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P1 問 P2 解 Q1 現法自利 Q2 現法利他 Q3 總明後法自利利他(有四句) P3 結 O5 畢竟及不畢竟自利利他 P1 略解 P2 重辯 N3 結勸修學 M4 真實義品 N1 辨體:標列二種、四種真實 N2 廣辨 O1 正解釋四種真實 P1 世間極成真實 P2 道理極成真實 P3 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P4 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O2 隨義分別 P1 所證真實理體無二 P2 修空勝解成大方便 P3 明入法無我知離言自性證二智行 Q1 略 Q2 廣辨二智行相 R1 明正智行相 R2 明後智行相 R3 結菩薩二智勝利皆依方便法無我智而得成就 Q3 結 P4 乘御無戲理論能修正行 Q1 總 Q2 別 Q3 結 P5 廣明離言自性 Q1 正辨離言自性 R1 問 R2 答 S1 立正宗 S2 破邪執 T1 破小乘執有遍計隨言說法 U1 有三復次以理廣破 V1 初復次正破立宗 V2 二復次破其救義 W1 破隨說即有法體 W2 破前有色等後以名詮 V3 三復次即顯三失 U2 結破類通 T2 破初學大乘惡取空謗無一切離言說法 U1 開二人於佛法中俱為壞失 U2 別解二人壞失之相 V1 正破執 W1 牒執略非 W2 正破 X1 法喻合據理懸破 X2 就人指行 V2 引說證成 W1 引經解釋 W2 重分別惡善取空人 X1 解惡取空者 X2 善取空者 Q2 引說證成 R1 總舉 R2 引經釋 S1 引轉有經 S2 引義品 S3 引散他迦多衍那經 T1 引經言 U1 略辨 U2 重釋 U3 明觀利 T2 釋經意 R3 總結 Q3 明諸佛起言說意 Q4 明諸愚夫不了離言說法起八分別 R1 明不了起八分別 S1 明不了離言諸法起八分別而生三事能起二世間 T1 總標舉 T2 別釋 U1 列分別名 U2 辨能生三事 U3 結成三事略述三門辨八分別 T3 辨所生事本末相生攝法周盡 S2 解八種分別 T1 自性分別 T2 差別分別 T3 總執分別 T4-5 我、我所分別 T6 愛分別 T7 非愛分別 T8 彼俱相違分別 S3 辨八中前三分別與所依緣展轉相生 R2 明為了知分別過修四尋思四如實智 S1 問答總標 S2 別解 T1 解四尋思 U1 標列 U2 別釋 V1 名尋思 V2 事尋思 V3 自性假立尋思 V4 差別假立尋思 T2 解四如實智 U1 總說 U2 別釋 V1 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V2 事尋思所引如實智 V3 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V4 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R3 愚夫闇故起分別流轉不息 R4 明菩薩依智了分別故能證大果 S1 明菩薩能滅戲論得大涅槃 S2 明得諸自在 S3 明能得五利五業 S4 明五種勝利攝所作盡 O3 第三結成三品 M5 威力品 N1 略辨三種威力 N2 廣明五種威力 O1 開五章 O2 次第釋 P1 神通威力 Q1 總說 Q2 隨別釋 R1 神境智作證通 S1 開二章 S2 別解 T1 能變通 U1 總說 U2 別釋 V1 振動 V2 熾然 V3 流布 V4 示現 V5 轉變 V6 往來 V7-8 卷舒 V9 眾像入身 V10 同類往趣 V11-12 隱顯 V13 所作自在 V14 制他神通 V15 能施辯才 V16 能施憶念 V17 能施安樂 V18 放大光明 T2 能化通 U1 問 U2 解 V1 解化義 V2 開三章解釋 W1 問三章 W2 牒解釋後 X1 解身境 Y1 牒 Y2 解 Z1 略解 a1 解化身 a2 明化境 Z2 重辨 a1 解化身 a2 重辨化境 Y3 結 X2 解化語 Y1 開七句 Y2 次第解 Z1 妙音相應 Z2 廣音具足 Z3 繫屬於自 Z4 繫屬於他 Z5 無所繫屬 Z6 宣說正法言詞所攝 Z7 誨責放逸言詞所攝 U3 結 S3 總明二業 R2 隨念宿住智作證通 S1 辨憶念境事 T1 牒問 T2 解釋 U1 廣明隨念境事 V1 知過去多身久遠之事 V2 知此身前滅之事 V3 憶劫遠近前 U2 總明所知過去無礙 T3 結 S2 明其業用 R3-4 天耳、天眼智作證通 S1 明(2)天耳智作證通(天耳通) T1 所列所聞六對之聲 T2 次第解 U1 聞天聲、人聲 V1 聞天聲 V2 聞人聲 U2 聞聖聲、非聖聲 V1 聞聖聲 V2 聞非聖聲 U3 聞大聲、小聲 V1 聞大聲 V2 聞小聲 U4 聞辯聲、非辯聲 V1 聞辯聲 V2 聞非辯聲 U5 聞化聲、非化聲 V1 聞化聲 V2 聞非化聲 U6 聞遠聲、近聲 V1 聞遠聲 V2 聞近聲 S2 明(4)見死生智作證通(天眼通) S3 辨二通作業 R5 知心差別智作證通 S1 明知心差別 S2 辯利他作業 R6 漏盡智作證通 S1 明智境 S2 辨業用 P2 法威力 Q1 問 Q2 解 R1 總明施等六度各有四相 S1 先舉六度 S2 明施等一一略有四相 R2 別解六度度列四相 S1 布施四相 S2 持戒四相 S3 忍辱四相 S4 精進四相 S5 靜慮四相 S6 般若四相 Q3 結 P3 俱生威力 Q1 問 Q2 解 R1 明憶念本生 S1 憶念本生 S2 堪忍大苦 S3 明其大悲 R2 明八相成道 R3 辨差別 Q3 結 P4-5 共與不共聲聞獨覺威力 N3 示現攝入三種神通 M6 成熟品 N1 開六門 N2 依門辨 O1 成熟自性 O2 所成熟補特伽羅 O3 成熟差別 P1 舉數列名 P2 依章別釋 Q1 諸根成熟 Q2 善根成熟 Q3 智慧成熟 Q4 下品成熟 Q5 中品成熟 Q6 上品成熟 O4 成熟方便 P1 舉數列名 P2 依章別釋 Q1 增長 Q2 現緣攝受 Q3 趣入 Q4 攝樂 Q5 初發處 Q6 非初發處 Q7 遠清淨 Q8 近清淨 Q9 加行 Q10 意樂 Q11 財攝受 Q12 法攝受 Q13 神通引攝 Q14 宣說正法 Q15 隱密說法 Q16 顯了說法 Q17 下品加行 Q18 中品加行 Q19 上品加行 Q20 聽聞 Q21 思惟 Q22 修習 Q23 攝受 Q24 降伏 Q25 自成熟 Q26 請他成熟 Q27 俱成熟 P3 將因對釋成方便 O5 能成熟補特伽羅 O6 已成熟補特伽羅相 P1 聲聞人 P2 獨覺人 P3 菩薩人 Q1 約位分三品 Q2 約八義釋三品差別 Q3 解熾然等義 N3 逐難重釋 O1 釋成熟方便品數不同 P1 前五唯是下品,餘二十二麁有三品 P2 分九品 P3 就差別,有無量品 O2 明修習成熟差別之意 P1 為成熟自佛法故修習成熟六種差別 P2 為令他得出離修集六種成熟差別 M7 菩提品 N1 約五門出菩提體 O1 約智斷出菩提體 P1 約二智二斷 P2 約三智二斷 Q1 列三智二斷之名 Q2 次第解 P3 約共不共德 O2 約最勝以辨菩提 P1 舉數嘆勝 P2 列七名 P3 依名解 Q1 所依最勝 Q2 正行最勝 Q3 圓滿最勝 Q4 智最勝 Q5 威力最勝 Q6 斷最勝 Q7 住最勝 P4 轉名異釋 O3 約十號隨念功德以辨菩提 O4 辨出現 P1 一世界多劫無佛一劫多佛 P2 十方世界有無量佛 P3 在一世界同時無有二佛出現 O5 約差別等德以辨菩提 N2 結說勸知 N3 讚歎菩薩 K2 一品(8)學方法 L8 力種姓品 M1 結前生後 M2 開列章門 N1 標列七門 N2 依門隨解 O1 勝解 O2 求法 P1 答第一問所求法 Q1 開合五明求四法 Q2 離合四法辨求五明 R1 列五明 R2 問答分別 S1 問答辨五明詮法多少 S2 問答廣辨因明所詮之義 T1 解正因果相 U1 解因相即是十因 V1 總舉數 V2 列三章 V3 釋 W1 解舉數 X1 列十名 X2 解十因 X3 對二因四緣相攝通塞 Y1 對二因 Y2 將四緣共二因相攝 W2 解三章 X1 解世間十因 X2 解雜染十因 W3 解清淨十因 V4 解已總結無有過增 U2 解果相即是五果 U3 總結 T2 辨已作未作得失之相 P2 答第二問求聞正法 Q1 問 Q2 解 R1 聞法慇重 R2 顯校量勝 R3 辯重聽法慇重 Q3 結 P3 答第三問求意 O3 應說正法 P1 結前生後 P2 答 Q1 答第一問:問所說法 Q2 答第二問:問說方法 R1 開二門 R2 次第解 R3 總結 Q3 答第三問:問說法意 O4 法隨法行 P1 開五門 P2 次第解 Q1 解三業 Q2 解正思 Q3 解正修 O5 教授 O6 教誡 O7 方便所攝身語意業 K3 十品(9-18)能學行兼有所學 L1 明其自分 M1 明自利行 N1 總舉數列六度名 N2 次第別解 O9 施品 P1 問 P2 解 Q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Q2 依章廣辨 R1 自性施 R2 一切施 S1 問 S2 釋 T1 廣六施 U1 明有財無財施 V1 明有財施 W1 明內外施 X1 總明內外施 Y1 舉數列名以彰內外 Y2 開釋 Z1 內施 Z2 釋內外施 Z3 釋外施 X2 內外分為四 Y1 開內為二 Z1 合施身 Z2 分施支節 Y2 開外為二 W2 明對機應施不應施 X1 略 X2 廣 Y1 就內身辨施不施 Y2 約外物辨施不施 Z1 第一 Z2 第二 Z3 第三 Z4 第四 Z5 第五不與戲樂等物 a1 總標其義 a2 別釋五句 a3 總結宗要 Z6 第六 Z7 第七不合父母師長 Z8 第八不合以諸百姓等妻子眷屬奪別取布施 Z9 第九 Z10 第十 Z11 第十一 Z12 第十二 Z13 第十三 Z14 第十四 Z15 第十五不越學處而行惠施 Y3 明施方軌 Z1 第一句 Z2 第二句 Z3 第三句 Z4 第四句 Z5 第五句 Z6 第六句 Z7 第七句 Z8 第八句 Z9 第九句 Z10 第十句 Z11 第十一句 Z12 第十二句 Z13 第十三句 Z14 第十四句 Z15 第十五句 Z16 第十六句 Z17 第十七句 Z18 第十八句 Z19 第十九句 Z20 第二十句 Z21 第二十一句 Z22 第二十二句 Z23 第二十三句 Z24 第二十四句 Z26 第二十五句 Z26 第二十六句 Z27 第二十七句 Z28 第二十八句 Z29 第二十九句 a1 總標句 a2 問答廣釋 b1 第一番 b2 第二番 b3 第三番 b4 第四番 a3 結 V2 明無財施 W1 正辨現無財寶增慧行施 W2 判位 U2 明法施 V1 約經卷等辨施不施 W1 辨用經卷施及不施 W2 明無經卷等 V2 問答重釋行施方便 U3 明無礙解施 U4 明勝意樂施 U5 明障對治智施 V1 總舉 V2 別釋 W1 明所治四障 W2 明能治四智 X1 先未串習 X2 施物尠闕 X3 耽著上妙悅意財物 X4 觀見當來具足財果而深欣樂 W3 明四智用有差別 U6 明增上意樂勝解施 T2 結略義 S3 結前生後 R3 難行施 R4 一切門施 R5 善士施 R6 一切種施 R7 遂求施 R8 此世他世樂施 R9 清淨施 P3 結 O10 戒品 P1 問 P2 解 Q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Q2 依章廣辨 R1 九門淨戒 S1 自性戒 T1 問 T2 解 U1 舉數列名 U2 次第列釋 V1 從他正受 V2 善淨意樂 V3 犯已還淨 V4 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U3 結歎勝利 T3 結 S2 一切戒 T1 問 T2 釋 U1 約在家出家略明一切戒 U2 廣明一切戒 V1 明三聚戒體即是所學 W1 略明受中三聚戒體 X1 總牒開 X2 依章別釋 Y1 律儀戒 Y2 攝善法戒 Z1 略標 Z2 廣明 a1 約三慧明攝善 a2 約三業明 b1 明身業 b2 明語業 b3 明意業 b4 總約三業明迴向發願及供養行而無放逸身業 a3 明七善 Z3 結 Y3 饒益有情戒 Z1 問 Z2 解 a1 同事 a2 愛語 a3-7 布施 b1 報恩施 b2 無畏施 c1 故苦無畏施 c2 除愛無畏施 b3 財施 b4 法施御眾 a8-11 利行 b1 於無德善人隨順心轉 b2 於有德善人讚揚實德 b3 於有過軟性有情調伏驅擯 b4 於有情過剛強惡人神力制伏 W2 廣明持中三聚戒相 X1 三問 X2 次第答 Y1 答第一問律儀戒 Z1 有十句解釋 a1 不顧戀過去諸欲 a2 不希求未來諸欲 a3 不耽著現在諸欲 a4 樂遠離不生喜足 a5 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 a6 能於己不自輕蔑 a7 性柔和 a8 能堪忍 a9 不放逸 a10 能具足軌則淨命 Z2 牒十句結之 Y2 答第二問攝善法戒 Z1 約六度開為十相 a1 施漸次 a2 戒漸次 a3 忍漸次 a4 精進漸次 a5 靜慮漸次 a6 五種慧 b1 列五名 b2 別釋 Z2 結 Y3 答第三問饒益有情戒 Z1 舉數略標 Z2 廣釋 a1 同事一 a2 愛語一 a3 布施五 b1 報恩施 b2 故苦無畏施 b3 除愛無畏施 b4 財施 b5 法施御眾施 a4 利行四 b1 於無德善人,性好隨轉 c1 總 c2 別 d1 第一句生他苦樂有隨不隨 e1 明菩薩所現身語生他憂苦無益即止,有益則行 e2 明菩薩於他事中現行身語生餘有情憂苦無益則止,有益則行 e3 明菩薩於自事中現行身語生他憂苦非學處攝不順福智則止 d2 第二句知他忿纏可捨不捨有隨不隨 d3 第三句明他來須共談論 d4 第四句不故意惱觸 d5 第五句不嗤誚輕弄 d6 第六句非時不非時親近 d7 第七句不現前毀他所愛讚他非愛 b2 明讚有德 b3 明有過易調治罰驅擯 b4 明有過難調現通折伏或為恐怖或為引攝 Z3 結 X3 結 V2 明依戒修學即能學 W1 明依戒修學 X1 廣明修學 Y1 明從他正受 Z1 明從他正受 a1 明受戒 b1 正明受戒 c1 明前方便 d1 先發願 d2 請師求戒 d3 念佛菩薩功德運心供養 c2 明正受戒 c3 明受戒後方便 d1 明戒師啟請作證十方眾前法爾相現 d2 明受已敬禮而退 b2 歎戒利益挍量顯勝 a2 明持戒 b1 數諦思 b2 專心聞法 a3 重明受戒 b1 明簡擇戒師 c1 明戒師有慧無信不應從受 c2 明戒師有其六蔽不修六度不應從受 b2 明住戒人量機授法 b3 明師簡弟子 a4 廣辨戒相 b1 明四重 c1 辨四重相 d1 第一重戒 d2 第二重戒 d3 第三重戒 d4 第四重戒 c2 隨義分別 d1 明他勝所以 d2 明起下中纏犯戒不捨上纏即捨 d3 明重受 d4 明二緣捨菩薩戒 d5 明淨戒經生不失 b2 明四十三輕 c1 總勸知犯非犯相 c2 別解 d1 犯三十二輕障於六度攝善法戒 e1 犯七輕障施 f1 五障財施 g1 第一、不供三寶戒 g2 第二、貪求名利戒 g3 第三、不敬有德法戒 g4 第四、不應供受襯戒 g5 第五、不受重寶施戒 f2 一障法施 g6 第六、不施其法戒 f3 一障無畏施 g7 第七、棄捨惡人戒 e2 犯七輕障戒 f8 第八、遮罪共不共戒 f9 第九、性罪不共戒 f10 第十、住邪命法戒 f11 第十一、掉動嬉戲戒 f12 第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f13 第十三、不護雪譏謗戒 f14 第十四、不折伏眾生戒 e3 犯四輕障忍 f15 第十五、瞋打報復戒 f16 第十六、不行悔謝戒 f17 第十七、不受悔謝戒 f18 第十八、懷忿不捨戒 e4 三障精進 f19 第十九、染心御眾戒 f20 第二十、耽著睡眠戒 f21 第二十一、虛談棄時戒 e5 三障定 f22 第二十二、不求禪法戒 f23 第二十三、不除五蓋戒 f24 第二十四、貪味靜慮戒 e6 八障慧 f1 五約法 g25 第二十五、不學小法戒 g26 第二十六、背大向小戒 g27 第二十七、捨內學外戒 g28 第二十八、專習異論戒 g29 第二十九、不信深法戒 f2 三就人 g30 第三十、愛恚讚毀戒 g31 第三十一、不聽正法戒 g32 第三十二、輕毀法師戒 d2 犯十一種輕障於四攝利眾生戒 e1 一障同事 f33 第三十三、不為助伴戒 e2 一障愛語 f34 第三十四、不往事病戒 e3 四障布施 f35 第三十五、非理不為說法戒 f36 第三十六、有恩不報戒 f37 第三十七、患難不慰戒 f38 第三十八、希求不給戒 f39 第三十九、不如法攝眾戒 e4 四障利行 f40 第四十、不隨順眾生戒 f41 第四十一、不隨喜讚揚戒 f42 第四十二、不行威折戒 f43 第四十三、不神力折攝戒 c3 總結無犯 Z2 明專精守護 Z3 明犯已能悔 Y2 明自淨心受 X2 逐難重解 W2 明學戒勝利 T3 結 S3 難行戒 S4 一切門戒 S5 善士戒 S6 一切種戒 S7 遂求戒 S8 此世他世樂戒 S9 清淨戒 R2 明戒勝利 R3 明戒所作 S1 攝九為三 S2 明三聚各有所作 S3 明攝所作盡 P3 結 O11 忍品 P1 問 P2 解 Q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Q2 依章廣辨 R1 自性忍 R2 一切忍 S1 徵 S2 釋 T1 約人分二 T2 約境開三 U1 約二開三 U2 依章列釋 V1 耐他怨害 W1 問 W2 解 X1 舉忍境 X2 對境修忍 Y1 修三觀 Z1 自惟往業觀 Z2 諸行性苦觀 Z3 以小呪大觀 Y2 修五想 Z1 結前略標 Z2 廣釋 a1 宿生親善想 a2 隨順唯法想 a3 無常想 a4 苦想 a5 攝受想 X3 釋忍者義 W3 結 V2 安受眾苦忍 W1 問 W2 解 X1 舉昔況今總標能忍 X2 廣釋一切事苦 Y1 列八苦 Y2 次第釋 Z1 依止處苦 Z2 世法處苦 Z3 威儀處苦 Z4 攝法處苦 Z5 乞行處苦 Z6 勤劬勞處苦 Z7 利他處苦 Z8 所作處苦 X3 總嘆顯勝 W3 結 V3 法思勝解忍 W1 明八種生勝解處 W2 明由二因緣忍得安立 S3 結 R3 難行忍 R4 一切門忍 R5 善士忍 R6 一切種忍 S1 總說 S2 別釋 T1 六種 T2 七種 R7 遂求忍 S1 解八種名遂求忍 S2 釋忍名義 R8 此世他世樂忍 R9 清淨忍 P3 結 O12 精進品 P1 問 P2 解 Q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Q2 依章廣辨 R1 自性精進 R2 一切精進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擐甲精進 T2 攝善法精進 T3 饒益有情精進 R3 難行精進 S1 總說 S2 別釋 T1 第一難行精進(無間修) T2 第二難行精進(長時修) T3 第三難行精進(無餘修) S3 結前生後 R4 一切門精進 S1 總說 S2 別釋 T1 對是四正勤 U1 離染法精進 U2 引白法精進(承後) T2 對明修勝利 U3 淨除業精進(承前) U4 增長智精進 R5 善士精進 R6 一切種精進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六種精進 T2 七種精進 S3 結 R7-8 遂求精進與此世他世樂精進 R9 清淨精進 P3 結 O13 靜慮品 P1 問 P2 解 Q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Q2 依章廣辨 R1 自性靜慮 R2 一切靜慮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現法樂住靜慮 T2 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U1 明不共德 U2 明共二乘德 T3 饒益有情靜慮 R3 難行靜慮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第一難行靜慮 T2 第二難行靜慮 T3 第三難行靜慮 R4 一切門靜慮 R5 善士靜慮 R6 一切種靜慮 S1 總說 S2 別釋 T1 六種靜慮 T2 七種靜慮 R7 遂求靜慮 R8 此世他世樂靜慮 R9 清淨靜慮 P3 結 O14 慧品 P1 問 P2 解 Q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Q2 依章廣辨 R1 自性慧 R2 一切慧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 T2 能於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 T3 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 R3 難行慧 R4 一切門慧 R5 善士慧 R6 一切種慧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六種慧 T2 七種慧 R7 遂求慧 R8 此世他世樂慧 R9 清淨慧 N3 總結六種引證嘆勝 O1 引經證成 P1 明六度是佛所說,令他正生信 Q1 總引說 Q2 別引六度九門 P2 明此六度是佛因中本所修習令他樂修 Q1 總明苦行依止六度 Q2 別明苦行依止差別 O4 異名結嘆 P1 明修所為 P2 顯六度異名 P3 明果稱因 M2 明利他行 N15 攝事品 O1 問 O2 解 P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九章門 P2 依章廣辨 Q1 愛語 R1 自性愛語 R2 一切愛語 S1 明三種 T1 標列 T2 隨別釋 U1 菩薩設慰喻語 U2 菩薩設慶悅語 U3 菩薩設勝益語 S2 攝三為二 R3 難行愛語 R4 一切門愛語 R5 善士愛語 R6 一切種愛語 S1 標列 S2 隨別釋 T1 六種愛語 T2 七種愛語 R7 遂求愛語 R8 此世他世樂愛語 S1 五除難 S2 四讚善 R9 清淨愛語 Q2 利行 R1 指廣說如愛語中 R2 辯差別 R3 還依九門界以分別 S1 自性利行 S2 一切利行 T1 標列 T2 隨別釋 U1 於現法利勸導利行 U2 於後法利勸導利行 U3 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 S3 難行利行 S4 一切門利行 S5 善士利行 S6 一切種利行 T1 標列 T2 隨別釋 U1 六種利行 U2 七種利行 S7 遂求利行 S8 此世他世樂利行 S9 清淨利行 Q3 同事 R1 問 R2 答 S1 約法辨 T1 正辯同事 T2 重釋 S2 約人四句分別 M3 第三雙結二利作業彰成益 N1 明六度四攝自利利他作業差別 N2 明六度四攝現行現行最勝及以清淨三種因緣 O1 總標 O2 別釋 O3 結 N3 明六度四攝,後八門中得果義別 L2 明其勝進 M1 總明自利利他隨緣造修之行 N16 供養親近無量品 O1 問 O2 解 P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三章門 P2 依章廣辨 Q1 供養 R1 十種供養 S1 明供佛 T1 問 T2 答 U1 先列十門 U2 依門辨 V1-9 明前九 財供養 W1 明有財行九供養 X1 別明九種 Y1 佛身供養 Y2 制多供養 Y3-4 現前及不現前供養 Z1 明現不現供養 a1 現對佛及現對制多供養 a2 通現不現 a3 不現供養 Z2 明供養得果差別 a1 成因德 b1 攝梵福廣多功德 b2 明離過不墮惡道 b3 能成勝菩提資糧 a2 成果德 b1 明現供唯對一佛及一制多心境少狹唯得大果 b2 緣不現佛及制多心境漸寬得大大果 b3 供現不現前境普心遍行得最上果 Y5-6 自作及教他供養 Z1 明三種供養 Z2 明得果不同 Y7 財敬供養 Y8 廣大供養 Y9 無染供養 X2 總明 Y1 明以三種財為前九種供養 Y2 明自在菩薩化事供養 Z1 明化眾多身恭敬禮拜 Z2 明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持華供養 Z3 明一切化身出妙音聲歌讚於佛 Z4 明化出諸莊嚴具供養如來 W2 明無財運心供養 U10 明第十 行供養 V1 正明行 W1 明四無量 W2 明四法印 W3 明四念 V2 挍量顯勝行 T3 結 S2 類供法僧 R2 六種增上意樂 Q2 親近善友(七問) R1 七問 R2 次第解釋 S1 問善友體相 T1 答第一問成幾功德能為善友 T2 答第二問幾德相應能為善友所化不虛 T3 答第三問成就幾相令他遠聞極生淨信 T4 答第四問由幾種相於所化生為善友事(承後) S2 問求法者相 T5 答第五問(承前) T6 答第六問 T7 答第七問 Q3 修四無量 R1 約三緣修四無量 S1 舉數列名 S2 解釋 T1 舉四無量境 T2 對境辨修 U1 對初境修三種慈 V1 有情緣慈 V2 法緣慈 V3 無緣慈 U2 類明對三境修三無量 S3 義門分別 T1 辯三緣有共不共 T2 就利樂分別 T3 辨異名 R2 對百一十苦偏明修悲 S1 明對苦修悲 T1 總明對苦修悲 T2 問答廣辯一百十苦 U1 問 U2 答 V1 就增一門中明五十五苦 W1 一苦 W2 二苦 W3 三苦 W4 四苦 W5 五苦 W6 六苦 W7 七苦 W8 八苦 W9 九苦 W10 十苦 V2 別就九苦門中辯五十五苦 W1 標列 W2 隨別釋 X1 一切苦 X2 廣大苦 X3 一切門苦 X4 邪行苦 X5 流轉苦 X6 不隨欲苦 X7 違害苦 X8 隨逐苦 X9 一切種苦 T3 釋已總結 S2 因解大悲之義 T1 明大悲所緣 T2 解大義 S3 結嘆修悲勝利 T1 結嘆 T2 明勝利 U1 明地前修悲勝利 V1 明地前由修悲故速入初地得六種心 V2 過小乘見道無學厭離之心 U2 明地上修悲勝利 T3 引說證成 R3 結嘆勝利之相 S1 總結嘆 S2 明得四勝利 M2 明其內證之行 N17 菩提分品 O1 問 O2 解 P1 頌及長行總說綱要開十五章門 P2 依章廣辨 Q1 慚愧 Q2 堅力持性 Q3 心無厭倦 Q4 善知諸論 Q5 善知世間 R1 問 R2 釋 S1 知世間 T1 知眾生世間 U1 知世間於厭生死上昇出離不如實知 U2 知世間穢濁增減 V1 總說 V2 別釋 W1 壽濁 W2 有情濁 W3 煩惱濁 W4 見濁 W5 劫濁 V3 結 T2 知器世間 T3 作八觀 T4 作勝義人無我觀 T5 牒結 S2 隨順世間 T1 明化順物情愛語行轉 T2 明化稱物機利行轉 T3 明化遂物心施行轉 T4 明化合時宜同事行轉 R3 結 Q6 修四依 R1 明修正四依 R2 明略現四量 R3 明修功能 Q7 四無礙解 R1 問 R2 解 S1 法無礙解 S2 義無礙解 S3 詞無礙解 S4 辯無礙解 R3 依四無礙解獲五處善巧 Q8 菩提資糧 Q9 菩提分法 R1 牒前生後開列兩章 R2 次第解 S1 就三性真俗二觀以明道品 S2 約四諦安立非安立觀以辨道品 Q10 止觀 R1 總標兩門 R2 解 S1 止 S2 觀 R3 結 Q11 方便善巧 R1 總標舉 R2 別徵解 S1 內六善巧 S2 外六善巧 T1 徵開六 T2 次第解 U1 別解前二二善巧 V1 明第一善巧 V2 明第二善巧 U2 解後四善巧 V1 併作四問 V2 解釋 W1 開六章門 W2 次第解 X1 明隨順會通方便善巧 Y1 問 Y2 解 Z1 明隨順 Z2 明會通 Y3 結 X2 明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Y1 問 Y2 解 Y3 結 X3 明異分意樂方便善巧 Y1 問 Y2 解 Y3 結 X4 明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Y1 問 Y2 解 Y3 結 X5 明施恩報恩方便善巧 Y1 問 Y2 解 Y3 結 X6 明究竟清淨方便善巧 Y1 問 Y2 解 Y3 結 V3 總結 S3 總結 Q12 四陀羅尼 R1 問 R2 答 S1 舉數列名 S2 徵問別解 T1 法陀羅尼 T2 義陀羅尼 T3 呪陀羅尼 T4 忍陀羅尼 U1 問 U2 解 V1 明出體 V2 明方便 V3 廣明修相 W1 舉無義呪詞為思惟境 W2 於呪句正起思惟 W3 由思惟成忍勝義利 U3 結 S3 約位分別 S4 明得因差別 Q13 所修正願 R1 問 R2 答 S1 總說 S2 別釋 T1 發心願 T2 受生願 T3 所行願 T4 正願 T5 大願 Q14 三三摩地 R1 辨三相 R2 明建立 R3 結勸修學 Q15 四法嗢拕南 R1 舉數列名 R2 解嗢拕南義 R3 依四義次第解釋 S1 就遍計所執以解無常 T1 問 T2 解 U1 就遍計執解無常 U2 就依他因緣之法以解無常 V1 觀依他自性無常 V2 約三世以辯無常 V3 就四相以辨無常 W1 辨四相 W2 破廣外執 X1 約大小二相以破實有 Y1 略破法外四相 Y2 廣破法外四相 Z1 將欲破先申正義 Z2 破邪執 a1 明總觀非實 a2 以理別徵以破實有 b1 約四相以破實有 b2 別約滅相以破實有 X2 約假有觀成破其實有 T3 結 S2 釋有漏皆苦義 S3 釋諸法無我義 S4 釋涅槃義 T1 法 U1 釋涅槃名 U2 出涅槃體 U3 約人辨 T2 喻 U1 王子喻 V1 喻 V2 合 U2 病人喻 V1 喻 W1 應機感聖喻 W2 聞教轉執喻 W3 勸聞勝法喻 W4 前執不捨喻 W5 說教淺深喻 W6 愚人未解喻 V2 合 L3 明其因成果滿 M18 菩薩功德品 N1 第一頌 O1 頌列七名 O2 長行次第解釋 P1 希求法 P2 不希奇法 P3 平等心 P4 饒益 P5 報恩 P6 欣讚 P7 不虛饒益加行 N2 第二頌 O1 頌列六名 O2 長行次第解釋 P1 無顛倒加行 P2 退墮 P3 勝進 P4 相似功德 P5 真實功德 P6 調伏有情 N3 第三頌 O1 頌列五名 O2 長行次第解釋 P1 授記 P2 墮決定 P3 定作 P4 常所應作 P5 最勝 N4-5 第四至五頌 O1 頌列六名 O2 長行次第解釋 P1 第四頌有四門 Q1 四種施設建立 R1 總釋 R2 隨別釋 S1 法施設建立 S2 諦施設建立 S3 理施設建立 S4 乘施設建立 Q2 四尋思 Q3 四如實遍知 Q4 五種無量 R1 辨相 R2 次第建立 S1 有情界無量 S2 世界無量 S3 法界無量 S4 所調伏界無量 S5 調伏方便界無量 P2 第五頌有五門 Q5 說法大果勝利 Q6 大乘性 Q7 攝一切大乘 Q8 菩薩十種 Q9 諸名號建立 F2 第二隨法瑜伽處(四品) G1 菩薩相品 H1 問 H2 答 I1 頌及長行開列章門 J1 舉頌 J2 長行屬當 I2 依章廣辨 J1 五相五轉 K1 自性 L1 哀愍自性 L2 愛語自性 L3 勇猛自性 L4 舒手惠施自性 L5 甚深義理密意自性 K2 依處 L1 哀愍依處 M1 總說 M2 別釋 N1 有苦有情 N2 惡行有情 N3 放逸有情 N4 邪行有情 N5 煩惱隨眠有情 M3 結 L2 愛語依處 L3 勇猛依處 L4 舒手惠施依處 L5 甚深義理密意依處 M1 總釋 M2 隨別釋 N1 第一依處 N2 第二依處 N3 第三依處 N4 第四依處 N5 第五依處 M3 結 K3 果利 L1 明果利 L2 引說證成 M1 哀愍果利 M2 愛語果利 M3 勇猛果利 M4-5 舒手惠施與能解甚深義理密意果利 L3 結 K4 次第 K5 相攝 J2 結勸應知 G2 分品 H1 問 H2 答 I1 頌及長行開列章門 J1 舉頌 J2 長行屬當 I2 依四章次第解釋 J1 善修事業 K1 總說 K2 別釋 L1 決定修作 L2 委悉修作 L3 恆常修作 L4 無罪修作 J2 方便善巧 J3 饒益於他 J4 無倒迴向 I3 總分別 J1 明此四普攝在家出家所學法盡 J2 明在家出家雖復同修四事而優劣大異 G3 增上意樂品 H1 問 H2 答 I1 有一頌開列章門 I2 依章解釋 J1 七相憐愍 J2 十五意樂 K1 辯體列名 K2 解釋 K3 十五意樂能作十事 K4 結攝明利 G4 住品 H1 牒前問 I1 牒前 I2 生後舉數 J1 舉菩薩住 J2 舉如來住 I3 列名 J1 舉二頌 J2 長行屬當 H2 問答解釋 I1 略釋十二住 J1 別解釋 K1 種性住 L1 問 L2 答 M1 修性福善 M2 明已具佛法種子 M3 明性離麁垢無間業等 K2 勝解行住 K3 極歡喜住 K4 增上戒住 K5 增上心住 K6 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K7 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K8 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 K9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K10 無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K11 無礙解住 K12 最上成滿菩薩住 J2 總分別 K1 明所作不同 K2 明勝解行等於證無相有其差別 I2 廣明十二住 J1 別解釋 K1 勝解行住 L1 行狀相 M1 問 M2 解 N1 別明勝修未成 N2 別明勝德未具 M3 結 L2 判三品忍 M1 解行住為三品 M2 對此辨八後住 M3 釋通外難 K2 極歡喜住 L1 問 L2 解 M1 前一 明諸地體 N1 明六決定為諸地體(承後) M2 後七 明相 N2 明四相發心(承前) O1 明四相發心 P1 標問勸知 P2 次第解 Q1 明何相發心 Q2 明何所緣慮 Q3 明發心相狀 Q4 發心勝利 O2 明歡喜義 O3 明除斷五怖因 N3 明發起精進引發正願 O1 初總標引發正願 O2 釋 P1 明起願 Q1 明十願 Q2 舉無盡句以成十願 Q3 判二種起願所依 P2 明十願能生無數 N4 明十種淨修住法 N5 明開曉餘住 O1 法 O2 喻 N6 明修治善根 O1 法 P1 多見諸佛起行之勝利 P2 明能練三緣 P3 明所練信等 O2 喻 O3 合 N7 明受生 O1 攝在家果 O2 攝出家果 N8 明威力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3 增上戒住 L1 問 L2 解 M1 解十意樂 M2 辨住相 M3 校量 N1 辨調柔果 N2 辨攝報果 L3 結釋會名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4 增上心住 L1 問 L2 解 M1 由二地趣入三地的方便 M2 初住地心 M3 正住地心 M4 地的滿心 N1 於正法訪求倦怠 N2 修行能正法隨法行 N3 棄捨諸靜慮隨樂在欲界受生 N4 調柔果 O1 總指同前 O2 舉喻以顯 P1 喻 P2 合 N5 受生 N6 威力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5 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L1 問 L2 解 M1 得十法明 M2 明成就智 M3 修習菩提分法 M4 斷身見等 M5 明制業開業 M6 明心調柔 M7 明隨順功德皆隆盛 M8 修治地業支大精進 M9 明意樂勝解淨修治 M10 明聖教怨敵不能映動 M11 明善根清淨 M12 明攝法果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6 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L1 問 L2 解 M1 初句修十種平等意樂得入五地 M2 第二句明善觀諦 M3 第三句明毀壞諸行悲愍有情 M4 第四句 M5 第五句 M6 第六句 M7 第七句明引發世間工巧業 M8 第八句善根清淨 M9 第九句明受生 M10 第十句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7 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L1 問 L2 解 M1 初句明十法成滿得入此住 M2 第二句明覺悟緣起生解脫門 M3 第三句一切邪想不現行 M4 第四句方便攝受生死 M5 第五句無著智現前等 M6 第六句證得無量三摩地 M7 第七句 M8 第八於佛聖教不可引奪功 M9 第九句善根清淨 M10-11 第十、第十一句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8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L1 問 L2 解 M1 初句初明妙慧所引進道勝行成滿得入 M2 第二句明通達如來境界起無間缺加行 M3 第三句明一一剎那圓證一切菩提分法 M4 第四句明安立染污不染污 M5 第五句明有加行行圓攝 M6 第六句明三業清淨 M7 第七句明逮得不共二乘三摩地 M8 第八句明念念能入滅定 M9 第九句明現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間行 M10 第十句明善根清淨 M11-12 第十一、二句受生威力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9 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L1 問 L2 解 M1 初句明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滿得入 M2 第二句明由前觀得無生忍 M3 第三句明除四災患 M4 第四句 M5 第五句 M6 第六句 M7 第七句明得自在 M8 第八句明自在勝利 M9 第九句善根清淨 M10 第十句 M11 第十一句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10 無礙解住 L1 問 L2 解 M1 初句明於第八地甚深住中不生喜足入勝進地 M2 第二句 M3 第三句明此所作事如實知 M4 第四句明方便善巧成大法師 M5-7 第五、六、七句 L3 結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K11 最上成滿菩薩住 L1 問 L2 解 M1 初句 M2 第二句 M3 第三句 M4 第四句 M5 第五句 M6 第六句 M7 第七句 L3 結釋會名 M1 結略說 M2 指經廣說 M3 釋會異名 J2 總分別 K1 明修證分齊 L1 通伏難 L2 明諸住修證經劫多小 M1 總別分別諸住劫量 N1 總 N2 別 M2 定劫大小辨修長短 M3 精進能轉不轉 K2 斷障分位 K3 清淨漸次 K4 明攝前功德品 K5 以大類小次第相當 F3 第三究竟瑜伽處(五品) G1 有三品辨自分行 H1-2 有二品正正辨自分行 I1 明五生利眾生行 J1 生品 K1 舉數列名 K2 次第解釋 L1 除災生 M1 問 M2 解 N1 辨息除現在五苦 N2 辨斷除邪見惡行 M3 結略指廣 L2 隨類生 L3 大勢生 L4 增上生 L5 最後生 K3 明五生攝生用盡 I2 明六種攝眾生行 J2 攝受品 K1 明六種攝受 L1 開六門 L2 依門釋 M1 頓普攝受 M2 增上攝受 M3 攝取攝受 M4 長時攝受 M5 短時攝受 M6 最後攝受 L3 明六攝義周盡 K2 攝受時難 L1 明遇十二難事 M1 總說 M2 別釋 N1 第一艱難 N2 第二艱難 N3 第三艱難 N4 第四艱難 N5 第五艱難 N6 第六艱難 N7 第七艱難 N8 第八艱難 N9 第九艱難 N10 第十艱難 N11 第十一艱難 N12 第十二艱難 L2 明能治此十二之善巧方便 H3 一品辨行所依地 I3 地品 J1 明攝十三住以為七地 J2 明初地離惡趣因緣 J3 明十種淨修地 K1 牒前起後開列三章 K2 依章次第別解 L1 安立 L2 略義 L3 次第 K3 總結 G2 一品辨勝進行 H4 行品 I1 通明四行 J1 舉數列名 J2 釋 K1 波羅蜜多行 K2 菩提分法行 K3 神通行 K4 成熟有情行 J3 結 I2 偏解波羅蜜行 J1 解波羅蜜義 J2 由三因緣次第建立 K1 開三章 K2 依章釋 L1 由對治故 L2 由生起故 L3 由異熟果故 K3 結 J3 攝六度為三學 I3 重解四行 G3 一品對因辨果 H5 建立品 I1 辨佛地功德 J1 列十一功德法門 J2 隨別解釋 K1 釋相好 L1 標列相及隨好名數 M1 三十二相 M2 八十隨好 L2 明得滿位 L3 明相好業因 M1 先標說意 M2 正辨業因 N1 廣建立 O1 明六十三業感於相好 O2 唯淨戒感於相好 O3 辦合立 O4 總結 N2 略說 O1 善修事業 O2 方便善巧 O3 饒益有情 O4 無倒迴向 L4 明修證位地 L5 明相名廢立 L6 明校量優劣 M1 辨校量 M2 明三無量 K2 四種一切種清淨 L1 標列 L2 隨別釋 M1 一切種所依清淨 M2 一切種所緣清淨 M3 一切種心清淨 M4 一切種智清淨 K3 十力 L1 別分別十力緣境 M1 列名 M2 次第釋 N1 處非處智力 O1 別解十一句 O2 總辨略義 N2 明自業智力 O1 釋 O2 結 N3 靜慮解脫等持業智力 O1 辯所知 P1 知等持等至所化種 P2 知障治 P3 知假立 P4 知清淨 O2 明能知力體 N4 明根勝劣智力 N5 明種種勝解智力 N6 明種種界智力 N7 明遍趣行智力 N8 明宿住隨念智力 O1 總標舉 O2 別解 O3 略結 N9 明死生智力 O1 先約天眼力釋 O2 釋死生智力 P1 明死生時所見好惡色相 P2 明由善惡行往苦樂處 Q1 明往惡趣 R1 廣釋因果 R2 總結 Q2 明往善趣 N10 明漏盡力 L2 總以七門分別 M1 頌長行列其七門 M2 依七門次第解 N1 明十力自性 N2 明十力分別 N3 明十力不共 N4 明十力平等 N5 十力作業 O1 業力 O2 定力 O3 界力 P1 略標其相 P2 廣辨教授 Q1 教聲聞指如聲聞地 Q2 明教菩薩 R1 問 R2 解 S1 發觀行 T1 教方便 T2 教根本觀行 U1 人空觀 U2 教法空觀 V1 明眼空 V2 明類耳等 S2 觀攝受 S3 教不捨 R3 結 O4 遍趣行力 N6 十力次第 O1 明第一次第 O2 明第二次第 O3 明第三次第 N7 十力差別 K4 四無所畏 L1 總標指經 L2 開列四種 M1 總明四處佛自稱嘆 M2 別列四處 L3 對難辨相 L4 立所以 L5 教起因緣 K5 三念住 K6 三不護文 K7 大悲 K8 無忘失法 K9 永害習氣 K10 一切種妙智 J3 總辨 K1 明十一功德成滿位地 K2 將最後成滿菩薩智慧對佛辨別 K3 明十一功德為十事利益 K4 結其建立及不共 I2 通結菩薩地所說學道及果 J1 結此地具明因果為教依處 J2 釋地名 J3 嘆論勸持 E3 釋已總結 D4 第四次第瑜伽處(一品) E發正等菩提心品 F1 結前問後 F2 正次辨第 G1 結第一持瑜伽處 H1 結(1)種姓品及(2)發心品 H2 結(3)自他利品 H3 結(4)真實義品 H4 結(5)威力品 H5 結(6)成熟品 H6 結(7)菩提品 H7 結(8)力種姓品 I1 結勝解 I2 結求正法 I3 結他宣說 I4 結法隨法行 I5 結八種教授、六種教誡 I6 結方便攝三業 H8 結(9-14)六波羅蜜品 H9 結(17)菩提分法品 I1 結初慚愧 I2 結第二堅力持性 I3 結第三心無厭倦 I4 結第四善知異論 I5 結第五善知世間 I6 結第六依法不依人等四依 I7 結第七四無礙解 I8 結第八資糧 I9 結第九菩提分法 I10 結第十止觀 I11 結十一性巧便 I12-13 結第十二陀羅尼及十三正願 I14 結十四三摩地 I15 結十五四嗢柁南 H10 結(18)功德品 I1 牒前歎勝 I2 開二章門 J1 總舉初偈七法以為正行 J2 總舉後之四頌一十八法名可稱讚 I3 結二章門 J1 結初章門七法 K1 標列 L1 結第一頌 M1-2 結希奇不希奇 M3 結第三平等 M4 結第四饒益有 M5 結第五報恩 M6 結第六欣讚 M7 結第七不虛加行 K2 結初章 J2 結第二章門一十八法 K1 標列 L2 結第二頌 M1 結第一六種授記 M2 結第二墮於決定 M3 結第三決定所作 M4 結第四常所應作 M5 結第五最勝 L3 結第三頌 M1 結第一無顛倒加行 M2 結第二勝進 M3 結第三實功德 M4 結第四善調伏有情 L4-5 結第四至五頌 M1 結第四頌有四門 N1 結第一施設建立 N2 結四尋思 N3 結三如實遍知 N4 結五種無量 M2 第五頌有五門 N5 說法大果勝利 N6 結大乘性 N7 結攝一切大乘 N8 結菩薩十種 N9 結諸名號建立 K2 總結第二章 G2 結第二隨法瑜伽處 H1 結菩薩相品 H2 結分品 H3 結意樂品 H4 結住品 G3 結第三究竟瑜伽處 H1 結生品 H2 結攝受品 H3 結地品 H4 結行品 H5 結建立品 F3 總結 B16 有餘依地 C1 結前生後開列三門 C2 隨釋 D1 地施設安立 D2 寂靜施設安立 D3 依施設安立 B17 無餘依地 C1 結前生後開列三門 C2 隨釋 D1 地施設安立 D2 寂滅施設安立 D3 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A2 攝決擇分 B1-2 五識身相應地意地 C1 結前生後總辨勝利 C2 依地正辨 D1 簡擇別明二地 D2 問答正辨 E1 別決擇 F1 略明六種善巧 G1 辨心意識門 H1 決擇心意識義(三問) I1 牒前已明而興三問 J1 牒前本識為所決擇 J2 開三問端為問由致 J3 正設三問合興決擇 I2 依問正答 J1 答第一問:有 K1 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記,是故不說 K2 如世尊言 K3 阿陀那識甚深細 K4 一切種子如暴流 K5 我於凡、愚、不開演 K6 恐彼分別執為我 J2 答第二問:有因緣 K1 初頌及長行標起(阿賴耶識)八相 K2 次第解釋 L1 第一相:以「執受」證阿賴耶識有 M1 問 M2 解 N1 第一因 N2 第二因 N3 第三因 N4 第四因 N5 第五因 M3 結 L2 第二相:以最「初」生起識證阿賴耶識有 L3 第三相:以意識「明了」證諸識俱轉 L4 第四相:以「種子」證阿賴耶識有 L5 第五相:以「業」用證諸識俱轉 L6 第六相:以「身受」證阿賴耶識有 L7 第七相:以「無心定」證阿賴耶識有 L8 第八相:以「命終」識證阿賴耶識有 J3 答第三問:廣分別義(由五相分別阿賴耶識義) K1 總答 K2 分別答 L1 建立所緣轉相 L2 建立相應轉相 L3 建立互為緣性轉相 M1 問 M2 解 N1 明賴耶與轉識為二緣 N2 明轉識與彼賴耶亦為二緣 M3 結 L4 建立俱轉相 M1 問 M2 解 N1 明俱轉 O1 明賴識餘識俱轉 P1 明根本論 P2 辨傍生論 O2 與三受俱轉 O3 與三性識轉 N2 釋通疑 O1 明賴耶與轉識俱起而不相應 O2 明與轉識俱起而不相違 O3 明諸識取境總別 O4 辨末那諸地恆起不與善等相違 M3 結 L5 建立雜染還滅相 M1 問 M2 解 N1 明建立雜染 N2 明趣入通達修習作意 O1 明趣入通達 P1 趣入通達 P2 釋通疑難 O2 明修習作意 P1 標 P2 釋 N3 明建立轉依 O1 明轉依 O2 明轉依與彼賴耶相違 O3 明已轉依相 M3 結 I3 結 H2 約成就四句 H3 問答辨 G2 辨識身遍知 H1 辯說 H2 正辨 I1 有一問答開列三業 I2 依業辨 J1 雜染愛樂相 K1 問 K2 解 K3 結 J2 雜染過患相 K1 牒前起後 K2 正辨 L1 辨過患 L2 明由有過患故有疫等 J3 雜染還方滅方便善巧用 I3 結說勝利 G3 辨二善巧差別 H1 二種善巧 H2 明淨心修絕染心有失 H3 問答通難 H4 引經解釋 G4 證成道理決擇因緣 H1 總陳說 H2 正辨 I1 明證成道理立過未無 J1 明過未無 K1 明未來無 K2 於過去無 J2 辨三世相 J3 對難釋通 I2 制度決擇因緣 J1 正決擇四緣 K1 標 K2 釋 L1 明因緣 M1 依未建立賴耶已前佛教以說因緣 N1 正辨因緣 O1 先正辨因緣 P1 問 P2 解 P3 結 O2 反難外人 P1 明色不持種過 P2 明心不持種過 N2 明伏斷退不退義 O1 明世間道伏 P1 略 P2 廣 O2 明出世道斷 P1 明入有餘時斷除染種 P2 明入無餘時損伏善無記種 N3 明三受等位種子隨逐 M2 明依從賴耶教已後立因緣相 N1 結前生後正立因緣 N2 通經異說 L2 明等無間緣 L3 明所緣緣 L4 明增上緣 K3 對二因十因四緣相攝通塞 J2 辨緣無生心義 K1 問 K2 答 K3 難 K4 通 L1 以正理答 L2 引廣大言論證緣無識 M1 舉五種言論道理證緣無識 N1 解 O1 第一言論道理 O2 第二言論道理 O3 第三言論道理 O4 第四言論道理 O5 第五言論道理 N2 結 M2 通經異說 N1 通第一經 N2 通第二經 N3 通第三經 G5 明不相應行義 H1 解四相 I1 即辨相 J1 問 J2 答 K1 無未來生 K2 無現在生 K3 明有因無別生 K4 進退徵責 K5 結歸正義 I2 對難釋通 J1 通四相合為二相 J2 釋通三有為相中觀生滅 I3 明四相名義差別 J1 明生差別 J2 明老差別 J3 明住差別 J4 明無常差別 H2 得獲成就 H3 命根 I1 總辨相 I2 明差別五對 H4 眾同分 H5 異生性 H6 和合 H7 名句文身 I1 辨其相 I2 顯差別 H8 流轉 H9 定異 H10 相應 H11 勢速 H12 次第 H13 時 H14 數 G6 明其種子 H1 辨種子相 I1 法喻 I2 釋不雜亂 H2 明損伏種子 H3 種子頭數 H4 明安立種子於賴耶 I1 解有漏種子 I2 解次問答釋通以明出世無漏種子 G7 解業 H1 明三性三業 I1 辯業相 I2 明假實 H2 明不律儀等三業 I1 明惡律儀業 J1 出因緣 J2 辯體性 I2 明善律儀業 J1 翻惡明善 J2 辯差別 K1 明差別 K2 問答辨 J3 明體性 J4 明戒頭數 K1 正明律儀有八 L1 舉數列名 L2 次第辨 K2 明攝八為三 J5 明問答與此相違 K1 明攝七眾及日夜戒以為三種 K2 明三戒具支多少 K3 明男女二眾制戒多少 K4 明勤策離彼金銀 K5 明遠離歌舞塗香冠鬘八戒十戒開合有異 K6 明不許扇搋迦等受出家戒 I3 處中業 I4 問答重辨 J1 辨自受他受若等心受持福德無別 J2 明戒障 K1 問 K2 答 L1 辨不授 M1 苾芻 N1 所授之難 O1 問答標列六因 O2 釋 P1 意樂損害 P2 依止損害 P3 男形損害 P4 白法損害 P5 繫屬於他 P6 為護他故 O3 結 N2 闕能授 M2 近事 M3 近住 L2 返此明受 J3 明捨戒緣 K1 問 K2 答 L1 明苾芻五緣捨戒 L2 明近事三緣捨戒 L3 明近住三緣捨戒 G8 明二無心定 H1 無想定 I1 問 I2 答 J1 明得定分齊 J2 明修 J3 明定體 J4 明假實 J5 明差別 J6 明無想果 H2 滅盡定 I1 問 I2 答 J1 明得定位分 J2 明修意 J3 明定體 J4 明唯滅轉識不滅賴耶 J5 明定真假 J6 明品類有三 J7 明得定人 G9 明虛空非擇滅 H1 虛空無為 H2 非擇滅無為 G10 總辨不相應名義 F2 廣明六種善巧 G1 蘊善巧 H1 以六門分別 I1 半頌列其六義 I2 長行別釋 J1 明蘊自性 K1 釋 L1 色自性 L2 受自性 L3 想自性 L4 行自性 L5 識自性 K2 結 J2 明蘊義 J3 明蘊差別 K1 色蘊差別 K2 受蘊差別 K3 想蘊差別 K4 行蘊差別 K5 識蘊差別(五門) L1 總開五章 L2 別解釋 M1 安住 M2 雜染 M3 所依 M4 住 N1 牒章為問 N2 解釋 O1 舉數引經略解住義 O2 論主廣釋 P1 結前許後廣說 P2 正釋 Q1 開章解釋 R1 開三義 R2 依章辨 S1 明識住和因緣相 T1 解 U1 解因緣 V1 略 V2 廣 W1 解諸煩惱 W2 解隨眠 U2 解識住 T2 結 S2 明住和因緣二邊際 S3 明識住和因緣二寂止 T1 明修觀識住寂止 U1 明識住因緣寂止 V1 明諸煩惱事寂止 W1 立宗 W2 釋言 V2 明隨眠寂止 U2 明識住寂止 U3 結因緣寂止 U4 結識住寂止 T2 明能對除識勝利差別 T3 釋經中六句文義 Q2 明不立識為識住廢立所以 N3 釋已總結 M5 異相 N1 問 N2 解 O1 明有貪無貪等十對心 O2 明十二心 O3 明二十心 O4 明十六心 O5 重辨前十對心 J4 明蘊次第 K1 約五義辨次第 L1 總說 L2 別釋 M1 生起所作 M2 對治所作 M3 流轉所作 M4 住所作 M5 安立所作 K2 據二事以辨次第 J5 明蘊攝 K1 明六種攝 K2 明十種攝 K3 明除取攝法分齊 J6 明蘊依止 H2 以名色等二門分別 I1 總說 I2 別釋 J1 分別色(十門) K1 總頌 K2 別釋 L1 物類門(有七) M1 明同處多少 M2 明所造觸是假 N1 結前標後 N2 解釋 M3 明諸識取境總別 M4 明色界無二塵二識 M5 明十二種色假立之義 M6 明二界色差別之相 M7 明六種相分別五蘊 L2 極微門 M1 辨正義 N1 解五種極微 O1 問 O2 答 P1 總說五種相 P2 別釋 Q1 分別建立 Q2 差別建立 Q3 獨立建立 Q4 助伴建立 R1 同處不相離性 R2 問答辨 R3 反難 Q5 無分建立極微建立 N2 明五眼取微通塞 M2 破邪執 N1 總問答 N2 舉五相 M3 辨勝利 L3 生起門(有五) M1 約五義以辨生起 N1 總說 N2 別釋 O1 依止生 O2 種子生 O3 勢引生 O4 攝受生 O5 損減生 M2 明相離不相離 M3 明諸色雖有自種然由大種變異而生 N1 問 N2 答 M4 由五緣果成變異 M5 立中有 N1 明中有由名言自種子為因有分熏習為緣 N2 問答辨有之所以 L4 安立門(有八) M1 能依所依門 M2 明四大麁細 M3 明聲體間斷 M4 明風大 M5 明空界 M6 明長等色假 M7 明法處勝定果色 M8 明諸色中有見對等 L5 流門 L6 業門 M1 明四大造色業 N1 別明四大各有五業 N2 總明四大共有業 M2 明眼耳所行有三性別 M3 明依止乖色而有運動與乖不異 L7 剎那門 M1 明色法有剎那滅 N1 舉正義 O1 標宗 O2 徵 O3 釋所以 N2 以四句破其外計 N3 結勸了知 M2 明諸行如心皆剎那滅 L8 獨非獨門 L9 所行門 M1 總問答辨色法攝根塵多少 M2 問答釋 N1 總舉三緣指本地分說 N2 次第廣釋 O1 釋根不壞 O2 釋境界現不現前壞 P1 正辨境界現前 Q1 問 Q2 答 R1 約五根辨境現前 S1 明眼境 S2 明耳 S3 明香味觸餘三根 R2 約天眼 R3 約慧眼 P2 對六所行辨差別 P3 結 O3 釋能生作意 L10 相雜門 J2 解四蘊名 K1 結前生後 K2 解釋 L1 以十門別解四蘊之名 M1 解本地分第二卷中立一心相 M2 明分別意與無分別五識同緣現境 M3 明煩惱相應 M4 明三染惱 M5 明縛 M6 明遍行別境 N1 問答標列 N2 辯相 N3 明作業 N4 辯四境事 M7 明卒爾尋求決定三心 M8 舉經問 M9 明心法四種異名 M10 明有五種互相對法 L2 後就三性四蘊皆作九門解釋 M1 束四蘊以為三性 M2 舉一頌列出九門 M3 九門分別三性 N1 九門分別善蘊 O1 明依處 O2 明自性 O3 明相應 O4 明假實 O5 明軟中上品 O6 明依善根生時八種事 O7 明差別 O8 明無失功德 P1 離惡集善 P2 捨苦得樂 P3 厭有為樂彼無為 P4 明現益後益 O9 明能治所治 N2 染污四蘊九門 O1 總開二章示說前後 O2 解二章各有九門 P1 (根)本煩惱九門 Q1 依處 R1 約所緣境明惑依處有其六種 R2 屬當依處 Q2 自性 Q3 相應 Q4 假實 Q5 軟中上品 Q6 煩惱生時所依事 R1 貪 R2 瞋 R3 無明 R4 慢 R5 見 R6 疑 Q7 差別 Q8 無德有失 Q9 能所治 P2 隨煩惱九門 Q1 依處 Q2 自性 R1 辨自性 R2 屬依處 Q3 相應 Q4 假實 Q5 軟中上品等 N3 無記四蘊九門 O1 依處 O2 自性 O3 相應 O4 假實 O5 軟中上品 O6 無記依十二事生 O7 差別 H3 以諸門廣辨五蘊 I1 將諦對蘊通善惡 J1 辨諦蘊相攝 J2 辯因言長四諦義 K1 明十六行 L1 明十六行 L2 明十行 M1 總舉十行略解其二 M2 以十行與三苦相攝 M3 明八苦與三苦相攝 M4 明四苦與八行相攝 L3 明三明十六行攝三解脫門 M1 明相攝 M2 問答辨說次第 K2 明諦次第 L1 初復次 L2 第二復次 K3 明諦義 K4 約四諦分別二諦 K5 明知斷證修 K6 明諦現觀 L1 總問答辨體及顯數 L2 別解釋 M1 明思現觀 M2 明信現觀 M3 明戒現觀 M4 明現觀智諦現觀 N1 問 N2 解 O1 出觀體 P1 出根本 Q1 緣人空 Q2 觀法空 Q3 雙觀二空 P2 釋異名 O2 隨義分別 P1 初句 P2 第二句 P3 第三句 P4 第四句 P5 第五句 N3 結 M5 明現觀邊智諦現觀 N1 正辨邊現觀體 O1 問 O2 解 P1 初句 P2 第二句 P3 第三句 P4 第四句 P5 第五句 P6 第六句 P7 第七句 O3 結 N2 對第四現觀辨其差別 O1 初復次 O2 第二復次 O3 第三復次 M6 明究竟現觀 J3 破邪辯正 K1 破邪執 L1 舉三章 L2 別辨 M1 婆羅門三諦 N1 列三處 N2 別解 O1 明為養命 P1 辨養命方便 Q1 總說 Q2 別釋 R1 呪願 R2 讚美 R3 序述 P2 明受用過失 O2 明為修福 O3 安立果 P1 辨 P2 結 N3 總結 M2 住三過失 N1 徵列三過 N2 次第解釋 O1 語言過失 O2 憍慢過失 O3 勝解過失 M3 墮在非梵志數 K2 示正義 L1 舉章 L2 別釋 M1 明三處無三過失 M2 明墮第一義婆羅門數 I2 約不相應行辨蘊分位 J1 問答總標,指如本分 J2 一一別釋有二十問答 K1 得 K2 三無心定的無想果 K3 命根 K4 眾同分 K5 生 K6 老 K7 住 K8 無常 K9 名身 K10 異生性 K11 流轉 K12 定異 K13 相應 K14 勢速 K15 次第 K16 時 K17 方 K18 數 K19 和合 K20 不和合 I3 以諸門分別五蘊 J1 別釋 K1 以有色有見等十九問分別諸蘊 L1 有色門 L2 有見門 L3 有對門 L4 有漏門 L5 有為門 L6 有諍門 L7 有愛味門 L8 耽嗜門 L9 世間門 L10 墮界門 L11 三世門 L12 內外門 L13 麁細門 L14 劣妙門 L15 遠近門 L16 三界繫門 L17 三性門 L18 三學門 L19 三斷門 K2 翻有色等問以顯無色等義 J2 總結 I4 釋蘊義攝及相應 J1 釋蘊義 J2 釋色義 J3 辯名 J4 解攝義 J5 釋相應 I5 破外人執 J1 以長行顯三過失 K1 第一過失 K2 第二過失 K3 第三過失 L1 顯違三經 L2 會釋六界經 M1 釋外難 M2 論主舉餘不了義經返以難之 J2 以頌收 G2 界善巧 H1 結前生後 H2 正辨界義 I1 以八門略辨 J1 初辨八門 K1 辯界相 K2 辯界假實 K3 約四句分別辯界 K4 約同分彼同分辯界 K5 約能取所取辯界 K6 明界繫 K7 明執受及非執受 K8 明界分別 J2 以頌結 I2 以十四門廣辨 J1 辯界義 J2 辨涅槃虛空名界所以 J3 釋立界意 J4 辯略界 J5 以諸門分別諸界 J6 明見聞等體 J7 辯宣說十八界因緣次第 K1 總說 K2 別釋 L1 三種次第宣說因緣 L2 六種次第宣說因緣 M1 長行辨 N1 約六因辨五根次第 O1 約所緣多少辨先後 O2 隨世俗事轉說彼次第 O3 約喜樂差別以辨次第 O4 約嚴飾辨 O5 依作業習欲次第 O6 約業廣狹以辨 N2 總明意根在後所以 M2 以頌攝 J8 明十八界能攝經中異名說義 J9 問答辨色界猶有鼻舌兩界 J10 明上地得起下地尋伺 J11 在眼耳鼻各辯所以 J12 明眼耳鼻識雖依二生而識體唯一 J13 明因果義 J14 明生三界眼等諸界有無定不定義 H3 類結頌同有 G3 處善巧(六門) H1 出處體 H2 總辨處觸處差別 H3 眼與處四句分別 H4 辨處及觸處相對作句 H5 釋處義 I1 問答辨處 I2 廣分別及次第指同於界 H6 辨攝略名處 I1 辨攝異名處 I2 餘門指界 G4 緣起善巧 H1 略辨九門 I1 辨緣生相 I2 釋緣生相 J1 辨名不同 J2 就相生以辨緣起緣生之相 I3 辨假有實有 I4 五相立緣起 J1 總舉徵列 J2 次第別釋 K1 眾苦引因依處 K2 眾苦生因依處 K3 眾苦引因 K4 眾苦生因 K5 眾苦生起 I5 料簡無明 J1 出正義 J2 破邪執 K1 總破二執 K2 別破二執 L1 外人問 L2 論主破 M1 破明無 N1 三品不成失 N2 現種無別失 N3 諸心皆染失 N4 義不攝失 N5 慧明不起失 N6 聖者虛言失 M2 破邪智 N1 徵三門 N2 次第別破 O1 約俗智以破彼計 O2 約邪執性智以破彼計 P1 與見無別難 P2 聖教相違難 P3 曾無說處難 O3 約煩惱相應邪智以破 P1 與見不俱失 P2 非為導首失 P3 性染不成失 P4 倒非煩惱失 J3 結正義 I6 釋其行 I7 明界地 I8 以三事攝十二支 I9 辨無知明生五法成五過患 J1 明生於五法 K1 舉數列名 K2 次第解釋 L1 疑 L2 愛 L3 非處信 L4 見 L5 增上慢 J2 明五種過患 K1 牒結所生五種染 K2 明五得生五過失 H2 指前本地已說今不復現 G5 處非處善巧(四門) H1 結前生後 H2 開列四門 H3 依門辨釋 I1 出體性 I2 辯顯現 I3 解釋門 J1 依成等四分別門義 K1 開四門 K2 依門辨 L1 成辨門 L2 合會門 L3 證得門 L4 現行門 J2 依四道理分別門義 J3 合結 I4 辨差別 H4 指餘不現 G6 根善巧 H1 結前生後 H2 開章解釋 I1 有半頌開列四門 I2 依門隨釋 J1 解根義 J2 解說根義 J3 辯廢立 K1 八復次正建立根 L1 約六義建立根 L2 約五義建立根 L3 約五義建立根 L4 約六義建立根 L5 約六義建立根 L6 約五義建立根 L7 約二品建立根 L8 約六義建立根 K2 以一頌結其八門 J4 廣分別門 K1 略以八門分別 L1 辨八門 M1 作業門 M2 假實門 M3 色心等分別門 N1 約五法辨相攝 N2 舉假根以明所屬 M4 善等三性門 N1 辨善性自有三義 N2 辨不善即六少分 M5 有異熟等門 N1 辨有異熟 N2 辨無異熟 N3 辨有異熟助伴 N4 辨異熟 N5 辨有種子異熟 N6 辨非異熟 N7 辨異熟生 M6 三異分別門 M7 諸地多少門 N1 約地 N2 無漏 N3 成熟多少 O1 約欲界以辨成就多少 P1 總辨欲界 Q1 欲界一切 Q2 那落迦成就 R1 問 R2 答 S1 現種俱成句 S2 種現定不定句 S3 現定無種不定句 S4 現定無種定有句 P2 約五趣以辨 P3 相續別辨 O2 約色界辨有十八 O3 約無色辨有十一 M8 死生得捨門 N1 明欲界死生得捨 O1 問 O2 答 P1 約有漏根以辨得捨 Q1 辨色根得捨 R1 總標說 S1 缺具以辨四句 S2 約勝劣以辨四句 R2 別辨得捨 S1 辨異熟根 S2 辨等流根 Q2 辨無色根得捨 P2 明不說無漏根之所以 N2 明上界得捨 O1 明有漏根死生得捨 P1 辨色生 P2 類解 O2 明無漏根 P1 辨證果方便得不由死生 P2 辨得二果 L2 一頌結其八門 K2 約六門復廣分別 L1 辨六門 M1 辨義 N1 有境無境門 N2 助伴門 N3 別辨所取義門 N4 有色無色門 N5 有見無見門 N6 有對無對門 N7 有漏無漏門 N8 有為無為門 N9 有諍無諍門 N10 三世門 N11 三界繫門 N12 三性門 N13 三學門 N14 三斷門 N15 染淨門 N16 倒無倒門 N17 觀過門 O1 標三階 O2 對難釋通 M2 辨依處 N1 明二十二根為業用依處 N2 引經解二十二根 O1 引十種經以解十九根 P1 辯色根 P2 辯意根 P3 辯男女根 P4 辯命根 P5 辯五受根 P6 辯信根 P7 辯精進根 P8 辯念根 P9 辨定根差別 P10 辨慧根差別 O2 辨三無漏根更無別解 N3 解依處之義 O1 約四念住以辨依處 O2 約四諦辯 O3 約三業辯 O4 約惑業辯 O5 約吉祥事辨 P1 明依處 P2 別辨吉祥差別 Q1 引聖教列其五種作吉祥法 Q2 別釋五法 R1 解忍辱 R2 解柔和 R3 解觀人而捨 S1 辨觀人二時差別 S2 明捨 R4 解賢善行 R5 解不放逸 Q3 總結五力生五吉祥 M3 辨證得 N1 明為緣感得先煩惱業 N2 明防護 N3 明捨棄斷退 N4 明三乘根別 N5 明依未至得果時起初定喜 N6 明入八定 N7 明得四果 N8 釋經 N9 明捨根義 O1 明捨於受根 O2 明捨無漏根 N10 明練根證得 O1 明練根人 O2 明證得 O3 明轉根所以 N11 建立三根 N12 明三滿 N13 釋經中根不調等五句 O1 問 O2 答 P1 解諸根不調 Q1 總標 Q2 別釋 R1 反解四調 R2 順解不調 R3 通結調 P2 明由根不調能引眾苦 P3 明善調伏者引諸快樂 M4 辨相攝 N1 明三界有情攝十四根非十四攝三 N2 明五受更互相攝 N3 明覺品攝信等五根,五根不攝覺品 N4 明三無漏根攝信等五 N5 明九遍知體與二十二根各不相攝 N6 明百四十不共佛法與二十二根相攝通塞 M5 辨四食 N1 辯食類數及解食義 N2 辨四食資養次第 N3 辯識與意根為食 N4 辨三法不立食 N5 辨命根不立食 N6 辯食麁細 N7 釋經中四句 N8 辨段食作用時節 N9 明廢立 O1 約法廢立 O2 別辨五趣有無 M6 諸句 N1 約依身境界分別色根 N2 約一多依分別諸根 N3 約苦等分別 N4 約善等分別 L2 以半頌結前六義 E2 總分別 F1 辯義差別 F2 辯建立 F3 顯示善巧離六種邪執 F4 辯勝利 D3 結其略決 B3-5 有尋有伺等三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雜決擇 E1 辨焰摩名法王所以 E2 辨海鹹所以 D2 正決擇煩惱、業、生雜染 E1 決擇煩惱雜染 F1 解五門 G1 舉章列五 G2 依門解釋 H1 自性 H2 自性差別 I1 解根本煩惱 J1 舉數列名 J2 別解 K1 總說 K2 別釋 L1 薩迦耶見 L2 邊執見 L3 邪見 L4 見取見 L5 戒禁取 L6 貪 L7 恚 L8 慢 M1 標自性 M2 辨差別 N1 舉二門慢境 N2 解依境生慢 L9 無明 L10 疑 J3 總分別 K1 明緣境差別 K2 三性門 K3 約識分別 K4 受相應 K5 境體有無分遍 I2 解隨煩惱 J1 總標 J2 舉後別解釋 K1 明隨煩惱中有其四例 K2 約十二處分別起處 I3 重解根本 I4 重解隨煩惱 H3 染淨差別 I1 問 I2 解 J1 明所治染 K1 明現種 K2 明繫事 J2 辨能治染淨 K1 初問答 K2 第二問答 K3 第三問答 I3 結 H4 迷斷差別 I1 明迷斷 J1 問 J2 解 K1 列三界十五斷門起惑多少 K2 隨別解釋 L1 迷苦十 L2 迷集八 L3 迷滅八 L4 迷道八 L5 修道所斷迷斷 J3 結 I2 明緣境 H5 對治差別 I1 問 I2 答 J1 四種對治 J2 對人明治差別 K1 聖人斷惑 L1 法 L2-3 喻與合 K2 明異生伏惑 K3 舉二種麁重明三無學有斷不斷 G3 結 F2 解七門 G1 七門別釋 H1 解貪欲 I1 解經說煩惱之欲不說色等五塵事 I2 斷解八種分別能生欲貪 J1 問 J2 答 K1 列八名 K2 引經解釋 I3 解唯貪以為欲相 J1 解欲界諸煩惱 J2 辨意識分別 H2 解貪愛為集諦相 I1 問 I2 答 H3 解離欲 H4 解計我等 I1 問 I2 答 J1 以我我所見等為染污煩惱品 J2 有二種因緣為障礙起正行 J3 有四種法障礙四正法 J4 二執 H5 解事欲以為苦因 H6 解經說煩惱異名有其七句 H7 釋貪等名不善根 G2 頌結 F3 總釋九門 G1 別解九門 H1 解九門 I1 解發業門 I2 解相門 J1 正辨相 K1 問答開列三相 K2 次第解 L1 解自相 L2 解共相 L3 解差別相 M1 問二門 M2 解二門 N1 門差別相 N2 轉差別相 O1 開列七門 O2 釋七門 P1 解隨眠轉相 Q1 辨隨眠相 Q2 因論生論乘辨麁重 P2 次四轉 P3 解因果轉 P4 解迷行轉 J2 結前說意引生後門 I3 解事門 I4 解根相應門 J1 總舉許說分別起惑根相應義 J2 別解相應 K1 貪 K2 恚 K3 薩迦耶見等 K4 慢 K5 疑 K6 無明 I5 解不善等門 J1 釋 K1 總約三界以辨二性及有異熟等 K2 問答辨多少 J2 以頌收 I6 解斷煩惱門 J1 為八問 J2 答 K1-2 總答二問 L1 答一問 L2 答二問 K3 答第三問 K4 答第四問 K5 答第五問 K6 答第六問 K7 答第七問 K8 答第八問 I7 解緣境門 I8 解現行門 J1 總標 J2 釋 K1 解二十人 K2 解二十煩惱現行 K3 解二十煩惱現行緣 I9 解結生 J1 明當地煩惱一切結生 J2 明結生相續或七或九 H2 結餘句門,此處不現 G2 以頌收 E2 決擇業雜染 F1 結前生後 F2 正決擇 G1 以九門隨義分別 H1 釋九門 I1 解自相門 J1 總舉根本前後方便為業道相 J2 明根本業道五緣而成 K1 列五緣 K2 別解釋 I2 解廣辨門 J1 總舉五相為門 J2 將十業道歷五門辨 K1 殺生業道 K2 偷盜業道 K3 欲邪淫業道 K4 妄語業道 K5 兩舌業道 K6 惡口業道 K7 綺語業道 K8 貪欲業道 K9 瞋恚業道 K10 邪見業道 I3 解略辨門 J1 解殺生三種 J2 解意三業道五相 K1 貪欲五相 K2 瞋恚五相 K3 邪見五相 I4 解方便門 J1 殺生道 J2 偷盜業道 J3 邪婬業道 J4 妄語業道 J5 兩舌業道 J6 惡口業道 J7 綺語業道 J8 貪欲業道 J9 瞋恚業道 J10 邪見業道 I5 解輕重門 J1 明殺生輕重 K1 總標列五種因緣 K2 別解釋 L1 就意樂以辨輕重 M1 別明重 M2 總明輕 L2 辨餘四 J2 明餘九業道輕重 K1 別明重 L1 偷盜重 L2 邪婬重 L3 妄語重 L4 兩舌重 L5 惡口重 L6 綺語重 L7 貪欲重 L8 瞋恚重 L9 邪見重 K2 總翻顯其輕 I6 解增減門 J1 明殺生增減四句 J2 類餘九業增減四句 I7 解瑜伽門 J1 辨殺生三果不同 J2 就九業但辨增上果 I8 解引果生門 J1 問 J2 答 K1 殺生業 K2 偷盜業 K3 邪婬業 K4 妄語業 K5 兩舌、惡口業 K6 綺語業 K7 貪欲業 K8 瞋慧業 K9 邪見業 I9 解決擇門 J1 明究竟 J2 明所起之處 J3 明圓滿 K1 總舉徵列 K2 別解 L1 解自性過 L2 解因緣過 L3 解塗染過 M1 立宗 M2 徵釋所以 N1 約觸罪 O1 法 O2 喻 N2 明轉變 O1 法 O2 喻 J4 明定不定 J5 明一時牽搦 J6 明三時報業 K1 明三緣成現法受 L1 善 L2 惡 K2 明業力有多少 L1 法 L2 喻 J7 明感果多少 J8 明業業道相 H2 結餘不現 G2 舉一頌總以結之 E3 決擇生雜染 F1 結前生後 F2 正決擇 G1 明十一種生 G2 引經解釋 H1 明攝受苦集 H2 明五種非狂似狂 H3 明流轉有十二頌 I1 有七頌明果流轉 I2 有一頌明流轉因 I3 有三頌半明流轉過患 I4 有二句總結勸知 H4 鬪諍劫 G3 約十二緣起明生雜染 H1 約五相明十二支 I1 總說 I2 別釋 J1 舉五相分別無明 K1 解無明相門 K2 解無明自性門 K3 解無明業門 L1 約十一義辨無明業 L2 約十種人辨無明業 L3 無辨無明於五處障礙 K4 解無明法 L1 約四義以辨 L2 約三界以辨 K5 解無明因果 L1 問 L2 答 M1 正釋無明是其因體 M2 明生果 J2 餘十一支總類不解 H2 通經異說 I1 舉經為難 I2 釋通 J1 熟俱有依攝引發因以釋 J2 就助伴因以釋通 H3 明緣起有四次第 G4 重舉佛經解釋 H1 解出愛王經 I1 舉王問 J1 敘問意 J2 正問 I2 佛為解 J1 開六章解王問 J2 依章解 K1 解王的十種過失 L1 列十門 L2 次第解 M1 種姓不高 M2 不得自在 M3 立性暴惡 M4 猛利憤發 M5 恩惠奢薄 M6 受邪佞言 M7 所作不思、不順儀則 M8 不顧善法 M9 不知差別 M10 一向縱任、專行放逸 K2 解王的十種功德 L1 總說 L2 別釋 M1 種姓尊高 M2 得大自在 M3 性不暴惡 M4 憤發輕微 M5 恩惠猛利 M6 受正直言 M7 所作諦思、善順儀則 M8 顧戀善法 M9 善知差別、知所作恩 M10 不自縱任、不行放逸 K3 解王的五種衰損 L1 開五門次第解 L2 結彰其失 M1 不善觀察而攝群臣 M2 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 M3 專行放逸、不思機務 M4 專行放逸、不守府庫 M5 專行放逸、不修法行 K4 解王的五種方便 L1 總說 L2 別釋 M1 善觀察攝受群臣 M2 能以時行恩妙行 M3 無放逸專思機務 M4 無放逸、善守府庫 M5 無放逸、專修法行 K5 解王的可愛法 K6 解能引王可愛法 L1 標列五名次第解法彰其說利 L2 次第解 M1 恩養世間 M2 英勇具足 M3 善權方便 M4 正受境界 M5 勤修法行 N1 總說 N2 別釋 O1 具足淨信 O2 具足淨戒 O3 具足淨聞 O4 具足淨捨 O5 具足淨慧 N3 結 J3 結勸修學 H2 解八苦經 I1 引經總標 I2 次第別解 J1 生苦 J2 老苦 J3 病苦 J4 死苦 J5 怨憎會苦 J6 愛別離苦 J7 求不得苦 J8 五取蘊苦 H3 解三士經 I1 約行(有二復次) I2 生之所重 I3 約事 I4 約圓滿 I5 約臣 I6 約四語 I7 約受欲 I8 約食 I9 約約施以辨 I10 約戒辨(有七復次) I11 約修以辨(有四復次) H4 解十有情等雜之經文(有八復次) C3 總結 B6 三摩呬多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抉擇(五節) D1 以十一門雜決擇 E1 三摩呬多地障 F1 列標隨煩惱有十八 F2 一一別釋 G1 諂 G2 誑 G3 矯 G4 詐 G5-6 無慚無愧 G7 不信 G8 懈怠 G9 忘念 G10 不定 G11 惡慧 G12 慢緩 G13 猥雜 G14 趣向前行 G15 捨遠離軛 G16 於所學處不甚恭敬 G17 不顧沙門 G18 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F3 辨其所依 E2 明三種人依三處引隨煩惱 F1 總說 F2 別釋 G1 第一種依放逸處 G2 第二種依耽欲處 G3 第三種依邪行處 H1 總說 H2 別釋 I1 隨逐遠離起隨煩惱 I2 隨逐憒鬧起隨煩惱 I3 隨逐學處起隨煩惱 E3 明修十遍處有五勝利 E4 明愛味等至 F1 明味定三相 F2 明上下地法起通局 E5 明三種斷法 E6 明三退 E7 明近分定四道 F1 明四道境 F2 明與七作意相攝 E8 靜慮境界不可思議 E9 明三種修定互相障礙 E10 四種修靜慮 E11 分別二定 D2 引四經解釋 E1 隨身念經 F1 標所釋之經 F2 正釋經文 G1 舉所治煩惱 G2 明能治 H1 釋 I1 辨不定地清淨 I2 辨定地清淨 I3 辨攝清淨 I4 辨不共清淨 I5 辨不共果清淨 H2 結 E2 解摩訶俱瑟祉羅經 F1 標所釋之經 F2 正釋經文 G1 先標二種解脫名 G2 別釋其義 H1 辨解脫果 I1 別辨漏無漏解脫果相 J1 明有漏慧心解脫 J2 明無漏慧解脫 K1 境 K2 果相 I2 明說為正見果相 J1 明世間出世間慧,總略為一說名正見 J2 別明出世正見果相 H2 辨解脫心住 H3 辨果差別 H4 辨住差別 E3 法因緣經 F1 標所釋之經 F2 正解釋 G1 總牒經文 G2 論主釋 H1 明解了事 H2 解了所治 H3 解了果 H4 解了自性 H5 解了果差別 H6 解了所依 H7 解了功德 H8 解了證得 E4 眠經 D3 以六門重決擇 E1 明有三因緣遠離尋伺 E2 明六順出離界 E3 明大性及遠離 E4 五種定相違法 E5 三種遠離 E6 明定障 F1 明五種 G1 標列能所障 G2 別釋 H1 列解五失 I1 解忿 I2 解慢 I3 解欲貪 I4 解薩迦耶見 I5 解不堪忍 H2 對定以配之 F2 明八種棄捨近住弟子因緣 D4 以九門解釋 E1 舉一頌列其九門 E2 次第釋 F1 數 F2 所對治 F3 支(T1579缺解1-3列名出體、釋名、廢立) F4 建立 G1 問 G2 答 H1 初復次 H2 第二復次 H3 第三復次 H4 第四復次 H5 第五復次 H6 第六復次 F5 遠離 G1 問 G2 答 H1 初復次 H2 第二復次 H3 第三復次 H4 第四復次 H5 第五復次 F6 苦 G1 問 G2 答 F7 散動 G1 問 G2 答 F8 上支分 G1 問 G2 答 F9 差別 D5 以六門還雜決擇 E1 四種修定 F1 問 F2 答 G1 舉數列名 H1 依人四立四修定 H2 隨難重辨 G2 約人建立 E2 明靜慮離欲 E3 解靜慮四種異名 E4 明退緣有十 E5 明進退速遲 E6 明定間雜不間雜 C3 餘不復現 B7 非三摩呬多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明十二種名不定地 D2 明十二種修為能對除 C3 餘不復現 B8 有心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開五門 D2 依門隨釋 E1 辨世俗道理建立 E2 辨勝義道理建立差別 F1 牒章許說 F2 徵問別釋 G1 辨所依能依 H1 舉法喻以辨 H2 總結 G2 辨俱有門 H1 辨心意識 H2 辨俱有相 I1 明識俱轉 I2 問答辨末那名義 I3 明受俱轉相 H3 釋已還結 G3 明染淨建立 C3 餘不復現 B9 無心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辨心不生因有七種 E1 問答標列 E2 次第解釋 F1 緣闕 F2 作意闕 F3 未得故 G1 以欲界對初定辨 G2 後七地相對以辨 G3 生死涅槃相對以辨 F4 相違故 F5 斷故 F6 滅故 F7 已生故 D2 明翻此七因諸心得生 C3 餘不復現 B10 聞所成慧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解歸依 E1 明五處觀察所歸唯觀佛寶 E2 問答辨 F1 作五問 F2 五答 G1 答第一問 G2 答第二問 G3 答第三問 G4 答第四問 G5 答第五問 E3 以六相差別三寶 F1 標列六相 F2 隨釋 G1 由相差別 G2 由業差別 G3 由信解差別 G4 由修行差別 G5 由隨念差別 G6 由生福差別 D2 解沙門婆羅門別 E1 標列五法 E2 隨釋 D3 解三求 D4 解內明 E1 總標前說略標內明為勝 E2 廣辨釋經由六理門應隨決了 F1 略標 G1 總標 G2 開列後辨名義 H1 列理門有六 H2 辨前三由後三應隨決了 F2 廣釋 G1 次第別釋六種理門 H1 解真義理門 H2 證得理門 I1 總說 I2 別釋 J1 有情業果證得 J2 聲聞乘證得 J3 獨覺乘證得 J4 大乘證得 H3 解教導理門 I1 略辨三處 I2 廣辨十二 J1 總說 J2 別釋 K1 事教 K2 想差別教 K3 觀自宗教 K4 觀他宗教 K5 不了義教 K6 了義教 K7 世俗諦教 K8 勝義諦教 K9 隱密教 K10 顯了教 K11 可記事教 K12 不可記事教 L1 總說 L2 別釋 M1 略釋不可記事教 M2 於外道妄說等四種四緣故不可記說 H4 遠離二邊說門 H5 不可思議說門 I1 總說 I2 別釋 J1 我思議 J2 有情思議 J3 世間思議 J4 有情業果思議 J5 靜慮境界思議 J6 諸佛境界思議 H6 說意趣說理門 G2 釋前三門由後三門應隨決了 H1 辨真義理門 I1 問 I2 釋 J1 約安立真辨離二邊 K1 約四諦正辨離二邊 K2 廣辨四諦義門差別 L1 辨諦相 L2 約諦辯人 M1 依諦立人差別 M2 明人有造作等十三法 M3 約法辨人句義差別 N1 總說 N2 問答辨 O1 善不善造釋四句 O2 業障與習障成就不成就四句 J2 約非安立辨離二邊 K1 標非安立真實 K2 明增益邊 K3 損減邊 I3 結 H2 類證得教導由後二種 G3 問答料簡 H1 問答別義相應意趣義 H2 前三種門由後三門應隨決了 I1 明真義決了 I2 明於真義理門隨決了 H3 辨建立安立非安立二諦所以 I1 初問答 I2 第二問答 I3 第三問答 D5 雜決擇聞慧地義(有十四句) E1 辨麁重相 E2 辨長養根大之法 E3 辨五行 E4 辨五種不放逸 E5 辨名色 E6 辨煩惱 E7 辨惡說法者及惡友相 F1 明惡說惡友 F2 翻顯善說友 E8 辨止觀 E9 辨三漏 F1 欲漏 F2 有漏 F3 無明漏 E10 辨諸法差別 E11 明三種三論 E12 明造論儀式 F1 先歸禮二師 F2 具六因方可造論 F3 四德方可造論 F4 明造論名莊嚴經 E13 明七種通達 E14 明由十相故具足多聞 C3 餘不復現 B11 思所成慧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以五門雜決擇 E1 明四種思議 E2 明二種思議 E3 明有非有 F1 辨有非有相 G1 舉經為問 G2 對問以辨 H1 正辨有非有相 I1 辨有相 I2 辨假實 H2 破計我 I1 略破 I2 廣破 J1 問 J2 答 K1 舉四種計我總以非之 K2 別破四計 L1 即蘊計我 L2 破即離蘊計我 L3 破非即非離蘊計我 L4 破第四計我 H3 結示正義 E4 明假立一切有情 F1 以三緣立九有情 F2 破外計 G1 敘外執 G2 破 H1 約增長因以破有命 H2 約說因有無以破 H3 約似不似以破 G3 結 E5 明色等假實 F1 問 F2 答 G1 辨四塵飲食等物假實之相 G2 辨假有品類差別 D2 以二十九門分別 E1 別解 F1 解有色無色法 G1 正辨有色無色 H1 辨有色五相差別 I1 問 I2 解 J1 總標有色列其五相 J2 別解五相 K1 解事門 K2 解色自相 K3 解共相 K4 解界門 K5 解業門 H2 翻顯無色亦由五相差別建立 G2 隨難重釋 F2 合解有見無見法與有對無對法 G1 解有見無見門 G2 解有對無對門 G3 解無見無對門 F3 有漏無漏法 G1 辨有漏 H1 標列五相 H2 別解 I1 有漏事 I2 解隨眠 I3 解相應 I4 解所緣 I5 解生起 H3 結 G2 解無漏 F4 解有諍無諍法 G1 以五相解有諍 G2 翻上解無諍 F5 解有染無染法 F6 解依耽嗜依出離法 F7 解世間出世間法 F8 解墮非墮法 F9 解有為無為法 G1 辨有為 G2 辨無為 G3 辨涅槃滅以已四句 F10 所緣法 G1 先總舉徵到五相 G2 次第別解 H1 解前四相所緣 I1 正辨所緣 I2 因論生論解釋契詮 J1 引頌而問 J2 對問以釋 K1 正釋經頌 K2 引說重證 H2 解第五繫屬瑜伽作意所緣 I1 總舉列名(指如聲聞地辨) I2 隨難重解 J1 總標淨惑所緣 J2 別辨 K1 別解四諦 L1 釋苦諦 L2 辨集諦 L3 辨滅道 L4 辨道諦 K2 總辨建立四諦 F11 解任持法 G1 辨五相立任持 H1 標列 H2 約趣辨有無 G2 辨廢立 H1 問答辨四食癈立 I1 問 I2 答 J1 總答 J2 別答有五 H2 辨命根癈立 G3 辨段食之相 H1 總標 H2 別釋所以 I1 以四塵相對辨食非食 I2 約段物吞時生悅辨食非食 I3 約段物吞不生悅辨食非食 G3 辨四食四句分別 F12 解有異熟法無異熟法 G1 辨有異熟等 H1 總標三句 H2 別解三句 I1 辨有異熟法 J1 辨有異熟法 J2 辨無異熟法 I2 辨異熟法 I3 辨異熟生法 G2 約受辨異熟法 G3 對業辨異熟 F13 有因果法 G1 辨有因有果法 H1 辨有因法 H2 辨有果法 G2 翻顯非有因法及非有果法 F14 解緣生法 F15 解內法 F16 解名色所攝法 F17 解執受非執受 F18 解大造法 G1 決擇大造 H1 總標有色法 H2 明大造之義 H3 明種現差別 H4 明大造互不相離 H5 約聚辨業有差別 H6 明造觸 H7 釋經密意 H8 相定境色 G2 結餘不現 F19 解有法 F20 解有上無上法 F21 應修法 F22 三世法 G1 解過去法 H1 總辨過去法 H2 別顯其事 G2 解未來法 G3 解現在法 F23 解三界繫法 F24 三性法 G1 辨名義 G2 立差別 H1 善法差別 H2 不善法差別 H3 由五因緣善法強盛 I1 總說 I2 別釋 J1 由加行善法強盛 J2 宿習善法強盛 J3 攝受勝功德善法強盛 J4 由事處善法強盛 J5 由自性善法強盛 H4 翻上不善強盛 H5 無記法的差別 F25 三學法 F26 三斷法 F27 解甚深難見法 E2 總結 C3 餘不復現 B12 修所成慧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列十六種名 D2 次第解 E1 聲聞乘相應作意修 E2 大乘相應作意修 E3 影像修 E4 事邊際修 E5 所作成辦修 E6 得修 E7 習修 E8 除去修 E9 對治修 E10 少分修 E11 遍行 E12 動轉修 E13 有伽行修 E14 已成辦修 E15 非修所成法修 E16 修所成法修 C3 餘不復現 B13 聲聞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七門分別 E1 解無性有情(五番難) F1 釋無種性難,教理並違答 F2 釋因無根難,情非有情答 F3 釋同四姓難,喻非理乘答 F4 釋同具界難,違不相違答 F5 釋同金具界難,法背齊答縱轉成答 E2 辨聲聞差別 F1 辨十種聲聞 G1 總說 G2 別釋 H1 清淨界聲聞 H2 已遇緣聲聞 H3 雜染界生聲聞 H4 清淨界生聲聞 H5 雜染界生聲聞 H6 賢善時生聲聞 H7 未得眼聲聞 H8 已得眼聲聞 H9 清淨眼聲聞 H10 極清淨眼聲聞 F2 辨遲速二類聲聞 E3 解月喻經具戒等四法 E4 解聲聞欲往他家先應除遣三隨煩惱 F1 總說 F2 別釋 G1 結親友家隨煩惱 G2 家慳隨煩惱 G3 有染心而行法施隨煩惱 E5 解伐他迦經 F1 開三章牒以解釋 F2 重辨 G1 解清淨及與雜染 H1 廣解 H2 別解 I1 解雜染 I2 解清淨 G2 解依止 H1 總說 H2 別釋 I1 由自性故 I2 由因緣故 I3 由過患故 J1 總說 J2 別釋 K1 苦性過患 K2 無常性過患 E6 重明聞慧地決擇 F1 名映於一切頌文 G1 牒頌 G2 為問下答 H1 問 H2 答 I1 總舉四因以釋顯義 I2 引經為證 E7 解四諦 F1 總標舉 F2 分別四種四聖諦 G1 總辨諦相 G2 別辨四諦 H1 解苦諦 I1 四行相等 I2 由五因緣若無常即苦 I3 由五因緣、若苦即無我 I4 若苦諦攝、皆不可愛等 I5 八苦與三苦相攝 I6 問答無常是苦 I7 問答若無常苦、皆空無我 I8 問答若無常苦者;皆無常故、是苦 H2 解集諦 I1 對苦門取惑業為集諦 J1 初問答 J2 第二問答 I2 釋經中愛為集諦 J1 問 J2 答 K1 總舉四因標愛為集 K2 別釋 L1 遍諸事 M1 三愛 M2 愛與愛四句分別 M3 順後有愛與喜貪俱行愛的順前句答 M4 喜貪俱行愛與彼彼喜樂愛四句分答 M5 成就欲界繫受與成就色界繫受四句分答 M6 妙欲與過患過失相應欲四句分答 M7 有愛與受用愛 L2 普能發起十五無義 H3 解滅諦 I1 設問答明滅諦意義 I2 明滅諦遠離四過 H4 解道諦 I1 明見道 J1 就蘊廢立 J2 釋經 K1 問答正語正業為戒蘊 K2 問答正見正思惟正精進為慧蘊 K3 問答正念正定為定蘊 J3 明正見差別有十一種 K1 明十一正見配屬四諦 K2 舉經中次第為問答 K3 舉十一正見攝三解脫門 I2 明修道 J1 初復次 J2 第二復次 I3 明無學道 G3 諸門料簡(六門) H1 遍知永斷和諦名廢立 H2 明見四諦有二種現觀 H3 明五種正精進緣 H4 明二種證斷 H5 明諂誑未見諦者有過失 I1 明諂誑過失 I2 明八行七事 H6 明未見諦者有九種麁語名為麁語聲聞 D2 以頌舉十三門復別決擇 E1 舉頌列十三門 E2 以長行解釋即為十三段 F1 攝 G1 總說 G2 次第解 H1 教勅 H2 開聽 H3 制止 H4 犯處 H5 有犯 H6 無犯 H7 出罪 F2 制立 F3 尸羅 F4 無放逸 G1 總舉十時徵列 G2 次第別解 H1 依犯解初時不放逸 H2 依定解第二時不放逸 H3 依正解第三時不放逸 H4 依乞食解第四時不放逸 H5 依所作解第五時不放逸 H6 依受用利養解第六時不放逸 H7 依求多聞解第七時不放逸 H8 依思正法解第八時不放逸 H9 依遠離解第九時不放逸 H10 依通達究竟解第十時不放逸 F5 解障 F6 解學 F7 解觀察 F8 解依止 F9 解攝受 F10 解受用事 F11 解甚深 G1 辨真制立 H1 開五門 H2 依門辨 I1 辨學制立 I2 辨犯制立 J1 約障辨犯不犯 K1 總標犯制立為甚深 K2 別解釋 L1 明障 M1 解五障 N1 慢緩障 N2 有罪障 N3 輕慢障 N4 惡作障 N5 所知障 M2 明五障相生次第 L2 翻顯無障 J2 約意樂辨犯不犯 J3 明由十處思求所犯 I3 辨出離制立 I4 辨止息制立 I5 辨羯磨制立 G2 辨偽制立 F12 解說 F13 解喻事 G1 總說 G2 別釋 H1 本生事 H2 本事事 H3 影像事 H4 假合事 H5 譬喻事 D3 廣以六十四門雜決擇 E1 明所知法 F1 明由五相立所知差別 G1 標列五相次第解釋 G2 別釋 H1 由事故 H2 由品業差別 H3 由智依處差別 H4 由智差別 H5 由攝餘智差別 F2 辨諸智差別 G1 舉解脫門及不共法無礙解等,指前已說 G2 明諸通智 H1 明六通智之名義 H2 明具神通人 H3 通明對辯 G3 明無諍願智 H1 無諍 I1 明三種因緣修無諍定 I2 釋無諍名 I3 明修無諍時事中將護 H2 明願智 H3 明佛不數入無諍定 G4 明依定引發諸智差別 G5 明唯依五地最初入聖 G6 明世出世智三際差別 H1 總標起 H2 正辨 I1 明世智 J1 明二乘三際世智 J2 明菩薩三際世智 I2 明出世智 G7 得通差別 E2 明所識法 F1 開五門 F2 依門釋 G1 依緣差別 G2 欣慼差別 G3 勝劣差別 G4 心所差別 G5 障治生差別 H1 障治別 I1辨障治 I2 辨諸心相差別 I3 總結 H2 解生差別 E3 明智光明勝利 F1 辨智光有五勝利 F2 辨智光有十五德 E4 明六種三法 E5 明尸羅壞具 F1 明由四緣令尸羅壞 F2 明具足 E6 明密護根門 E7 明於食知量斷除八處 E8 明覺悟瑜伽 E9 明六出離 E10 明由四力生善法欲 E11 明出家圓滿 E12 明尸羅圓滿 E13 明二力、四根律儀 E14 明於食知量圓滿 E15 明正知而住 E16 明四支攝八斷行 E17 明四法於所得定為增上緣 E18 明七法 E19 明釋經修念住觀九句 E20 明依上施設立五種人 E21 明近事三德 E22 明聞法等三法 F1 總標三法 F2 對邪顯正 E23 明染淨得捨 F1 辨五欲得捨次第 G1 由施戒生在天上受用五欲名得 G2 由過患捨於二欲 F2 辨淨法決宗無退 E24 明由三緣擯犯戒 E25 明由四因緣令尸羅深生愛樂 E26 明四種觀察尸羅 E27 釋三心趣 F1 初番 F2 第二番 E28 明由三過不能無倒聽聞 E29 明有五相為聞修器 E30 明五種師德 E31 明無我見能得出離 E32 明四善引四樂 E33 明佛法名為善說 E34 明四種能障斷法 E35 明修法念住 E36 明出世道用世道為助 E37 明如來天眼遍行一切境 E38 明七漸次證達諸法 E39 為治九種所治修四念住 E40 明出家在家各有五失 E41 明愚夫之相 E42 明生死似海 E43 明於諸財施法施為勝 E44 應令五心隨己而轉不隨心轉 E45 明煩惱魅勝於鬼魅 E46 明立我過失 E47 約三行辨能所治 E48 明出家五德 E49 明三苦九相 E50 明眾生四支 F1 標 F2 釋 G1 解脫隨煩惱 H1 總說 H2 別釋 I1 思慕居家 I2 毀犯禁戒 I3 憶先所受、分別俱行不正作意 I4 耽著未來所有境界、發起貪憂 I5 於法慳悋 G2 苾芻不離正智 G3 苾芻為令已生所有善法堅住不忘、廣說乃至攝受任持 G4 苾芻為令未生一切善法得生起故攝受任持 F3 結 E51 明七義及七喜 E52 五種法 E53 明善射三德 E54 明佛教差別及理趣 E55 明涉道五治喻及尸羅二相能往善趣 E56 明受欲及變壞 E57 明智有二德 E58 四念住對治三顧戀 E59 釋加行等三句 E60 六種現觀 F1 牒前略標六種現觀 F2 問答廣釋有二十三門 G1 辨共相 G2 辨體性 G3 明繫不繫 G4 明依地 G5 明緣諦 G6 明有相無相 G7 明有分別無分別 G8 辨喜樂捨俱行 G9 辨四對治 G10 辨二對治 G11 辨三品惑 G12 明得遍知果 G13 明斷惑時分 G14 明得四果 G15 明轉根 G16 明引神通等勝德 G17 明作業 G18 明差別 G19 明約名言安立以辨自性 G20 明因果 G21 與七作意相攝 G22 明現觀等流 G23 辨諸句 E61 明慳與垢 E62 明調善 F1 明調善有五 F2 明五相 E63 釋經中七善 F1 知法 F2 知義 F3 知時 F4 知量 G1 略釋二種 G2 廣辨二種 F5 知眾 F6 知高卑 F7 自知 G1 明善知往詣等 G2 明信不信等相 H1 明自知自信 H2 明不信等相 I1 舉十種三緣以辨黑品 I2 翻顯白品 G3 明遊觀 E64 六種相 C3 餘不復現 B14 獨覺地 B15 菩薩地 C1 結前生後 C2 正決擇 D1 次第決擇三持 E1 決擇持瑜伽處 F1 解種姓持 G1 決擇種性品 F2 解發心持 G2 決擇發心品 H1 辨十種發心 I1 總說 I2 別釋 J1 發心有十即為五對 K1 第一對 L1 世俗受發心 L2 得法性發心 K2 第二對 L3 不決定發心 L4 決定發心 K3 第三對 L5 不清淨發心 L6 清淨發心果 K4 第四對 L7 羸劣發心 L8 強盛發心 K5 第五對 L9 未成果發心 L10 已成果發心 J2 引經答 H2 明四常護心 F3 解行方便持(下十六品解行方便持) G3 決擇自利利他品 H1 明九正行 H2 明邪行 I1 舉五種有性可解 I2 明起於邪行 H3 明不堪任性 I1 辨不堪任 I2 翻顯堪任 G4 決擇真實義品 H1 約五事以辨真實義 I1 略標五事以顯實義 I2 正釋五事 J1 第一頌有十門 K1 舉頌 K2 長行依門次第解釋 L1 總舉門 L2 別分別門 M2 隨文(缺解1辨體名) N1 相 N2 名 N3 分別 N4 真如 N5 正智 O1 開章問答分別 P1 總說 P2 別釋 Q1 唯出世間正智 Q2 世間出世間正智 O2 引說證成屬當其義 L3 有無門 L4 假實門 L5 二諦分別門 L6 能生所生門 L7 異不異門 L8 五事相狀門 L9 五事行相等門 M1 行相 N1 問 N2 答 M2 五法眾名的差別 L10 色心等門 M1 五位分別門 M2 七善巧攝門 M3 四緣相攝門 M4 四依相攝門 M5 有色無色等三對門 M6 漏無漏門 M7 有為無為門 M8 有諍無諍門 M9 世間出世間等二對門 M10 內外等四對分別門 M11 有執無執門 M12 同分彼同分門 M13 因非因等六對門門 M14 有所緣無所緣等四對門 M15 有上無上門 M16 三世非世門 M17 三界繫門 M18 三性分別門 M19 三慧境行門 M20 三三昧行境門 M21 戒定慧三學伴境門 M22 學等三門 M23 三斷分別門 M24 四念住境門 M25 為境捨戒門 M26 入境定門 N1 辨入有漏定境 N2 辨入無漏定境 O1 約七定辨入 O2 辨有頂無出世定 M27 根力覺支等門 M28 解脫勝處遍處門 N1 問 N2 答 O1 八解脫 O2 八勝處 O3 十遍處 J2 第二頌有十一門 K1 舉一頌列其十一門 K2 依門次第解 L1 思攝門 M1 明四諦相攝 M2 依句數分別 N1 初問答 N2 第二問答 N3 第三問答 N4 第四問答 N5 第五問答 L2 自性門 M1 立宗 N1 第一問答辨五事攝法 N2 第二問答正辨自性 N3 第三問答觀五事相 M2 破外執 N1 破外計 O1 破薩婆多部見 P1 正破 P2 重破 O2 破一說部見 O3 破勝論外道見 O4 破數論外道見 N2 通外難 O1 初問答 O2 第二問答 O3 第三問答 L3 取門 M1 總判五事能取所取 M2 別辨三取所行 N1 正辨三取所行 N2 重問答分別 O1 取因緣 O2 明無明無相取名義(有六問答) O3 明熏辨取因果(有三問答) P1 初問答 P2 第二問答 P3 第三問答 O4 明行者除遣有相轉得無相(有七問答) P1 初問答明得定現影除遣轉滅 P2 第二問答除遣之相 P3 第三問答以喻顯彼涅槃,非無法界清淨 Q1 問 Q2 答 R1 舉三喻顯其有餘無餘涅槃非滅無義 R2 法喻以顯除相法界清淨 P4 第四問答法喻以明斷遣時等 P5 第五問答明轉得無相有其五位 P6 第六問答明成滿位相離三成三 P7 第七問答明隨根立乘 Q1 明立乘頭數證得時量 Q2 明立乘明因緣 Q3 明失壞經律 R1 聲聞失壞經律 R2 菩薩失壞大乘 L4 薩迦耶有及世間門 L5 真實門 L6 四種尋思門 L7 如實遍智門 L8 密意門(十四種密經) M1 第一密意 M2 第二密意 M3 第三密意 M4 第四密意 M5 第五密意 M6 第六密意 M7 第七密意 M8 第八密意 M9 第九密意 M10 第十密意 M11 第十一密意 M12 第十二密意 M13 第十三密意 M14 第十四密意 L9 次第門 M1 問 M2 答 N1 約雜染品辨前三事次第 N2 約清淨品辨後二事次第 H2 約三性以辨真實義 I1 結上生下 I2 舉頌解釋 J1 第一頌有七門 K1 頌列七門 K2 依門釋 L1 總舉門 L2 別分別門 L3 緣門 L4 差別門 M1 問答舉列 N1 問 N2 答 M2 徵問別解 N1 遍計義自性 O1 舉列 O2 列解 P1 遍計自相 P2 遍計差別相 P3 遍計所取相 P4 遍計能取相 N2 遍計名自性 O1 總說 O2 別釋 P1 無差別 P2 有差別 N3 遍計雜染自性 N4 遍計清淨自性 N5 遍計非雜染清淨自性 L5 依止門 M1 辨五依 N1 總說 N2 別釋 O1 依名遍計義自性 O2 依義遍計名自性 O3 依名遍計名自性 O4 依義遍計義自性 O5 依二遍計二自性 M2 明二執 L6 微細執著門 L7 如名等執性門 M1 總標舉 M2 別解 N1 舉前四因即舉外執 O1 先舉四因 P1 第一因 P2 第二因 P3 第三因 P4 第四因 Q1 外人立宗 Q2 論主破之 O2 結成所說道理成就 N5 辨第五因直舉理教,明諸愚夫為名言所縛 O1 總標於相名言所縛,故知如名妄執自性 P1 總問答顯 P2 別釋 Q1 釋其理有三 Q2 引三頌辨其由教 O2 引喻例 J2 第二頌有九門 K1 頌列九門 K2 依門釋 L1 攝門 M1 正辨攝 M2 問答辨正智是依他所以 L2 無性門 M1 約彼三性辨三無性 M2 釋所以 L3 遍智等門 L4 密意等門 M1 總標舉不了義經 M2 略解二門 N1 舉經說三種無生忍 N2 舉三解脫不了義經 L5 所行門 L6 通達門 L7 隨入門 L8 差別門(有三問答) M1 初問答遍計差別 M2 第二問答辨依他差別 M3 第三問答辨圓成一味無多品數 L9 依止門 J3 第三頌有十一門 K1 頌列十一門 K2 依門釋 L1 無有門 L2 作業門 L3 麁細門 L4 無體門 L5 生不生門 L6 執無執門 M1 明遍計所執自性有執無執相 M2 明依他自性有執無執相 N1 問 N2 答 O1 明依他有執無執 O2 明無執 M3 明圓成實自性有執無執相 L7 了知門 M1 明了知遍計所執有十一相 M2 明了知依他名字所詮一切有為事攝 N1 問 N2 答 O1 總標 O2 別釋 P1 約法相有五十八 P2 舉喻相 P3 當體辨相六句 M3 明了知圓成實 L8 染門與苦門 M1 辨其染 M2 類於苦 L9 譬喻門 L10 分別門 M1 解三性各有所由 M2 因言長辨無分別智 G5 決擇威力品 H1 結前 H2 舉數生後 G6 決擇成熟品 G7 決擇菩提品 H1 舉略標許今當釋 H2 次第解釋菩提釋五相 I1 解自性 J1 標自性 J2 辨轉依有四種相 K1 舉數列名 K2 別解釋 L1 釋生轉所依相 M1 順釋意欲辨佛身一切 M2 約果反釋 M3 約因反難 L2 釋不生轉所依相 M1 順釋 M2 反釋 L3 釋善觀察所知果相 M1 順釋 M2 反難釋 L4 釋法界清淨相 M1 略辨相 M2 廣分別不可思議 N1 約無二辨不思議 O1 總標舉列其五種 O2 次第別釋 P1 由自性故 P2 由處故 P3 由住故 P4 由一性異性故 P5 由成所作故 N2 約二因辨不思議 I2 解功能 I3 解方便 I4 解轉 I5 解還 G8 決擇力種性品 H1 明讚歎如來生大福聚 I1 明能讚嘆者能作饒益 I2 明讚嘆如來有二種奇法 I3 明因言長辨佛有二事 H2 明由六種相略攝佛德 I1 舉數列名 I2 次第釋 J1 圓滿 J2 無垢 J3 不動 J4 無等 J5 能作有情利益事業 J6 功能 H3 明由五因緣天非所歸 I1 舉教徵列 I2 次第別解 J1 辨形相 K1 舉五因辨天非歸 K2 對顯佛是真歸依處 L1 翻前天相舉佛五因 L2 列舉五相辨佛是依 J2 辨自性 J3 辨作業 J4 辨法爾 J5 辨因果 H4 明四清淨 H5 明三性假實 I1 問 I2 答 J1 略答 J2 廣答 H6 明四法能令攝正多聞 H7 明菩薩意樂等七法 I1 初三約信辨意樂 I2 後四明慧智差別 H8 明三種思惟過患 G9 決擇施等六品 H1 別決擇施戒二品 I1 施品 J1 開七種二依 J2 別釋七種二依 K1 施物清淨十相 K2 戒清淨十相 K3 見清淨十相 K4 心清淨十相 K5 語清淨十相 K6 智清淨十相 L1 徵列十相 L2 次第別解 M1 由惠施智清淨 M2 由求者智清淨 M3 由施物智清淨 M4 由施加行智清淨 M5 由施成熟有情智清淨 M6 由方便善巧智清淨 M7 由諸欲過患智清淨 M8 由除垢智清淨 M9 由於友遠離攝受智清淨 M10 由隱覆六方智清淨 K7 垢清淨十相 I2 戒品 J1 總標 J2 別解 K1 正辨戒相 L1 辨律儀戒 L2 辨攝善戒 L3 攝眾生戒 K2 明護非護 L1 業前所說令修學 L2 正辨護不護相 M1 辨闕一不護 M2 辨假實防護 K3 明轉捨因緣 K4 略解犯之相 L1 解 M1 施物通塞 M2 攝眾通塞 N1 約親怨中人以辨 N2 攝眾通塞 L2 結 H2 總決擇施等六品 I1 牒前廣說 I2 正辨 J1 約五德通六度 J2 別約清淨施即六度 K1 施度清淨 K2 戒度清淨 K3 忍度清淨 K4 精進度清淨 K5 靜慮度清淨 K6 慧度清淨 G10 決擇菩提分品 H1 辨三十七品能治 I1 明四念住 I2 辨次第 H2 辨所治十四種縛 H3 辨依定修觀解脫想縛 I1 辨解脫想縛 I2 辨解脫十一後後想縛 G11 決擇功德品 H1 隨義難彼 I1 破初學大乘惡取空者 J1 舉邪執 J2 正徵破 I2 成立大乘教起因緣 I3 明自共相觀能證佛法 I4 明由八殊勝諸地轉 H2 引解深密經以辨七義 I1 如理請問菩薩等問勝義 J1 開五門 J2 依門解釋 K1 解二離言二門 L1 總牒指經 L2 別引其文 M1 長行廣辨(有三問答) N1 初問答 N2 第二問答 N3 第三問答 O1 問 O2 答 P1 喻 Q1 舉愚者執幻事為實 Q2 明智者了幻事非實 P2 合 Q1 合凡愚 Q2 合聖智 M2 以頌敘 K2 解超尋思所行相 L1 總牒指經 L2 別引其文 M1 法涌菩薩請問 M2 佛答 N1 長行廣辨 O1 法 P1 標 P2 釋 Q1 初復次 Q2 第二復次 Q3 第三復次 Q4 第四復次 Q5 第五復次 O2 譬 P1 初番 P2 第二番 P3 第三番 P4 第四番 P5 第五番 O3 合 N2 以頌敘 K3 解超過諸法一異性相 L1 牒指經說 L2 正引其文 M1 善清淨慧菩薩問 M2 佛答 N1 長行廣辨 O1 法 P1 述成總說 P2 別釋其義 Q1 初復次 Q2 第二復次 Q3 第三復次 O2 喻 P1 初螺貝喻 P2 第二螺貝喻 P3 第三箜篌聲喻 P4 第四黑沈香喻 P5 第五胡椒喻 P6 第六胡椒喻 P7 第七蠹羅綿喻 P8 第八熟喻酥 P9-11 第九至第十二無常、苦、無我喻 P12-14 第十二至十四貪、瞋、癡喻 O3 合 P1 先合 P2 結歸本宗 N2 以頌敘 K4 解其第五遍一切一味相 L1 牒指經說 L2 正引其文 M1 長行廣辨 N1 佛問善現知幾有情有慢 N2 善現仰諮世尊 N3 佛現本宗 O1 法 P1 標 P2 釋 Q1 初復次 Q2 第二復次 Q3 第三復次 O2-3 喻與合 M2 以頌敘 I2 廣慧菩薩問心意識義 J1 問 K1 第一問 K2 第二問 J2 答 K1 長行廣辨 L1 釋 M1 讚其問勅聽許說 M2 正解釋 N1 就賴耶解心意識 N2 解眾名 N3 明阿陀那識為依建立六識 O1 法 O2 喻 O3 合 N4 辨菩薩於心意識有巧不巧 L2 結 K2 重頌 I3 德本菩薩問三性之義 J1 二問 J2 答 K1 長行廣辯 L1 釋 M1 讚問許說 M2 正解釋 N1 初復次明諸法相有三相 N2 第二復次約眩瞖喻 N3 第三復次約頗胝迦喻 N4 第四復次以相名相應為執得所執相 N5 第五復次知三性明勝利 N6 第六復次斷證勝利 L2 結 K2 重頌 I4 勝義生菩薩請問三無性義 J1 問答辨三無性之義 K1 菩薩發問 K2 佛答 L1 讚為問是善勅聽許說 L2 正答 M1 長行 N1 解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 O1 辨無自性 P 1 總申說意 P 2 問答解釋 Q1 法說 Q2 喻況 Q3 結答前問 O2 辨無生滅等 P1 約遍計所執解 P2 就圓成實解 N2 解建立三種無性因緣 N3 解觀機說三無性 O1 約四十心辨三無性 O2 約四善根位以辨 O3 約地上以辨 N4 就祕密說一乘意 O1 說一乘意 O2 辨根性差別非無 N5 明四種有情於佛密說有了不了 O1 總標 O2 別釋 P1 明第一人 P2 明第二人 P3 明第三人 P4 明第四人 O3 釋已結 M2 重頌 J2 領解讚嘆 K1 菩薩領解 L1 讚世尊 L2 領解 M1 法說 N1 舉色蘊解三無性 N2 舉苦諦三無性 N3 八正道中越就第八正定辨解三種無性 M2 喻況 N1 舉毘濕縛藥 N2 舉書喻 N3 舉熟蘇喻 N4 舉譬虛空 K2 如來讚嘆 J3 辨教優劣持經功德 K1 定三時教體優劣 K2 明持經福利 J4 請立經名時眾得益 K1 請立名 K2 辨時益 I5 慈氏菩薩請問止觀義 J1 標宗指經 J2 正引其文 K1 問答正辨止觀之義 L1 長行廣辯 M1 問答廣辨 N1 依住門 N2 所緣門 N3 求善止觀門 N4 止觀方便門 O1 問答辨求止方便 O2 問答辨求觀方便 N5 一異門 O1 明止觀一異 O2 明見相一異 N6 單雙門 N7 幾種門 N8 隨信法行門 N9 緣法總別門 O1 明緣總別 O2 明小大無量 O3 明齊何名得 O4 明通達及得 N10 三地門 O1 初復次 O2 第二復次 N11 三相門 N12 知法知義門 O1 問 O2 答 P1 辨知法 P2 辨知義 Q1 由十種相了知於義 Q2 知五種義 Q3 知四種義 Q4 知三種義 N13 三慧門 N14 智見差別門 N15 遣相方門 O1 明作意除相 O2 明真如無相,故無所遣 O3 釋通經文 N16 依空遣相門 O1 明十相空觀除遣 P1 明十七空除遣十相 P2 明空所得果 P3 明空觀除相道理 O2 辨總空性相 P1 問 P2 答 Q1 讚問許說 Q2 上答問 N17 攝幾門 N18 因果門 N19 作業門 N20 止觀障門 O1 辨五繫 O2 辨五蓋 N21 圓滿清淨門 N22 散動門 N23 治障門 N24 修證菩提門 N25 引發威德門 N26 涅槃受門 M2 述讚勸學 L2 重頌 K2 請立經名時得益 I6 觀自在菩薩問諸地義 J1 標宗指經 J2 正引其文 K1 問答正辨諸地之義 L1 長行廣辯 M1 辨地義 N1 辨攝義 O1 問 O2 答 P1 總答 P2 徵問別解 Q1 釋四種清淨 Q2 釋十一分攝 N2 釋地名 N3 辨地中所對除法 N4 辨諸地清淨通德 O1 辨諸地清淨通德 O2 明有上無上 N5 四緣故菩薩生勝 N6 辨菩薩行諸大願 M2 辨地中所應學法 N1 舉六度為所學事 N2 以三學攝六度 N3 以三種資糧攝六度 N4 辨五相修於施等 N5 釋成六數 N6 明立後四度意 N7 辨次第 N8 辨品類 N9 釋到彼岸義 N10 明所治六弊 N11 明得果 N12 明與施等間雜染法 N13 辨非方便 N14 解釋總別清淨 N15 釋前五緣總有五業 N16 約五義分別施等 N17 辨因果無盡 N18 明深樂施等 N19 明施等威德 N20 明因果義 N21 以菩薩具財為眾生貧窮意 N22 明般若能取諸法無性 N23 明三祇中所修施等三名差別 M3 辨地中所有煩惱 N1 明頭數 N2 辨皮膚骨麁重 N3 辨能斷劫數 N4 辨地中生煩惱相 M4 辨說一乘意 L2 重頌 K2 請立經名及時眾得益 I7 曼殊室利菩薩請問三身義 J1 標宗指經 J2 正引經文 K1 問答正辨 L1 問答辨法身之相 L2 明二乘轉依不名法身 L3 諸如來化身作業 L4 明化身身方便善巧 L5 明如來言音差別 M1 問答總標 M2 別釋三藏 N1 別作三問 N2 次第解 O1 契經 O2 解調伏 O3 解本母 P1 總標列十一種相 P2 次第解(缺解1) Q1 明世俗相 Q2 明勝義相 Q3 明菩提分法所緣相 Q4 明行相 R1 總釋 R2 別釋 S1 諦實 S2 安住 S3 過失 S4 功德 S5 理趣 S6 流轉 S7 道理 T1 總說 T2 別釋 U1 觀待道理 U2 作用道理 U3 證成道理 U4 法爾道理 S8 總別 Q5 明自性相 Q6 明果相 Q7 明彼領受開示相 Q8 明彼障礙法相 Q9 明彼隨順法相 Q10 明彼過患相 Q11 明勝利相 L6 明不共陀羅尼義 M1 請 M2 答 N1 長行廣辨 O1 勅聽許說 O2 正解 P1 初句 P2 第二句 P3 第三句 O3 略結 N2 重頌 L7 受用身的心生起相 L8 明化心有心無心義 L9 明如來所行如來境界二差別相 L10 明八相中成正覺轉法輪大涅槃三種皆無二相 L11 明佛變德遠生他福 L12 明如來法身對彼二乘之身辨其差別解脫 L13 明佛菩薩威德住持 L14 明穢土八事易得,二事難得 K2 立名時益 E2 決擇持隨法瑜伽處 F1 牒前已訖 F2 正決擇 G1 明世界差別 G2 明菩薩依四住能成四事 G3 明菩薩苦樂作意與住 G4 明四上品障及除此障法 G5 明大地菩薩斷除四種微細隨惑 G6 釋十一地相 G7 明諸地修得等流成滿 G8 明聲聞菩薩證法界別 G9 明三世輪清淨 E3 決擇持究竟瑜伽處 F1 作二問答 F2 答 G1 辨安立以答前問 H1 釋 H2 結 G2 辨相攝以答後問 D2 引寶積經釋十六法門 E1 列十六法門 E2 依門解釋 F1 解邪行門 G1 列八種前能引後 G2 別解八種即為八段 H1 解退智資糧 I1 總 I2 別 J1 明四種退法 J2 因退法復生四種智相違法 K1 總舉徵 K2 屬當前四法 J3 出四種退法體相 K1 別釋四法體相 K2 屬當三慧以辨退失 H2 解忘失正念 H3 解壞白法 H4 解惡意 H5 能令菩薩難可調伏的邪行 H6 行於非道的邪行 H7 親近不賢良的邪行 H8 菩薩不如其義的邪行 F2 辨正行門 G1 總標 G2 別辨八種正行 H1 解退失 H2 解忘失正念 H3 解令壞白法 H4 解惡意現行 H5 解難調伏 H6 解行於非道 H7 解近不賢良 H8 解不如其義 F3 解正行勝利 G1 標四句 G2 次第解釋 F4 解具法行等 G1 總標列四句 G2 次第別解 H1 具法行 H2 具平等行 H3 具善行 H4 具法住行 F5 解生淨信譬喻(十九喻) F6 解安立所學 G1 總問答標列十三中道行 G2 徵問別解 H1 解人空 H2 解人無我 H3 解法空 H4 解法無我 H5 解增益 I1 增益差別 I2 自性增益 H6 解損減 H7 解法現觀 H8 解迴向大菩提性 H9 解如是行 H10 解二無我勝解差別 H11 解因性 H12 解邊際空性 H13 解空性威德 F7 解彼聲聞菩薩所學殊勝差別 G1 略舉數 G2 正解釋 H1 解四種聲聞 I1 徵列四名 I2 牒名解釋 H2 解差別 I1 舉差別列有十三 I2 別解釋 F8 世出世間智作利他事 G1 總 G2 別 H1 明世間智 H2 明出世間智 I1 明能治微細隨眠 I2 明修道 J1 總標 J2 別解釋 K1 列四名 K2 次第解 L1 由三種相應知心共相 L2 由三種相應知自相 L3 由三種相應知心雜染相 L4 由三種相應知心清淨相 F9 解於菩薩教授中聲聞所學 F10-11 不善學與善學沙門 G1 解不善學沙門 H1 徵別三種 H2 別釋同分不同分相 I1 約資具以辨同分不同分 I2 約聲譽以辨同不同分 G2 解善學沙門 G3 相對辨異 F12 住世俗戒 F13 住勝義律儀 G1 總標無漏戒相 G2 對世俗以辨勝義 H1 總舉世俗戲論若能寂彼名無漏戒 H2 別辨四種戲論 H3 結成無漏 G3 判釋伽他義 H1 總標 H2 正釋其義 F14 解如來調伏方便 G1 明二同分 G2 明四教導 H1 總標列名 H2 隨難重解 I1 釋第二教導 I2 釋第三教導分 J1 約道辨 J2 約涅槃 F15 解密意語言 G1 釋密意語言 G2 辨三圓滿 F16 於教授中勝解勝利 G1 標章列名 G2 別解釋 H1 釋第一相 H2 釋第二相 H3 釋第三相 H4 釋第四相 H5 釋第五相 G3 結成無量 C3 餘不復現 B16-17 有餘依及無餘依二地 C1 正決擇二地 D1 結前生後 D2 開章解釋 E1 立章門 E2 依門解釋(十四門) F1 離繫門 F2 壽行門 F3 轉依門 F4 住門 F5 差別門 F6 有門 F7 常門 F8 樂門 F9 殊異門 F10 異性門 F11 自在門 F12 發趣門 F13 種姓門 F14 秘密門 C2 通結諸地決擇勸之應思 A3 攝釋分 B1 結前生後 B2 正解 C1 廣明七義 D1 有一頌略列七門 D2 隨別解釋 E1 釋四義門 F1 體 F2 釋 F3 文 G1 總列六種 G2 別解 H1 解六義 I1 釋名身、句身、字身(缺解0) J1 別解 K1 名身 L1 總標其相 L2 次第解釋 M1 第一對 N1 假立名 N2 實事名 M2 第二對 N3 同類相應名 N4 異類相應名 M3 第三對 N5 隨德名 N6 假說名 M4 第四對 N7-8 同所了名和非同所了名 M5 第五對 N9 顯名 N10 不顯名 M6 第六對 N11 略名 N12 廣名 K2 句身 L1 總標列名 L2 次第解釋 M1-2 不圓滿句和圓滿句 M3-4 所成句和能成句 M5 摽句 M6 釋句 K3 字身 J2 總分別 K1 本末相生 K2 立三之意 K3 辨名等義 K4 釋經文 K5 約六依處分別名等 I2 釋語 J1 總標八語,一一具七德,故能說正法 J2 次別解釋 K1 解八語 L1 明八語 L2 明八具三德 K2 解七德 I3 釋行相 I4 釋機請 H2 總相分別 G3 釋已總結 F4 義 G1 辨十義 H1 開十種 H2 次第別解 I1 地義 J1 明五地 J2 明十七地 I2 相義 J1 明自相等五 J2 明異門等五 J3 所詮相等五 K1 總說 K2 別釋 L1 所詮相 L2 能詮相 L3 此二相應相 L4 執著相 L5 不執著相 I3 作意等義 I4 依處義 J1 列三門 J2 依門辨 K1 事依處 L1 開諸門 M1 總開三門 M2 依門釋 N1 根本事依處 N2 得方便事依處 N3 悲愍他事依處 L2 依門釋 M1 次第別釋 N1 根本事依處 O1 善趣 O2 惡趣 O3 退墮 O4 昇進 O5 生死 O6 涅槃 N2 得方便事依處 O1 欲行 O2 離行 O3 善行 O4 不善行 O5 苦行 O6 非苦行 O7-8 順退分行與順進分行 O9 雜染行 O10 清淨行 O11 自義行 O12 他義行 N3 悲愍他的依處 O1 令離欲 O2 示現 O3 教導 O4 讚勵 O5 慶喜 M2 重分別 N1 別分別悲愍中五 N2 合分別根本事處中六得方便事中十二 L3 結成次第 K2 時依處 K3 補特伽羅依處 J3 釋已總結 I5 過患義 I6 勝利義 I7 所治義 I8 能治義 I9-10 略義與廣義 H3 以頌收 G2 結勸依教尋義說法 E2 釋五義門 F1 結前生後 F2 次第別解 G1 解法 H1 總標舉 H2 次第別解 I1 契經 I2 應頌 I3 記別 I4 諷頌 I5 自說 I6 緣起 I7 譬喻 I8 本事 I9 本生 I10 方廣 I11 未曾有法 I12 論議 G2 解等起 G3 解義 H1 結前生後 H2 開章解釋 I1 總說 I2 別釋 J1 釋總義 K1 辨四相 K2 重解後二 L3 行 L4 果 J2 釋別義 K1 辨四相 K2 重辨後二(3-4) L3 訓釋言詞 L4 義門差別 M1 總說 M2 別釋 N1 自性差別 N2 界差別 N3 時差別 N4 位差別 N5 補特伽羅差別 G4 解釋難 H1 總標 H2 別釋 I1 設難 I2 解釋 J1 正釋五難 J2 後辨四記 G5 解次第 E3 釋師門 E4 釋說眾門 F1 總標列八言五眾 G1 釋名 G2 八言 G3 五眾 F2 牒名別解 G1 八言 H1 可憙樂言 H2 善開發言 H3 善釋難言 H4 善分析言 H5 善順入言 H6 引餘證言 H7 勝辯才言 H8 隨宗趣言 G2 五眾 E5 釋聽門 F1 總說 F2 別釋 G1 明安處 G2 明其聽因 H1 一因 H2 二因 H3 三因 H4 四因 H5 五因 H6 六因 H7 七因 H8 八因 H9 九因 H10 十因 E6 釋讚佛略廣門 F1 總標立章 F2 別解釋 G1 略讚佛 H1 約五相以明讚佛 H2 約六相以明之 G2 廣讚佛(有十四段) H1 讚六德 H2 讚四德 H3 讚五德 H4 讚六德 H5 讚七德 H6 讚八德 H7 讚八德 H8 讚十號 H9 讚二十二德 H10 總別五德 H11 讚六德 H12 讚七法 H13 讚九德 H14 讚八德 E7 釋學勝利門 F1 依體釋明為大眾五分說法 G1 六義 H1 為他轉五種釋 H2 辨其師德 H3 說眾 H4 必於聽眾 H5 略廣讚德 H6 明學勝利 G2 善修學具足五種勝利 F2 舉學勝利經文次第解釋 G1 依體門 H1 總說 H2 別釋 I1 文 I2 義(十門八段) J1 約地 J2 約相 J3 約作意 J4 約依處 J5 約勝利 J6 約過患 J7-8 所治義與能治 J9-10 約略義與廣義 G2 依教門 H1 約法 H2 等起 H3 約義 I1 總義 I2 別義 J1 約四門解修學 K1 分別差別名 K2 分別自體相 K3 訓釋言詞 K4 義門差別 L1 舉學勝利有五 M1 自性差別 M2 界差別 M3 時差別 M4 位差別 M5 補特伽羅差別 J2 約四門解勝利 J3 約四門解苾芻 J4 約四門解其安住 J5 約四門以慧為上首 J6 約四門解解脫堅固 J7 約四門以念為增上 H4 約釋難(有五) I1 釋未了難 I2 釋語相違難 I3 重釋未了義難 I4 散釋經文 J1 約常守尸羅釋經四句 J2 引佛說戒等有名以釋經文 H5 約次第 I1 圓滿次第 I2 能成次第 I3 解釋次第 C2 略明六義 B3 總結 A4 攝異門分 B1 結前生後 B2 正解釋 C1 有一頌總開二門 C2 依二業門次第解釋 D1 釋白品異門 E1 解師等八門 F1 頌列八門 F2 長行解釋八段 G1 釋師 H1 明三師 H2 釋名義差別 I1 釋師之名義 I2 釋弟子之行 G2 釋第一 H1 約自義行等五義以辨第一等名 H2 約世間善等五義以辨 H3 約欲行等五義以辨 G3 釋二慧(五十一句) H1 能得慧 H2 廣大慧 H3 清淨慧 H4 成辦慧 H5 圓滿慧 H6 無退慧 H7 捷慧 H8 速慧 H9 利慧 H10 出慧 H11 決擇慧 H12-13 甚深慧、大慧 H14 廣慧 H15 無等慧 H16 慧寶 H17 慧眼 H18 慧明 H19 慧光 H20 慧曜 H21 慧燈 H22 慧炬 H23 慧照 H24 慧無闇 H25 慧根 H26 慧力 H27 慧財 H28 慧劍、慧刀、慧杖 H29 慧轡 H30 慧無墮 H31-33慧垣牆、慧階陛、慧堂殿 H34 正見 H35-36 有學慧、無學慧 H37-39 界智、非一界智、種種界智 H40 微細 H41 審悉 H42 聰明 H43 叡哲 H44 眼智 H45 智 H46 明 H47 覺 H48 義行 H49 法行 H50 善行 H51 調柔行 G4 釋善說等(八句及四句) H1 別釋八句 H2 攝之為四 G5 釋有因緣等五句 G6 釋施 H1 釋經中六句 H2 以六施配屬前文 H3 結成 G7 釋戒 H1 舉半頌列其四門 H2 長行次第別解 I1 解尸羅(有十五句) I2 解說法(有六句) I3 解殺生(如前說) I4 解具戒等廣說(如前說) G8 釋道 H1 舉一頌列其八門 H2 長行解釋 I1 解念住 I2 解四正斷 I3 解五根與五力 I4 解見道七覺支 I5 解八聖道 J1 正見 J2 正語正業 J3 正念 E2 智等十五門 F7 頌列十五門 F2 長行解釋 G1 解智(十三句) G2 解宣說(八句) G3 解善(十二句) G4 解欲(四句) G5 解熾然(四句) G6 解獨(五句) G7 解遠塵離垢(十四句) G8 解如病等 H1 總標 H2 問答別釋 I1 問 I2 答 J1 總答其義 J2 別釋四行 K1 釋無常 K2 釋苦 L1 標舉二種 L2 別釋 M1 釋生等諸苦 M2 釋三受皆苦 N1 第一番解 N2 第二番解 N3 第三番解 K3 釋空 K4 釋無我 G9 解釋(十二句) G10 解我 G11 解斷等 G12 解生已盡等 G13 解天世間 G14 解依等 G15 解我行等 E3 如來等十門 F1 頌列十門 F2 長行解釋 G1 解如來 H1 牒指經說 H2 釋其義 H3 總料簡 G2 解無常想 H1 先聞四門 H2 別解四門 I1 第一門 I2 第二門 I3 第三門 I4 第四門 G3 解底沙 G4 解怖 G5 解無動 G6 解不有 G7 解不相續 G8 解空 G9 解無常 G10 解無餘斷 E4 欲等九門 F1 頌列九門 F2 長行廣釋 G1 解欲三種 G2 解延請 G3 解法 G4 解僧 H1 釋正行等五句 H2 大師等六句 H3 序等四句 H4 善見等四句 H5 聖等三句 G5 解惠施 G6 解厭 G7 解梵志 H1 散釋五句 H2 總料簡有其兩番 I1 初番 I2 第二番 G8 解無常 G9 解聚沫 D2 釋黑品異門 E1 結上生下 E2 開章別解 F1 頌列九門 F2 長行解釋 G1 生(十句) G2 老(十四句) G3 死(八句) G4 藏等(十五句) G5 可喜等 G6 煩惱(三十八門) H1 三十門唯明煩惱法門差別 I1 舉五義釋其結義 I2 制立所由 H2 八門通取煩惱及業 G7 廣貪瞋癡 H1 貪異名(有四十九句) H2 瞋(有四十一句,略作三十二句) H3 癡 I1 十九無明的差別 I2 無明的名義 G8 少等(三句) G9 異等(三句) B3 總結 A5 攝事分 B1 結前生後 B2 正決擇 C1 開列三藏 C2 次第解釋 D1 契經事 E1 舉所釋之經 F1 徵列二十四處 F2 次第解 G1 別解四經 H1 別解說契經 H2 事契經 H3 聲聞相應契經 H4 大乘相應契經 G2 廣指所餘 E2 辨能釋摩呾理迦 F1 辨來意及本母名義 F2 正解釋 G1 行擇攝 H1 總頌 H2 別頌解釋十一門 I1 釋界等十一門 J1 頌列十一門 J2 長行釋十一段 K1 界 L1 明所治四種界體 L2 明能治之道 M1 明教興之意 M2 正明能治之道 K2 說 L1 總說 L2 別釋 M1 真實究竟解脫 M2 方便 M3 自內所證 K3 前行 K4 觀察 L1 舉八事 L2 別辨觀察之相 K5 果 L1 總標二果 L2 別釋 K6 愚相 L1 總說 L2 別釋 M1 是所應求 M2 非所應求而反生起 K7 無常等四決定 L1 總標列四門決定 L2 別釋四門有其三番 M1 第一番解 N1 無常決定 N2 苦決定 N3 空決定 N4 無我決定 M2 第二番解 M3 第三番解 K8 界 K9 二種漸次 L1 總標舉 L2 次第解 M1 智漸次 M2 智果漸次 N1 總說 N2 別釋 O1 約四法 O2 約四執 K10 非斷非常 L1 約三世 L2 約四緣 K11 染淨 L1 開二章 L2 依章釋 M1 解三事 M2 解二相 M3 料簡重釋 N1 約人辨其三事 O1 約二乘 O2 約三世間 N2 約道以辨三事 O1 約見修二道以辨過患 O2 約四解脫以辨出離 P1 法說 P2 喻 Q1 約五喻 R1 第一喻 R2 第二喻 R3 第三喻 R4 第四喻 R5 第五喻 Q2 舉四句結前五喻 P3 合 I2 釋略教授等十一門 J1 頌列十一門 J2 長行釋十一段 K1 略教 K2 教果 K3 終 K4 墮落 K5 三遍智斷 K6 縛 K7 解脫 K8 見慢雜染 L1 總說 L2 別釋 M1 見慢 N1 總明見慢 N2 別明見慢 M2 約四人安立離染 K9 清淨說句 K10 遠離四具 K11 三圓滿 I3 釋想行等十門 J1 頌列十門 J2 長行釋十段 K1 想行 K2 愚相 K3 眼 K4 勝利 K5 九智 K6 無癡住 L1 無癡住 L2 通顯有癡住 K7 勝進 L1 四勝進 L2 三勝進想 K8 我見差別 K9 三相行 K10 法總等品三後廣 L1 四種法嗢拕南 L2 兩復次廣釋 L3 能治的行 I4 釋速通等十門 J1 頌列十門 J2 長行釋十段 K1 速通 L1 三法 M1 辨三力令得速通 M2 智見的差別 M3 修四善巧 N1 辨善巧事 N2 辨能所依 N3 明清淨道 L2 五種漸次 K2 自體 L1 總說 L2 別釋 M1 壽量有限 M2 因所作故 M3 磨滅故 M4 由聖說故 M5 受欲圓滿故 K3 智境界 L1 智行 L2 斷愚行 K4 流轉 L1 舉二世間以辨 L2 生死的五流轉 L3 流轉五相所縛 K5 喜足行 L1 喜足事 L2 愛行路 M1 五行路 M2 四種愛行路 N1 明四路 N2 屬四句 M3 二種愛行路 N1 辨果相差別 N2 明因差別故,今果差別 K6 順流 L1 總說 L2 別釋 M1 辨順流 N1 於此漂溺 N2 由此漂溺 N3 依此漂溺 N4 如此漂溺 N5 漂溺時諸所有相 M2 通逆流 N1 通顯逆流 N2 辨聰慧者相 K7 智斷相 L1 辨知者斷相 M1 第一差別之相 M2 第二差別之相 M3 第三差別之相 L2 明三勝利 K8 想 L1 總說 L2 別釋 M1 果差別 M2 自性差別 N1 想自性 N2 想之六作意 N3 想異名 M3 品類差別 M4 方便差別 K9 立違糧 L1 辨違順資糧法 M1 違糧 N1 五種違資糧法 N2 五種隨順彼法 M2 返顯順糧 L2 辨教道 K10 師所作事 L1 正明五種師所作事 L2 十五復次 M1 記別驅擯對 N1 記別 N2 驅擯 M2 行乞入住對 M3 攝眾誘天對 M4 初信後悔對 M5 師說資往對 M6 呵犯治邪對 N1 總說 N2 別釋 O1 明邪 O2 明治 I5 釋因六門 J1 頌列六門 J2 長行釋六段 K1 因 L1 總說 L2 別釋 M1 共因 M2 不共因 K2 勝利 L1 羅漢有四種勝利 L2 薩迦耶見為本生六十二見 M1 明身見為本生六十二見 M2 明六十二見起之所由 N1 明依身起六十二見 N2 明六十二見生起因緣 O1 總說 O2 別釋 P1 由因緣 P2 由依教 P3 由依靜慮 P4 由依世 P5 由依諸見 P6 由生處 M3 明六十二見為三衰損 N1 總說 N2 別釋 O1 論見及欲樂展轉相違論衰損 O2 依我無智論問記衰損 O3 依法隨法行證得衰損 K3 二智 L1 正辨二智令清淨見 M1 辨二智令二見淨 M2 明修習令淨差別 N1 無力、有力人 N2 有三現觀邊智 L2 隨義難解 M1 辨無餘斷三相 M2 辨五界 M3 辨割捨七攝受事 M4 辨三有無復更生 M5 辨立三結 M6 辨二種解脫決定 M7 辨諸漏解脫 M8 辨羅漢四相 K4 愚位分位有五 L1 愚夫位有五 L2 長辨妄計我論 M1 四種妄計我論 M2 二因緣妄計我論、作諸雜染 K5 二種見差別 L1 略辨二見同分、不同分義 L2 廣釋見我差別 M1 辨四相雜染 N1 總說 N2 別釋 O1 因緣故 O2 自性故 O3 由果故 O4 等流故 M2 辨二相六轉現行 N1 總說 N2 別釋 O1 由世故 O2 由慢故 M3 辨明無明位 K6 於斯聖教等 L1 總標義惡 L2 隨義廣辨 M1 辯二說利損 N1 正辨二說利損之相 N2 長辨唯法無人不應生怖 O1 舉六種二門明唯法無人不應生怖 O2 舉五種三門以辨 M2 消釋經文 I6 釋斷支等七門 J1 頌列七門 J2 長行釋七段 K1 斷支 K2 實顯了 K3 行緣 L1 總說 L2 別釋 M1 內法異生 M2 在家異生 M3 外道異生 M4 內法有學 L3 總結 K4 無等教 L1 辨教無等 L2 明流轉差別 K5 四種有情眾 K6 道四 K7 究竟五 I7 釋二品等十一門 J1 頌列十一門 J2 長行釋十一段 K1 二品總略 L1 略由三處總攝一切黑品、白品 L2 不可記法 L3 釋所以 K2 三異中辨第一:內外荷擔 K3 三異中辨第二:內外縛 K4 三異中辨第三:如來與阿羅漢 L1 總說 L2 別釋 M1 同分 M2 異分 N1 現等覺 N2 能說法 N3 行正行 K5 勝解 K6 斷 K7 流轉 K8 有性 L1 辨三有性是所除法 L2 辨三斷是能治 K9 不善清淨與善清淨 K10 善說惡說師 K11 苦樂不定 L1 總說 L2 別釋 M1 約生處 M2 依受辨 M3 約世辨 I8 釋智事等四門 J1 頌列四門 J2 長行釋四段 K1 二智並其事 K2 樂等行轉變 K3 請無請說經 K4 涅槃有二種 L1 辨圓滿涅槃 L2 明彼分涅槃 I9 釋諍等七門 J1 頌列七門 J2 長行釋七段 K1 諍 K2 芽 L1 總說 L2 別釋 M1 略解 N1 辨一因 N2 明二緣 M2 料簡 K3 見大染 K4 一趣 K5 學 K6 四怖 K7 善說惡說中宿住念差別 L1 總說 L2 別釋 M1 三念差別 N1 第一二念差別 N2 第二二念差別 N3 第三二念差別 M2 散釋經中,諸名差別 I10 釋無厭等八門 J1 頌列八門 J2 長行釋八段 K1 無厭患無欲 K2 無亂問記 L1 總標舉二種 L2 別釋 M1 偏問生滅辨無亂記 M2 約問梵行辨無亂記 K3 相 K4 障 L1 辨障、無障 L2 明聖者之相 M1 先明二相 M2 明三相 K5 希奇 K6 無因 K7 毀 L1 解毀 L2 解滅二無智 K8 純染俱後 I11 釋欲住等十八門 J1 頌列十八門 J2 長行釋十八段 K1 少欲住 K2 自性 K3 於四處生恭敬住,速證無上 K4 三無上 K5 二時 K6 記三第一:五相問記 L1 總說 L2 別釋 M1 自性故 M2 流轉還滅根本故 M3 還滅故 M4 流轉故 N1 總說 N2 別釋 O1 後有因故 O2 品類別故 O3 現在因故 M5 流轉還滅方便故 N1 流轉方便 N2 還滅方便 N3 再釋流轉方便 N4 再釋還滅方便 K7 記三第二:三處實記 K8 記三第三:二種慰問 K9 似正法 L1 引經略似正法見 M1 邪正二家共解 M2 舉邪義難於正義 M3 正義家分別是非 L2 隨義廣辨能生似正法見之因 M1 舉二因能生似正法見 M2 明為斷二因說二正法 M3 明未斷身見有二過患 K10 愚癡處所 K11 不記 K12 變壞 K13 大師記 K14 三見滿 K15 外愚相 K16 成就六分 K17 二種論 K18 有學無學二種差別 G2 處擇攝 H1 結前生後 H2 舉頌釋 I1 前半總頌 J1 頌列四門 J2 別頌解釋 K1 釋安立等八門 L1 頌列八門 L2 長行釋八段 M1 安立 M2 差別 M3 愚 N1 二種一切 N2 明愚之三相 M4 不愚 M5 教授 M6 解脫 N1 求解脫智 N2 舉解脫位 N3 清淨比丘有五種法多有所作 O1 總說 O2 別釋 P1 正教授 P2 奢摩他支 P3 毘鉢舍那支 Q1 總說 Q2 別釋 R1 聖正言教 R2 厭離言教 R3 令心離蓋趣愛言教 S1 廣釋 T1 總說 T2 別釋 U1 一切煩惱蓋離蓋趣愛言教 U2 五蓋離蓋趣愛言教 U3 無明蓋離蓋趣愛言教 T3 小結 S2 略釋 T1 總說 T2 別釋 U1 能生樂欲言教 U2 正安處資糧言教 U3 正安處作意言教 S3 小結 P4 問答辨解脫之體 Q1 無間殷重加行 Q2 出世間慧 M7 煩惱 N1 三漏 N2 九結制立所由 O1 總說 O2 別釋 P1 釋九種事 P2 別料簡智貧窮事 N3 三縛 N4 七隨眠 N5 隨煩惱 N6 八纏 N7 四暴流 N8 四軛 N9 四取 N10 四繫 N11 五蓋 N12 三種株杌 N13 三垢 N14 三種燒害 N15 三種箭 N16 三種所有 M8 業 N1 三惡行業 N2 舉正邪二論同說業 O1 辯二論安立業染 P1 總說 P2 別釋 Q1 邪論 Q2 正論 O2 重廣分別邪正論 P1 明對治會不會對 P2 明三業護不護對 P3 明五相染不染 P4 明施設業行邪正過患勝利 Q1 辯邪論 Q2 明正論 P5 明三人於聖教未入已入 Q1 總說 Q2 別釋 R1 未入聖教異生 R2 已入聖教有學 R3 已入聖教異生 N3 廣解十六種業 O1 列十六門業 P1 標十六門 P2 長行依頌次第屬當 O2 次第辨之 P1 解五種二門 Q1 由三因緣、令業成重 R1 總說 R2 別釋 S1 由意樂業故 S2 由加行故 S3 由田故 Q2 增進業 Q3 思所造業 Q4 定、不定受業 Q5 異熟已熟業 P2 解十種三門 Q1 善不善無記業 Q2 順樂受等業 Q3 順現受等業 Q4 有學等業 Q5 見所斷等業 R1 出體性 S1 見所斷業 S2 修所斷業 S3 無斷業 R2 廣除斷 S1 總說 S2 別釋 T1 現法斷故 T2 生斷故 T3 後斷故 Q6 曲業 Q7 穢業 Q8 濁業 Q9 淨業 Q10 默然業 P3 解黑等四業 K2 列釋智等十門 L1 頌列十門 L2 長行釋十段 M1 無智 M2 智 M3 定 M4 殊勝 M5 障 M6 學等 M7 著 M8 無我 M9 聖道 M10 二海不同分 K3 列釋同等十門 L1 頌列十門 L2 長行釋十段 M1 道不同分 M2 師不同分 M3 王國 M4 二世間 M5 有為 M6 遮身行 M7 堅執 M8 三空性中第一:二種空住 M9 三空性中第二:邪正二空 M10 三空性中第三:證修二空 N1 先廣分別 O1 明空性 O2 約行明空所依 O3 辨修空位 O4 却辨修空方便 N2 明略義 K4 列釋離欲等七門 L1 頌列七門 L2 長行釋七段 M1 離欲未離欲 M2 問 M3 因緣 M4 染路 M5 保命 M6 著處 M7 等字 I2 後半總頌 J1 頌列四門 J2 別頌解釋 K1 舉一頌別釋因因同等九門 L1 頌列九門 L2 長行釋九段 M1 因同分識 M2 思 M3 縛解脫 M4 相 M5 觸遍 M6 勝解 N1 明由四種相速盡諸漏 N2 別解 O1 列六處三學名字 O2 舉五種補特伽羅行六勝解依於三學 M7 護根門 M8 教 M9 愛相 K2 舉二頌別釋唯緣等十二門 L1 頌列十二門 L2 長行釋十二段 M1 唯緣 M2 尋思 M3 願 M4 一切種律儀 N1 開七章 N2 次第地解釋律儀非律儀 O1 律儀 O2 非律儀 O3 軟品的世間律儀 O4 中品的世間律儀 O5 上品的世間律儀 O6 有學律儀 O7 無學律儀 M5 入聖教不護諸根 N1 總標 N2 別解 N3 重料簡言 M6 勝資糧善備 M7 捨所學 M8 著處 M9 不善義 M10 隨流 M11 菩薩勝餘乘(八相) N1 總說 N2 別釋 O1 第一相 O2 第二相 O3 第三相 O4 第四相 O5 第五相 O6 第六相 O7 第七相 O8 第八相 M12 論施設 K3 舉一頌標釋十二門 L1 頌列十二門 L2 長行釋十二段 M1 上貪 M2 教授 M3 苦住 M4 觀察 M5 引發 M6 不應供 M7 明解脫 N1 外道的說法勝利 N2 如來的說法有其果利 O1 舉略說法為得明及解脫 O2 廣明四種修道 M8 修 N1 辯不善修 N2 明善修根 M9 無我論 M10 定 M11 法見 M12 苦 K4 舉一頌半標釋十四門 L1 頌列十四門 L2 長行釋十四段 M1 一住 M2 遠涅槃 M3 略說 M4 內所證 M5 辨一切 M6 智相 M7 捨所學 M8 業 M9 等 M10 空 M11 隨行 M12 恒住 M13 師弟圓滿 M14 重釋師弟圓滿 G3 緣起食諦界擇攝 H1 結前生後 H2 舉頌釋 I1 一總頌列六門以明緣起食諦 J1 頌列六門 J2 六頌別分別 K1 標釋立等十門 L1 頌列十門 L2 長行釋十段 M1 立 N1 開三章 N2 依章釋 O1 解從前際中際得生及於中際生已流轉相續 P1 問 P2 答 Q1 解從前際十因生今二果 Q 明中際得生 R1 總序述 R2 識與名色展轉相依 R3 釋已總結 P3 結 P4 辨差別 Q1 對卵濕以辨差別 Q2 對化生次辨差別 Q3 對無色次辨差別 Q4 約三業以辨差別 O2 解從中際生後際或趣清淨 P1 問 P2 解 Q1 答初問 R1 明是中際十因 R2 明由此中際十因牽後際二果 R3 結中際 Q2 答第二問 N3 釋已總結 M2 苦聚 M3 諦觀 M4 重釋諦觀 M5 攝聖教 M6 微智 M7 思量際 M8 觀察 M9 上慢 N1 標列二慢 N2 別釋 N3 總料簡 M10 甚深 N1 略釋 N2 廣釋 O1 總說 O2 別釋 P1 釋第一相 P2 釋第二相 P3 釋第三相 P4 釋第四相 K2 標釋二諦等七門 L1 頌列七門 L2 長行釋七段 M1 異 M2 世俗勝義 M3 法爾 N1 釋緣起 N2 釋差別 N3 釋經中法爾之別名 M4 此作等 M5 大空 M6 分別 M7 自作 K3 標釋觸為緣等十門 L1 頌列十門 L2 長行釋十段 M1 觸緣 M2 見圓滿 M3 實 M4 解 M5 不愛樂 M6 法住智及涅槃智 M7 精進 N1 先辨觀六圓滿能發精進 O1 總舉徵列 O2 別釋 P1 釋六種圓滿之相 Q1 大師圓備 Q2 聖教圓備 Q3 聖教易入圓備 Q4 證得自義無上圓備 Q5 一切如理無間宣說圓備 Q6 有聖言將圓備 P2 明諸聰慧者勤精進住 Q1 辨精進修 Q2 懈怠精進相對以辨得失 R1 懈怠 R2 精進 S1 總說 S2 別釋 T1 能辦自義 T2 能辦他義 T3 能辦俱義 N2 後明由四種相名善說法 M8 生處 M9 猶豫 M10 苦惱 K4 標釋有滅等六門 L1 頌列六門 L2 長行釋六段 M1 有滅 M2 沙門婆羅門 M3 受智 M4 流轉 M5 來往 M6 佛順逆 N1 正解佛順逆 N2 總解緣起支 N3 依七清淨修習漸次 O1 總說 O2 別釋 P1 戒清淨 P2 心清淨 P3 見清淨 P4 度疑清淨 P5 道非道智見清淨 P6 行智見清淨 P7 行斷智見清淨 K5 標釋食等六門 L1 頌列六門 L2 長行釋六段 M1 安立 M2 因緣 M3 觀察於食義 M4 極多諸過患 M5 雜染 M6 等 K6 標釋如理等十二門 L1 頌列十二門 L2 長行釋十二段 M1 如理等 N1 略釋 N2 廣釋 O1 釋不如理 O2 釋如理 M2 解攝門 N1 遮外執 N2 勸知正義 O1 略標宗 O2 開章廣釋 P1 章門 P2 觀品 P3 止品 O3 總結 M3 集諦 N1 總說 N2 別釋 O1 內外差別 O2 所依差別 P1 總說 P2 別釋 Q1 第一種我慢 Q2 第二種我慢 Q3 第三種我慢 Q4 第四種我慢 Q5 第五種我慢 O3 自性差別 P1 總說 P2 別釋 Q1 軟有愛 Q2 中有愛 Q3 上有愛 O4 時分差別 M4 得 N1 由五相故證得 O1 總說 O2 別釋 P1 所緣境 P2 得方便 P3 得所得 P4 自證生信解 P5 皆證得 P5 最後令他於他所證生信解 N2 明四種瑜伽 N3 明諦相 M5 相 M6 處 M7 業 M8 障 N1 四障 O1 總說 O2 別釋 P1 不信 P2 上慢 P3 待時 P4 放逸 N2 對治 M9 過 M10 黑異熟等 M11 大義 M12 難得 I2 半總頌列其三門別明界釋 J1 總義等四門 K1 頌列四門 K2 長行釋四段 L1 總義 L2 自類別 L3 似轉 L4 三求 J2 光等七門 K1 頌列七門 K2 長行釋七段 L1 三七界相攝 L2 見想 M1 初復次 M2 第二復次 M3 第三復次 L3 希奇 L4 差別性 L5 安立 L6 寂靜 L7 愚夫 M1 辨愚智相 N1 辨愚夫相 O1 標列二種 O2 解釋二種 P1 樂習行能引自他無義利行 Q1 總說 Q2 別釋 R1 他差別苦 R2 內差別苦 R3 時差別苦 R4 身差別苦 P2 於四處不得善巧 N2 通顯聰慧相 M2 隨義分別 J3 受等有二頌 K1 初一頌九門 L1 頌列九門 L2 長行釋九段 M1 屬當頌本列其九門 M2 次第解 N1 自性 N2 因緣 N3 見 N4 染 N5 數取趣 N6 轉差別 N7 受道理 N8 寂靜 N9 觀察 K2 第二頌七門 L1 頌列七門 L2 長行釋七段 M1 受生起 N1 開章立宗 N2 徵問別解 O1 明有情眾 O2 約之廣辨諸受生起 P1 約在家出家以辨諸受生起 Q1 約二眾以辨二緣生受 Q2 別辨二眾 R1 明在家 R2 明出家 P2 約外道內法以辯諸受生起 M2 劣等 M3 諸受相差別 M4 見等為最勝 M5 知差別 N1 明了知應知事 O1 辨了知諦別有用 O2 引經四句,配前四用,即有四句 N2 辨了知境事差別 O1 約雜染品辨境差別 O2 約清淨品辨境差別 M6 請問 M7 記別 G4 菩提分法擇攝 H1 結前生後 H2 舉頌釋 I1 總頌十門 I2 別頌別分別 J1 標釋四念住四別頌 K1 標釋四念住中--沙門等八門 L1 頌列八門 L2 長行釋八段 M1 沙門 N1 總說 N2 別釋 O1 依四處得四證智的因緣 O2 四種外道隨煩惱解脫的因緣 O3 內法弟子和外道弟子品類不同的因緣 O4 內法大師與外道師品類不同的因緣 M2 沙門義 N1 開三門攝沙門義 O1 總說 O2 別釋 P1 境 P2 智 P3 證 Q1 問答四依處 Q2 問答解四依處 R1 慧依處 R2 諦依處 R3 捨依處 R4 寂依處 Q3 總分別 N2 問答通辨三門攝沙門義 O1 凡夫的四念處觀 O2 學無學人的四念處觀 M3 喜樂 N1 正辨七正法緣 O1 開章列名 O2 別解釋 P1-2 不釋初二,前已處處釋故 P3 釋第三知時 P4 釋第四知量 P5 釋第五知眾 P6 釋第六自知 P7 釋第七知尊卑 N2 明因修七善得二勝利 M4 一切法 N1 學及學果攝一切法 N2 辨學學果能證資糧治八過患 M5 梵行 M6 數取趣 N1 六種補特伽羅 O1 總說 O2 別釋 P1 辨六人 Q1 辨前三 R1 第一類補特伽羅 R2 第二類補特伽羅 R3 第三類補特伽羅 Q2 小結 Q3 辨後二 P2 重辨其義 N2 佛智如實了知 M7 超 N1 總說 N2 別釋 O1 釋一門 P1 辨往惡趣行 P2 辨永損害門 P3 辨如實遍知 O2 釋餘四門 P1 辨四門 Q1 第一為欲超度往善趣行發心願門 Q2 能進趣門 Q3 後上行門 Q4 般涅槃門 P2 辨佛等遍智 M8 二染 N1 對辨對治二種雜染 N2 隨義廣釋 O1 欲雜染過患 O2 觀後有雜染 K2 標釋四念住中--安立、邊際、純等五門 L1 頌列五門 L2 長行釋五段 M1 安立邊際純 N1 安立 N2 邊際 N3 純 M2 如理緣起 M3 修時障自性說 M4 斷 M5 起修 K3 標釋四念住中--諸根等六門 L1 頌列六門 L2 長行釋六段 M1 先諸根 M2 愛味 M3 前後有差別 M4 取相 M5 諸纏 M6 大果利 K4 半頌標釋四念住中--邪師等八門 L1 頌列八門 L2 長行釋八段 M1 邪師 M2 住雪山 M3 勸勉 M4 繫屬淨 M5 漸次 M6 戒圓滿 M7 穗 M8 成就 J2-3 標釋四正斷、四神足、勇等八門 K1 頌列八門 K2 長行釋八段 L1 勇 L2 力 L3 修等持 L4 異門 L5 神足 J4 標釋五根、安立等四門 K1 頌列四門 K2 長行釋四段 L1 安立 L2 所行境 L3 慧根乃至安住 L4 外異生品等 J5 標釋五力、思擇等六門 K1 頌列六門 K2 長行釋六段 L1 思擇 L2 覺慧等 L3 國等及諸王 L4 阿羅漢 L5 有學 L6 質直 J6 標釋七覺分、立等八門 K1 頌列八門 K2 長行釋八段 L1 立 L2 差別 L3 食 L4 漸次 L5 安樂 L6 住 L7 修 J7 標釋八正道支、內外力等四門 K1 頌列四門 K2 長行釋四段 L1 內外力 L2 清淨差別 L3 異門 L4 沙門婆羅門 J8 標釋息念、障隨惑尋等八門 K1 頌列八門 K2 長行釋八段 L1 障隨惑尋等 L2 果 L3 欲 L4 細 L5 身勞 L6 學住 L7 作意 L8 智無執 J9 標釋學、尊重尸羅等五門 K1 頌列五門 K2 長行釋五段 L1 尊重尸羅 M1 總說 M2 別釋 N1 邪行 N2 正行 O1 總說 O2 別釋 P1 下正行 P2 中正行 P3 上正行 M3 小結 L2 清淨戒圓滿 L3 現行 L4 學勝利 L5 學差別 J10 標釋證、證淨初安立五門 K1 頌列五門 K2 長行釋五段 L1 證淨初安立 L2 變異 L3 天路 L4 喻明鏡 L5 記別 F3 結勸覺了 D2 調伏事 E1 總擇攝 F1 結前生後 F2 正解釋 G1 略明許說 G2 舉頌正釋 H1 頌列十一門 H2 長行釋十一段 I1 利 J1 廣解 J2 略釋 I2 聚 J1 五種罪聚 J2 四種還淨 J3 十五種煩惱 K1 總說 K2 別釋 L1 舉數列名 L2 解釋次第 M1 事重過失、2 猛利纏過失 M3 匱乏不喜足過失 M4 他所譏嫌過失 M5 無淨信者倍令不信、有淨信者令其變異過失 M6 多諸財寶、多諸事業過失 M7 染著過失 M8 惱他過失 M9 發起疾病過失 M10 障往善趣沙門過失 M11 於應避護不正避護、不應避護而反避護過失。 M12 不應為依反與為依、應與為依而不為依過失 M13 於應恭敬而不恭敬、不應恭敬而反恭敬過失 M14 於應覆藏而不覆藏、不應覆藏而反覆藏過失 M15 於應習近而不習近、不應習近而反習近過失 L3 小結 I3 攝 J1 開列五法攝毘尼 J2 徵問別解:性罪、遮罪、制、開、行 K1 性罪 K2 遮罪 K3 制 K4 開 K5 行 L1 有犯 M1 釋 M2 由四因緣故,犯所犯罪 N1 總說 N2 別釋 O1 無知 O2 放逸 O3 煩惱盛 O4 輕慢 M3 由五因緣,當知所犯成下中上三品差別 N1 總說 N2 別釋 O1 自性 O2 毀犯 O3 意樂 O4 事故 O5 積集 M4 應作 L2 無犯 L3 還淨 I4 隨行 J1 總說 J2 別釋 K1 安住 K2 居處 K3 所依 K4 受用 K5 羯磨 I5 逆順 J1 標舉二章 J2 依章別解 K1 解違逆學法 L1 徵列五門 L2 釋 M1 障礙 N1 徵列五門障 N2 次第解釋 O1 增上戒障 O2 增上心障 O3 增上慧障 O4 往善趣障 O5 利養壽命所作事障 M2 像似正法 N1 略 N2 廣 O1 頌列四門 O2 長行釋 P1 五復次釋頌初句 P2 有十番釋第二句 P3 有六番釋非處惡作等 P4 有五番釋後暴惡戒等 M3 惡友 M4 愚戇煩惱熾盛 M5 宿世資糧其力薄弱 L3 結 K2 解隨順學法 I6 能寂靜 J1 略解 J2 廣解 K1 共住解易 K2 斷 L1 總說 L2 別釋 M1 處所圓滿 M2 教導圓滿 M3 正行圓滿 M4 資糧圓滿 N1 總說 N2 別釋 O1 第一宿所作福相果勝利 P1 總說 P2 別釋 Q1 內可愛果報 Q2 外可愛果報 O2 第一宿所作福相果勝利 O3 第一宿所作福相果勝利 O4 第一宿所作福相果勝利 O5 第一宿所作福相果勝利 N3 小結 K3 五種斷支 K4 敬事 K5 滅諍 L1 次第解七毘尼 M1 現前毘尼 M2 憶念毘尼 M3 不癡念毘尼 M4 自言毘尼 M5 多人語毘尼 M6 罪處所毘尼 M7 草覆地毘尼 L2 四諍四滅相對以辨 M1 總說 M2 別釋 N1 四諍 N2 四滅 I7 遍知 J1 總說 J2 別釋 K1 事遍知 K2 罪遍知 L1 總說 L2 別釋 M1 遍知犯罪因緣 M2 遍知犯罪等起 M3 遍知所犯罪事 M4 遍知犯罪加行 M5 遍知犯罪究竟 K3 補特伽羅遍知 K4 引攝義利遍知 K5 損惱遍知 I8 信不信 J1 信 K1 總說 K2 別釋 L1 尸羅圓滿 L2 正見圓滿 L3 軌則圓滿 L4 淨命圓滿 L5 遠離展轉鬪諍圓滿 J2 不信 I9 五力 I10 五人品類差別 I11 三種邪行 F3 結勸覺了 D3 本母事 E1 序辯攝 F1 結前生後 F2 正解釋 G1 總標綱要以為詳釋 G2 舉頌正釋 H1 前一頌列二門 I1 頌列二門 I2 長行釋二段 J1 上半正辨釋義方軌 J2 下半正明序辨前後 K1 明淨事廣辨 K2 明略為五事廣 L1 解品類差別 L2 次第別解 M1 總說 M2 別釋 N1 建立有非有異非異性差別 O1 總說 O2 別釋 P1 實有 P2 假有 P3 勝義有 P4 由四種別無別解異不異性 N2 建立界地差別 N3 建立時分差別 N4 建立方所差別 N5 建立相續差別 N6 建立分位差別 N7 建立品分差別 N8 建立道理差別 H2 後一頌列六門 I1 頌列六門 I2 長行釋六段 J1 聚 J2 相攝等 J3 成就等 J4 自性等 J5 因等 J6 廣地等(二頌十八門) K1 二頌列十八門 K2 長行釋十八段 L1 諸地 L2 諸依 L3 諦 L4 智 L5 加行 L6 三摩地 L7 根 L8 道 L9 對治 L10 行 L11 修習 L12 有漏無漏法 L13 五果 L14 十因 L15 四緣 L16 補特伽羅 L17 遍智 L18 究竟 F3 總結 B3 結勸應了 Bb 後序